德国革命

✍ dations ◷ 2025-11-09 15:32:09 #德国革命
德国革命者德意志帝国魏玛十一月革命(德语:Novemberrevolution),又称“德国1918年-1919年革命”,是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与1919年发生的一连串事件,致使帝制被推翻以及共和的建立。与俄罗斯的二月革命类似,德国革命并非由一个政党领导。同时,类似苏维埃的工人团体亦希望夺权,然而此类事件使得左派分子更分裂,如社会民主党领导的共和政府曾利用右翼的自由军团来镇压同为左翼的斯巴达克同盟。正如1917年俄国革命的诱因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的民生灾难,引发了德国革命。德军统帅埃里希·鲁登道夫想领导军队在1918年向盟军投降,结果引起政治危机。威廉二世退位后,虽然巴登亲王任命社会民主党代表领导临时政府,但仍未能阻止叛乱继续。1918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基尔港首先发生起义:四万名海员及船只认为德国在战争中大势已去,出战只是自取灭亡,于是抗拒海军的出兵命令。11月8日时,工人与士兵的议会已占领了德国西部的大部分,为“议会共和”作准备。11月9日,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德意志帝国灭亡。纵然如此,仍有不少上层或中产的分子支持帝制。11月11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社会民主党跃升成为领导德国的政党,与激进的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共同执政。不过,独立社民党认为社民党想保持资本主义在德国的现状,便在1918年12月脱离联合政府。其后,1919年1月,斯巴达克同盟发动第二股革命浪潮,让它横扫德国。社民党主席弗里德里希·阿尔伯塔聘用自由军团镇压起义。1月15日,斯巴达克团两位领导人卡尔·李卜克内西与罗莎·卢森堡惨遭杀害。4月,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形成革命高潮。5月,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遭社民党政府血腥镇压。德国革命促成了魏玛共和国的成立,同时又促使民族主义的纳粹党崛起。

相关

  • 雌二醇雌二醇(Estradiol,E2)是卵巢分泌的类固醇激素。是主要的雌性激素,负责调节女性特征、附属性器官的成熟和月经-排卵周期,促进乳腺导管系统的产生。雌二醇等雌激素的血清浓度在月经
  • 工奴《包身工》,中国现代作家夏衍所著的报告文学作品,写于1935年。《包身工》一文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叙述了上海等地包身工遭遇的种种非人的待遇,以及带工老板等人对他们残忍的压榨。
  • 平民会议平民会议(拉丁语:Concilium Plebis)是古代罗马共和国的主要大会和立法机构,平民可以通过该机构通过法律,选举地方行政官,审理司法案件。唯有平民保民官有权召开大会。会议可选举平
  • 基因流动在群体遗传学中, 基因流动,或称为基因移徙(英语:gene flow),是变异基因从一个种群到另一个种群的转移。 如果基因流动的速率足够高,那么两个种群可以看作是拥有一致的基因多样性,因
  • 氦-4氦-4,是氦的同位素之一,元素符号为4He。它的原子核由二颗质子和二颗中子所组成,其自旋量子数为0,是玻色子。氦-4是稳定同位素。其相对丰度是99.999863%。氦-4的原子核即为α粒子
  • 解析几何解析几何(英语:Analytic geometry),又称为坐标几何(英语:Coordinate geometry)或卡氏几何(英语:Cartesian geometry),早先被叫作笛卡尔几何,是一种借助于解析式进行图形研究的几何学分支
  • 超微结构亚显微结构,又称超微结构,是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无法分辨的各种微细结构。根据阿贝理论,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极限为~200纳米,也就是说如果所观测物体的尺寸在200纳米附近或小
  • 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葡萄牙语:Fernando Henrique Silva Cardoso,昵称FHC,1931年6月18日-),巴西社会学家与政治家,曾于1995年-2003年任巴西总统。卡多佐出生于里约热内卢,其妻为
  • 伊索科族乌尔霍博族居住在尼日利亚南部尼日尔河三角洲附近,是三角州的主要民族,由20个支族组成,人数约100万,他们使用乌尔霍博语沟通。
  • 巴卑尔查希尔丁·穆罕默德·巴布尔(印地语:ज़हिर उद-दिन मुहम्मद बाबर;乌尔都语:ظہیر الدین محمد بابر‎‎;波斯语:ظهیرالدین محم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