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表演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

✍ dations ◷ 2025-09-08 13:23:22 #捷克大学,捷克文化,捷克电影

坐标:50°4′54.03″N 14°24′47.69″E / 50.0816750°N 14.4132472°E / 50.0816750; 14.4132472

布拉格表演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捷克语:Filmová a televizní fakulta Akademie múzických umění v Praze,简称FAMU或布拉格表演艺术学院影视学院)是位于捷克布拉格的电影学校,成立于1946年,是布拉格表演艺术学院的三个分校之一。它是全球范围内历史上第五所电影学校。FAMU大部分课程的教学语言是捷克语,还开设一些英语课程。该学校被《好莱坞报道》多次列为世界最佳电影学校。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几个南斯拉夫的年轻导演都是布拉格表演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的学生(拉伊科·格尔里奇,赛尔吉·卡拉诺维奇,埃米尔·库斯图里卡,戈兰·马尔科维奇,戈兰·帕斯卡耶维奇和洛丹·扎夫拉诺维奇)。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所有这些导演都将非常成功,当时被人称为“布拉格电影学院派”或“布拉格浪潮”,有时被认为是南斯拉夫电影的一个重要子类。

该学校成立于1946年至1948年之间,是布拉格表演艺术学院(AMU)的三个分支之一,是仅次于莫斯科,柏林,罗马和巴黎的世界第五古老的电影学校。该学校最初位于Havlickova街13号的4层,然后于1948年搬到Klimenská街4号的Vančura大楼,直到1960年。新学校还与捷克斯洛伐克电影学院共享了一些设施。但是,后者于1949年被捷克斯洛伐克国家电影公司的新任共产主义导演奥尔德里奇·马卡切克解散,许多工作人员于是成为了FAMU的老师。1952年,FAMU获得了Roxy电影院的资助,该电影院前身是犹太电影院,从1955年成为了电影制片厂。在学校成立初期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巴兰多夫制片厂电影制片人对学术课程的否定,试图关闭学校以及1948年共产党政变后AMU行动委员会的政治干预,导致两名学生被驱逐。尽管如此,学校还是幸存下来,并仿照莫斯科的格拉西莫夫电影学院设置了新的学术计划。

1960年代被认为是FAMU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捷克斯洛伐克新浪潮的许多主要人物都是该校的学生,包括世界著名的导演,例如米洛斯·福尔曼。FAMU也能够维持正常化时期相对自由的教育文化,抵制政权在1968年8月华沙条约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后试图将学校的计划重点放在政治宣传上。

布拉格表演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与布拉格表演艺术学院戏剧学院(DAMU)和布拉格表演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HAMU)都是布拉格表演艺术学院(AMU)的分校。 2011年,该校共有112名教职员工,包括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的350名学生,其中包括80名外国留学生。截至2014年,学校有450名学生使用捷克语学习,100名学生使用英语学习。

FAMU下设11个科系:导演,纪录片制作,编剧和戏剧,动画电影,电影摄影,声音设计,剪辑,制作,摄影和FAMU视听研究中心,其重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当代视听。提供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课程。

该校大部分课程都以捷克语授课。某些课程用英语授课,包括:一年制的学院预科课程,侧重于理论和实践电影教学的强化;为期三个月的特别制作课程,侧重于视听作品的制作和发行的实际问题;由FAMU国际部开设的三年制硕士学位课程——数字媒体电影,该课程主要面向外国学生,主要研究剧本写作和导演工作;以及夏季工作坊。各个部门正在逐步扩展其规模,包括英语授课,这是电影摄影和摄影学系目前提供的。以英语学习的学生必须支付学费,而以捷克语提供的课程是免费的。

FAMU的主楼位于布拉格的历史中心。校园内设FAMU制片厂,这是一个拍摄和后期制作设施,配备完善的摄影棚和电视演播室。每年秋天,FAMU都会组织一次展示学生作品的展览,称为“Famufest festival”,伴有文化节目,邀请著名电影制作人参加。

该学院是CILECT以及欧洲艺术学院联盟(ELIA)的创始成员。FAMU与国际教育交流委员会(CIEE),CET学术计划以及包括纽约大学的蒂施艺术学院,爱默生学院,雪城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和加州艺术学院等组织或学校均有合作的短期课程。

《好莱坞报道》曾多次将FAMU评为世界上最好的学校之一,包括2011年世界排名第七,和2012年世界排名第11,以及两年来欧洲最好的学校。随后,该杂志将FAMU列入其“年度最佳国际电影学校”(美国以外)的年度名单中,在2014年排名第四,并在2017年未排名的“前15名”名单中。

相关

  • 巴斯特尔1法国统计部门在计算土地面积时,不计算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池塘、冰川和河口。巴斯特尔(法语:Basse-Terre)为法国海外省瓜德罗普的首府,位于巴斯特尔岛西部,为瓜德罗普第二
  • 马头墙马头墙,又称马头山墙,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封火墙的一种造型,为徽派建筑重要标志之一。因其墙顶部分形似马头而得名。依据马头墙顶的马头形状可分为鹊尾式、印斗式、坐吻式、金印式
  • 外戚外戚亦称外家、戚畹,指东亚古代社会中的君主(中国皇帝、日本天皇、越南君主、朝鲜国王、琉球国王等)的母族、妻族,即君主母亲或妻娘家的人。战国时期的秦国,秦昭襄王之母宣太后
  • 高雄大空袭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军在太平洋战争采取跳岛战略以减少伤亡加速挺进日本,美军采取攻占菲律宾群岛和冲绳岛、跳过台湾的方案,不登陆攻占台湾,而选择轰炸空袭台湾,根据美国第五航
  • 马克斯·缪勒弗里德里希·马克斯·缪勒(德语:Friedrich Max Müller,1823年12月6日-1900年10月28日),生于德意志邦联德绍,是一位德国文字学家和东方学家,专长于印度学,是西方学术领域中印度研究与
  • 贾明祖贾明祖(1950年-),男,江苏无锡人,中国军事摄影家,《解放军画报》社社长,中国摄影家协会原副主席、顾问。
  •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法语:)是保罗·高更于1897年12月完成的一幅布上油画,仍然以塔希提岛为背景。此画是高更最大幅、最有名的杰作。据画家所言,它是“直接画在
  • 阿尔弗雷多·圣琼阿尔弗雷多·奥斯卡·圣琼(Alfredo Oscar Saint-Jean,1926年-1987年),阿根廷准将,1982年短暂出任阿根廷总统。阿根廷在马岛战争中失利后,总统加尔铁里被军事政变推翻,圣琼在1982年6
  • 马继龙马继龙,回回人,明朝诗人,字云卿,号梅樵,云南永昌人。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举人,曾在四川任职,官至南京兵部车驾司员外郎。著有《梅樵集》,未刊。诗作抒发壮志未酬、仕途失意。他还有不
  • 姜尚中姜尚中(韩语:강상중;1950年8月12日-),日本名永野铁男,知名在日韩国人学者、知识分子,研究范围为政治学、政治思想史、亚洲地域主义和以日本帝国主义为中心的后殖民主义。1950年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