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糖脂
✍ dations ◷ 2025-08-08 04:53:58 #糖脂
糖脂(英语:Glycolipid)是通过糖苷键连接的碳水化合物的脂质。它们的作用是保持膜的稳定性并促进细胞识别。 在所有真核细胞膜的表面上发现这些碳水化合物。它们从磷脂双层延伸到细胞外的含水环境中; 磷脂双层作为特定化学物质的识别位点,有助于保持膜的稳定性并使细胞彼此附着以形成组织。糖脂的基本结构是由糖的半缩醛羟基通过糖苷键与脂质相连而成。其非脂部分为糖基,脂部分为鞘氨醇或甘油,而且糖脂可根据脂部分的构成而再分为鞘糖脂与甘油糖脂。糖脂在生物体分布很广,但含量较少。鞘脂类是动、植物的重要组份,在神经系统中含量很高。鞘糖脂分布在膜脂双层的外侧层中,非极性的碳氢长链在外侧脂层中,极性的糖链伸展到胞外水相中。细胞内有极少量糖脂,是合成糖链过程的中间载体。糖苷水解酶催化糖苷键的断裂。在将聚糖(glycan)加入到脂质中以代表最终的寡糖结构后,它们被用于修饰聚糖。它还参与将糖脂自然降解成其非缀合物(non-conjugated)形式。然后脂质和碳水化合物将其作为体内能量的常见用途。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代谢、k,c/g/r/p/y/i,f/h/s/l/o/e,a/u,n,mk,cgrp/y/i,f/h/s/l/o/e,au,n,m,人名体征药物(A16/C10)、中间产物(k,c/g/r/p/y/i,f/h/s/o/e,a/u,n,m)
相关
- 杀外寄生虫药外寄生物感染是指主要由外寄生物引起的寄生虫病。外寄生物即暂时或永久寄生于宿主体表的寄生物。例如:治疗外寄生物感染常使用杀外寄生虫药(英语:ectoparasiticide),以杀死外寄生
- 林修二林修二(1914年-1944年6月5日),汉名林永修,另一笔名南山修。出生于台湾日治时期的台南厅蔴豆支厅(今台南市麻豆区)。东京庆应义塾大学英文科毕业。风车诗社同人。大学时期受到西胁顺
- 恋物癖恋物(Sexual fetishism / Erotic fetishism)是指对无生命物体或性器官以外的身体部位的性固着。在医学上,单纯的恋物并非病态,但若构成了当事人极大的痛苦或对其生活的某些层面
- 金刚烷衍生物金刚烷(化学式:C10H16,三环癸烷)是无色晶状固体,有樟脑气味。化学性质稳定,对光稳定,亲油性强,天然存在于石油中。它是分子式为C10H16的异构体中最稳定的。金刚烷的碳架结构相当于是
- At4f14 5d10 6s2 6p52, 8, 18, 32, 18, 7蒸气压主条目:砹的同位素砹(Astatine,台湾译作砈,旧讹作“鈪”、“銰”)是一种具有极高放射性的化学元素,符号为At,原子序为85。地球上所有的
- 感质在哲学中,感质(英语:Qualia,/ˈkwɑːliə/或/ˈkweɪliə/;单数形式: Quale)的定义是主观意识经验的独立存在性和唯一性。Qualia这个词源自拉丁语中的形容词quālis'(拉丁语发音:.m
- 圆锥角膜圆锥角膜(英语:Keratoconus),可简称为 KC、KCN、KTCN,是一种眼疾患,角膜会变得愈来越薄。圆锥角膜可能引起视野模糊(英语:Blurred vision)、复视、近视、散光及畏光。通常患者的两眼
- 弗兰克·麦克法兰·伯内特弗兰克·麦克法兰·伯内特爵士,OM,AK,KBE(英语:Sir Frank Macfarlane Burnet,1899年9月3日-1985年8月31日),通常称作麦克法伦或麦克·伯内特,是澳大利亚病毒学家,主要以免疫学方面的工
- MIT Technology Review《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英语:MIT Technology Review)是由麻省理工学院于1899年创刊的杂志。 它侧重报道新兴科技和创新商业,专注于科技的商业化和资本化。它的读者包括高级管理人
- 莫泽爱德华·莫泽(挪威语:Edvard Moser,1962年4月27日-),挪威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挪威科技大学卡夫利系统神经科学研究所和记忆生物学中心(英语:Kavli Institute for Systems Neurosc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