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翼龙属

✍ dations ◷ 2025-08-06 10:24:31 #白垩纪翼龙类,梳颌翼龙超科,2007年描述的分类群

格格翼龙属(属名:)是翼龙目梳颌翼龙科的一属,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省北票市的义县组,地质年代为白垩纪早期。

2007年,古生物学家汪筱林、亚历山大·克尔纳(Alexander Kellner)、周忠和等人将化石进行叙述、命名,模式种是张氏格格翼龙()。属名意为“格格的翼”,格格是当地满族贵族女性的通称,暗指这个标本的保存状态细致;种名则是以中国女性古生物学家张弥曼为名,她曾帮助中国、巴西古生物学界建立良好研究关系。隔年,汪筱林试图将种名改为女性字根的,但国际动物命名法规没有允许这项改名。

格格翼龙目前只有两个标本,正模标本(编号IVPP V 11981)是一个遭到挤压变形、破坏的部分身体骨骼,是个未成年个体,包含头颅骨、脊椎、肋骨、腹肋、肩带、后肢,以及暗色软组织,分布于头颅骨、腹肋、眼眶。由软组织可知,头部后侧有些没有分叉的小型纤维。格格翼龙的颌部延长,口鼻部平坦,上侧曲线有凹处,具有低矮而细的冠饰,前额稍微凸出,颈椎延长。这个化石是在2001年发现于义县组下层的页岩,地质年代约1亿2500万年前。

研究人员根据格格翼龙的长喙状嘴、众多的针状牙齿(约150颗),将它们归类于梳颌翼龙科。格格翼龙是首次在义县组发现的梳颌翼龙科,当地有其他被怀疑是梳颌翼龙科的化石,并没有将齿列保存下来。

在2011年发现第二个标本(编号IVPP V 11972),体型较小,而身体的已发现部位跟正模标本互有出入,也被发现更广泛的类似毛发组织。

相关

  • 生物转化作用生物转化作用(biotransformation)是指药物在发挥药效后要排出体外时,所产生的结构改变。毒性化学物质若是水溶性物质,则可由肾脏排出。若为脂溶性物质,则需要经过代谢过程后才能
  • 袖珍博物馆个案博物馆,是亚洲第一家以袖珍艺术为主题收藏的博物馆,位于台湾台北市中山区建国北路一段96号B1(台证金融大楼),收藏相当多袖珍作品,大部分是缩小12倍的娃娃屋,并使用真实材料。创
  • 跃迁量子跃迁,是一个量子物理学中的术语。它是指电子从原子的一个轨道跳跃到另一个轨道上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不连续的,也就是不存在电子处于两个轨道之间的状态。YouTube上的视频
  • 第三分校南开大学第三分校,是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天津市为了扩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依托南开大学、在天津市汉沽区第三中学的基础上建立的天津市管辖的走读制大学分校。1979年11月27
  • 守温守温,唐末僧人,音韵学家。仿照梵文创制古汉语声类三十字母,为宋人“三十六字母”蓝本。敦煌石窟曾经发现一个署有“南梁汉比丘守温述”的音韵学写本残卷,中有“三十字母”及“四
  • 埃及第十五王朝第 八第 十埃及第十五王朝是古埃及历史上的一个王朝,为西克索人所立,定都于阿瓦里斯。本王朝存在时间从前1674年至前1535年,属于第二中间期。现今人们常将其和第十六王朝与埃及
  • 半开后不圆唇元音半开后不圆唇元音(open-mid back unrounded vowel、low-mid back unrounded vowel、)是母音的一种,用于部分口说语言中。代表此音的国际音标符号为⟨ʌ⟩;而其X-SAMPA音标则写作
  • 阿斯门阿斯门是大规模王府的一种旁门。较为讲究且规模较大的王府大门不会直通街道,而是在门前留有一庭院,院子前加一排倒座房,两旁设有称为阿斯门的旁门。
  • 4 in Love4 in Love可以指:
  • Z世代Z世代(英语:Generation Z,或缩写为Gen Z)是盛行于美国及欧洲的用语,特指在1990年代中叶至2000年代中叶出生的人。大约是 1995-2005 之间。一般来说,他们主要是X世代的小孩,但也有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