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率半径 (光学)

✍ dations ◷ 2025-08-16 21:01:05 #曲率半径 (光学)

在光学,尤其是光学透镜设计(英语:Optical lens design)中,曲率半径有特定的定义及正负号约定。对于球面透镜或反射镜,该球面的球心称作曲率中心,位于该光学系统的光轴上;镜面的表面顶点则是光轴上另一点。从顶点到曲率中心的距离称为该表面的曲率半径。[1]

对于非球面镜面,则可将镜面傍轴的区域拟合合为球面并求出其曲率半径,从而便可对其使用球面镜成像的结论。[2]

各国的光学文献对几何光学成像中线段和距离的正负号规定并不统一。[3]许多本科物理教科书采用“高斯约定”[2](或称“笛卡尔符号约定”[4]):由指定的点(譬如折射点)沿光线行进的方向运动所构成的线段为正,反之为负。[3][4][5]若采用这种规定,并且设光轴从左往右(即观察者在左方),那么:[2][6]

比如从侧面看一块双凸透镜,其左表面曲率半径为正,右表面曲率半径为负,而双凹透镜则正好相反。如果镜面是平面,那么该面的曲率半径无穷大。[6][7]

此外,也有令凹面镜曲率半径为正,凸面镜曲率半径为负的。[7]

具有非球面轮廓的光学表面(例如非球面镜的表面)也可定义曲率半径。表面的轮廓通常可以用以下方程来描述: R 1 {displaystyle R_{1}}

其中光轴沿 z {displaystyle z} 方向, z ( r ) {displaystyle z(r)} 是表面上与光轴距离为 r {displaystyle r} 处的一点在 z {displaystyle z} 方向的位移(顶点处为位移零点,意即当 r = 0 {displaystyle r=0} 时, z ( r ) = 0 {displaystyle z(r)=0} )。总可以通过适当选取 R {displaystyle R} K {displaystyle K} ,使得参数 α 1 {displaystyle alpha _{1}} α 2 {displaystyle alpha _{2}} 为零,此时 R {displaystyle R} 即可看作曲率半径, K {displaystyle K} 为顶点( r = 0 {displaystyle r=0} )处的圆锥常数(英语:Conic constant)。系数 α i {displaystyle alpha _{i}} 描述表面与由 R {displaystyle R} K {displaystyle K} 确定的轴对称二次曲面的偏差。 [1][8]

相关

  • 福音主义福音主义(英语:evangelicalism),为新教神学影响层面最为广阔的神学主张之一,起源于1870年代的英国。在不同的时期中,福音神学一词经常会被立场更为开放的新神学主张作为比较的对象
  • 胡文瑞 (流体力学家)胡文瑞(1936年4月4日-),原籍湖北武昌,生于上海,中国流体力学专家。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流体力学专业。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南奥赛梯自治州南奥赛梯自治州(俄语:Юго-Осетинская автономная область、格鲁吉亚语:სამხრეთ ოსეთის ავტონომიური ოლქი、奥塞梯
  • 瑞典解放战争瑞典解放战争,也被称为古斯塔夫瓦萨的叛乱和瑞典的分裂战争,是一场叛乱和内战,瑞典贵族古斯塔夫·瓦萨成功地废黜克里斯蒂安二世,导致卡尔马联合解体。1520年11月,卡尔马联合君主
  • 小熊维尼历险记《小熊维尼历险记》(英语:),是1977年迪士尼第22部经典动画长片。本片叙述了一只十分爱吃蜂蜜的熊的故事,但他其实是一个小男孩罗宾的玩具熊,罗宾想像他和这只熊住在一个叫“百亩森
  • 艾历克斯·奥洛林艾历克斯·奥洛林(英语:Alex O'Loughlin,原名:Alexander O'Lachlan,1976年08月24日-),澳大利亚男演员,代表作包括《蚝民(英语:Oyster Farmer)》、《备胎女王(英语:The Back-up Plan)》、《
  • 1942年伯利兹飓风1942年伯利兹飓风(英语:1942 Belize hurricane)是有纪录以来唯一在11月吹袭伯利兹的飓风,也是1942年大西洋飓风季第13个热带气旋、第11场热带风暴和第四场飓风,最早于11月5日在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附近出现。气旋起初就有热带风暴强度,在向西移动期间缓慢增强,之后转向西南偏南穿越巴哈马。11月6日,风暴强度达到现代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一级飓风标准,并且当天就登陆古巴卡马圭省罗马诺岛。古巴和巴哈马所受影响基本仅限于大风和气压降低。飓风在经过古巴期间于11月7日减弱成热带风暴,不
  • 卡尔·希普芬格卡尔·希普芬格(德语:Karl Hipfinger,1905年10月28日-1984年4月20日),奥地利男子举重运动员。他曾代表奥地利参加1928年和193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重比赛,其中1932年奥运会获得一枚铜牌。
  • 卢克·德容卢克·德容(荷兰语:Luuk de Jong,1990年8月27日-)是一位荷兰职业足球运动员,在场上司职前锋。现时效力于荷兰足球甲级联赛俱乐部PSV埃因霍温。他也代表荷兰国家足球队参赛。德容出生在瑞士埃格勒,他的父母是荷兰排球运动员。在德容4岁时,全家搬回荷兰。当时他的哥哥西姆·德容六岁。他的足球生涯开始于6岁时他和他的哥哥一起加入杜廷赫姆的业余球队DZC '68。他们二人后来都被当地职业球队迪加史卓普发现。卢克一直留在迪加史卓普,不过西姆则被阿贾克斯发掘并转会阿贾克斯。卢克·德容的首场荷甲是一场迪加史
  • 基希贝格的路易丝·伊莎贝尔基希贝格的路易丝·伊莎贝尔(德语:Luise Isabelle von Kirchberg,1772年4月19日-1827年1月6日),拿骚-威尔堡亲王妃,基希贝格家族(德语:Burggrafen von Kirchberg)的成员。1788年,路易丝·伊莎贝尔和拿骚-威尔堡的腓特烈·威廉结婚,两人共有2子2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