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构造期

✍ dations ◷ 2025-11-08 12:49:17 #构造期

祁连构造期,简称祁连期,是中寒武世至早泥盆世(5.13-3.86亿年前)之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祁连运动或称祁连事件。

由于在祁连期,在欧美地区发生了加里东运动,因此长期以来,中国地质学界移用加里东运动之名称呼早古生代中国及周边地区的构造运动。其他名称还有广西运动、江南运动、曲靖运动等术语。由于构造运动一般都是以该时期最主要的构造活动的发生地点来命名的,因此万天丰(2004)建议以祁连运动(李康等,1962)来代替上述这些术语。

祁连运动其实并不是单一的构造运动,而是一系列的构造运动。由于年代久远,地层保存不完整,古地磁等的测定误差较大,因此现在还难于进一步区分其间的各次构造运动。

祁连期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各地块处于高度离散状态,根据目前的研究,当时整个中国大陆分属于至少37个地块,此外尚有一些更小型的地块未计算在内。按其构造运动、古生物、古地磁等的特征,可以把这37个地块分成五个构造域,即亲西伯利亚构造域、中朝构造域、西域构造域、亲扬子构造域和亲冈瓦纳构造域。不同的构造域内的地块,在祁连运动中的表现是不同的。

具体来说,亲西伯利亚构造域地块、西域构造域地块和亲扬子构造域地块在祁连期有比较明显的构造活动。其中在奥陶纪的时候,属于亲西伯利亚构造域的阿尔泰地块、准噶尔-东哈萨克斯坦地块、额尔古纳地块和不位于中国的蒙古中部地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它们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形成外贝加尔碰撞带,内部则形成阿尔泰-准噶尔-额尔古纳碰撞带,这是中国各地块中最早一批合并到欧亚板块(当时还未形成)之上的地块。

在祁连期,西域构造域各地块先后远离中朝板块,接近亲扬子构造域诸地块,因此它们古生物、古地磁等的特征也由原来的亲中朝转为亲扬子。奥陶纪至志留纪早期,西域构造域各地块彼此更加远离,但在志留纪晚期它们又相互会聚、碰撞,形成祁连-阿尔金碰撞带,从而拼合成西域板块。

在祁连期,亲扬子构造域中的扬子板块南部(即中元古代以前独立的湘桂地块)和华夏板块也各自独立地发生了褶皱。华夏板块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强烈的岩浆侵入,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结晶基底。

与此同时,中朝构造域的中朝板块仅有微弱的变形,说明几乎没有受到祁连运动的影响。亲冈瓦纳构造域的各地块,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说,也几乎不受祁连运动的影响。

祁连期地应力的主应力方向,按今天的方向来说,在阿尔泰-准噶尔-额尔古纳碰撞带的西段为北北东-南南西走向,向东逐渐转为北南走向,到东段则呈北北西-南南东走向;在西域板块内部是北南走向至北北东-南南西走向;在扬子板块南部是北南走向;在华夏板块内部是东西走向。后二者主应力方向的不同,明确地说明了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在早古生代还不可能拼合在一起。

经复原,祁连期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各地块均位于南半球,而且大致呈东西向排列。

祁连期形成的阿尔泰-准噶尔-额尔古纳碰撞带和祁连-阿尔金碰撞带,为后来的构造运动中阿尔泰山脉、阿尔金山脉和祁连山脉的隆起奠定了地质基础。

相关

  • 逻辑学家逻辑学家是学术研究主题为逻辑学的哲学家,数学家或其他人。下面按姓氏的英语的字母顺序列出著名的逻辑学家。
  • 碱液碱液,腐蚀性化学品,在传统意义上是指通过浸出草木灰方法得到的碱性金属氢氧化物的混合液(主要成分为碳酸钾),或者是强碱高度溶于水后而产生的溶液。 尽管在学术上“碱液”是指宽
  • 女性化女性化(英语:feminization)是一个改变一个人的性别特征的过程。女性化者有女性的性征或女性气质。
  • 选择性血清素抑制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英语: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也称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是一类常用的抗抑郁药,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用来治疗抑郁症
  • 阿根廷人口阿根廷人口4091万(2008年估计)。白人和印欧混血种人占95%,多属意大利和西班牙后裔。印第安人口60.03万,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为马普切人(Mapuche)(2005年印第安人口普查)。人口总
  • 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是经中国国家民政部注册、隶属于国家广电总局的民间社团组织,是全国电影演员的专业性群众组织,也是中国大陆官方唯一认可的演员组织。自1985年在广州成立
  • 医疗旅游医疗旅游是指借由旅游到国外医疗救治的活动,在过去进行医疗旅游的人大多从发展中国家前往发达国家。但是,现在也有前往低治疗价格国家进行医疗旅游的现象。原因可能是他们寻求
  • 张丙张丙(?-1833年),福建省台湾府台湾县店仔口人(今台南市白河区)。台湾清治时期民变领袖。张丙祖籍福建漳州南靖梅林坎下,其祖父于乾隆年间移居台湾嘉义县店仔口庄(今台南市白河区白河里
  • 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卡拉姆津尼古拉·米哈伊诺维奇·卡拉姆津(俄语:Никола́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Карамзи́н,1766年12月12日-1826年6月3日),俄国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和文学评论家,其《可
  • 混合制混合制可以是:选举制度的混合形式,选民可拥有超过两张选票去选出候选人,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