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语正字法

✍ dations ◷ 2025-08-03 08:49:35 #土耳其语正字法

土耳其语正字法是规定如何正确书写土耳其语的一系列规则。现代土耳其语的书写采用在拉丁字母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土耳其语字母,其一大特色是使用大小写都加点的字母⟨İ i⟩和都不加点的字母⟨I ı⟩。

历史上,土耳其语曾用阿拉伯字母书写,在凯末尔改革后改用现行方案。许多突厥语的拉丁化文字方案都受到了土耳其语字母的影响。

土耳其语有29个字母,其中8个元音字母,21个辅音字母。字母使用附加符号,不使用二合字母。根据法律规定,大小写都有点的⟨İ i⟩排在前,大小都没有点的⟨I ı⟩排在后,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约定俗成地先⟨I ı⟩后⟨İ i⟩。29个字母依序排列如下:

在土耳其语的固有词中,音位/g/、/k/、/ɫ/各有两个互补的条件变体:在洪元音/ɯ/、/a/、/o/、/u/所在的音节中,读为洪音、、;在细元音/i/、/e/、/œ/、/y/所在的音节中,读为细音、、。对于这两种情况,在书写时都用⟨g⟩、⟨k⟩、⟨l⟩字母表示。:5-9

但在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借词中,细音会出现在洪元音/a/、/u/之前,形成新的音位/ɟ/、/c/、/l/,跟音位/g/、/k/、/ɫ/对立。在书写时,仍用⟨g⟩、⟨k⟩、⟨l⟩字母表示,但是要在随后的元音字母上添加扬抑符,如 gâvur(异教徒)、kûfi(库法体)、lâf(话)。:5-9

土耳其语中的字母⟨ğ⟩称为“软g”(yumuşak ge),不出现在词首。虽然⟨ğ⟩常常不发音,但在音节划分、词形变化中都同辅音字母一致,故被视为辅音。在不同环境下,⟨ğ⟩的发音不同,具体见下::xxiv,7

土耳其语中,可以在元音字母⟨a⟩、⟨i⟩、⟨u⟩上添加扬抑符,写成⟨â⟩、⟨î⟩、⟨û⟩。扬抑符用于三种情况:

扬抑符的多种功能是混杂的,从形式上不加区分。因此,土耳其语言协会规定,虽然 kadir(价值)和kadir(有能力的)同形,katil(杀人)和katil(杀人犯)同形,但后者的字母⟨a⟩不加扬抑符,以免被理解为辅音字母⟨k⟩读细辅音。:xxiii

土耳其语固有词中没有长元音,现代土耳其语中的长元音都来自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借词。除了少数情况下会使用扬抑符外,在大多数场合,长元音没有特别标记,跟短元音不加区别,如 adalet /adaːlet/(正义),numune /numuːne/(范例)。这使得土耳其语正写法无法准确反映读音,被诟病为该书写方案的一大不足。

土耳其语中,单词首字母大写的规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土耳其语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逗号(,)、引号(“ ”‘ ’)、冒号(:)等。

一个较为独特的符号是撇号。最常见的用法是用来分隔专有名词和一些后缀,如 Türkiye'nin(土耳其的)。撇号也可以用来分隔数字、字母、缩写词、日期等和后缀,如 TV'deki(电视里的)

土耳其语的移行规则(英语:Hyphenation algorithm)规定,多音节词在上一行写不完时,可以用连字号将词语按音节分割开,把剩余部分写到下一行(但不得使单个字母孤悬于上一行或下一行)。土耳其语的音节划分非常简单:每个音节都有且只有一个单元音;在音节内部,元音前最多只能有一个辅音;两个元音之间有一个或多个辅音,末尾的辅音属于后一音节,其余属于前一音节。

突厥人在接受伊斯兰教后,多借用阿拉伯字母来记录语言。但突厥语与阿拉伯语的差别较大,阿拉伯字母难以准确表达突厥语音。1868年,奥斯曼帝国教育大臣米尼夫帕夏(土耳其语:Mehmed Tahir Münif Paşa)就公开宣称,只有拉丁字母才适合拼写土耳其语。是保留阿拉伯字母并改良以适应土耳其语,还是采用拉丁字母,这两种意见的争论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凯末尔于1928年发起文字改革,全面推行拉丁化土耳其文,并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取得了成功。与之相伴随的是语言改革,剔除大量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借词,缩小书面语和口语之间的差距。

苏联解体后,许多使用突厥语的国家和自治地方计划从西里尔字母过渡到拉丁字母。1991年,在伊斯坦布尔马尔马拉大学(土耳其语:Marmara Üniversitesi)召开了当代国际突厥字母研讨会,制订了基于土耳其语字母的通用突厥字母(英语:Common Turkic Alphabet)。阿塞拜疆语和加告兹语的字母都与土耳其语几乎一致,土库曼语字母也较为相近,这些语言都属于突厥语的乌古斯语支。其他使用拉丁字母的突厥国家和地区则采取与土耳其语差异较大的方案。哈萨克语拉丁字母曾接近乌兹别克语的方案,2021年新版则转向模仿土耳其语字母的写法。

相关

  • 精耕细作精耕细作(英语:intensive farming),或简称精耕,指农业上采取各种手段,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以取得最大限度产出的耕作方式。东亚是世界上典型的精耕细作农业区,与北美粗放农业有所
  • 环丙酮环丙酮(化学式:C3H4O)是环丙烷的氧代衍生物。其熔点为-90°C,很不稳定,可通过乙烯酮与重氮甲烷在-145°C时反应制备。 由于母体化合物不甚稳定,合成中使用环丙酮的缩酮 代替环丙酮
  • 白通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出自《伤寒杂病论》。
  • 阿尔伯特纪念亭阿尔伯特纪念亭(Albert Memorial)位于英国伦敦肯辛顿公园,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北侧。它是维多利亚女王为纪念她1861年死于伤寒的王夫阿尔伯特亲王,由乔治·吉尔伯特·斯科特设计,
  • 亚马孙雨林亚马孙雨林(葡萄牙语:Amazônia、西班牙语:Amazonia),又称亚马孙河雨林,位于南美洲亚马孙盆地的热带雨林,占地550万平方公里,使这片雨林生机盎然的就是亚马孙河。雨林横越了8个国家:
  • 底川村底川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元龙镇下辖的一个以李姓为主的自然村,花椒、苹果为其支柱产业。由底川村主体和“坪上”部分组成。位于秦岭山脉的渭河河谷地带,三面
  •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博胡米尔·赫拉巴尔(Bohumil Hrabal,1914年3月28日-1997年2月3日)是捷克小说家。赫拉巴尔生于捷克的摩拉维亚,在Nymburk长大,是一位酒场主的继子。他在布拉格的查尔斯大学获得法律
  • 氯酸铊氯酸铊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Tl(ClO3)3。四水合氯酸铊可由氯酸和三氧化二铊反应得到。其四水合物为无色、极易潮解的晶体,潮解过程中不发生分解。
  • 教宗若望三世教宗若望三世(拉丁语:Ioannes PP. III;?-574年7月13日)原名Catelino,561年7月17日至574年7月13日在位为教宗。
  • 车同轨车同轨,是指车辆道路的统一规范,出自春秋时期管子。随着时代的发展 ,古今“车同轨”的概念也有所区别。春秋末期战国末期秦汉时期近代现代铁道的标准轨轨距,传承自古罗马马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