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伯里·布朗及特维斯效应

✍ dations ◷ 2025-02-24 12:06:49 #汉伯里·布朗及特维斯效应

汉伯里·布朗及特维斯效应(英语:Hanbury Brown and Twiss effect);由于量子力学的相干性,将一束不相干的光分成二束,它们的强度也能发生干涉,这种现象称为“汉伯里·布朗及特维斯效应”。它是由罗伯特·汉伯利·布朗(英语:Robert_Hanbury_Brown)和理查特·Q·特维斯(英语:Richard Q. Twiss)这两人于1956年发现的。此后,相干和不相干的一束光为二个探测器接受强度相干的现象,统称为“汉伯里·布朗及特维斯效应”。

经典的干涉仪是以观察二束相位相干的光的干涉而工作的。自发现“汉伯里·布朗及特维斯效应”后,也可利用此效应制成光强度相干的干涉仪。测量有距离的星角大小。现在,物理学家依赖这个效应去试验复杂光源的量子性质。

相关

  • 过敏性结膜炎变应性结膜炎(英语:allergic conjunctivitis,亦称为过敏性结膜炎或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是结膜的过敏性炎症,虽然症状可能非常明显,但通常不会致盲。在发达国家,估计过敏性结膜炎的患
  • 7月15日烈士大桥7月15日烈士大桥(土耳其语:15 Temmuz Şehitler Köprüsü),前称博斯普鲁斯大桥(Boğaziçi Köprüsü)是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一座悬索桥,为第一座跨越博斯普鲁斯海峡并连结亚
  • 世俗佛教世俗佛教(secular Buddhism)是指一个新兴形式的佛教,其常建立在人文主义、怀疑论、不可知论、进步主义或自然主义,而非超自然或灵异现象的信仰。从佛陀在世的历史文献及许多不同
  • 均州城均州城或称均州古城是一座淹没于湖北省丹江口市附近的丹江口水库下的历史名城。隋朝开皇五年(585年),取均水之名而设均州。有“纸糊的郧阳,铁打的均州”之美誉,曾是均县人民政府
  • 刺猬 (乐队)刺猬(英语:Hedgehog)是2005年在中国北京成立的乐队。他们的音乐风格受到了耶稣和玛丽链(英语:The Jesus and Mary Chain)、雷蒙斯和涅槃的影响。乐队成员为吉他手兼主唱子健、贝斯手何一帆以及鼓手阿童木(石璐)。石璐以其娇小的外貌和狂躁的打鼓风格且其偶尔同时作为鼓手和主唱,成为乐队的焦点之一,其艺名来源于铁壁阿童木。2007年,刺猬推出加盟摩登天空后的首张专辑《噪音袭击世界》,该专辑的封面由新裤子乐队的庞宽设计。2010年,刺猬的第一任贝斯手朱博宣退出,何一帆加入乐队,形成了刺
  • 阔嘴鸟科阔嘴鸟科(学名:)是鸟纲雀形目中的一个科,它有八个属和14个种。阔嘴鸟科的鸟类生活在非洲、南亚和东南亚的森林中,它们长约14至28厘米,身体比较臃肿,拥有很有力的、比较宽的喙,很短的腿和尾羽。大多数种的尾呈圆形,仅长尾阔嘴鸟()例外。大多数这些鸟拥有华丽的羽毛,从外观上两性无法区分。它们的食物包括果子、种子、昆虫和其它无脊椎动物。它们的巢往往挂在伸到水上的树枝上,一般呈梨形。与其它雀形目鸟类不同的是阔嘴鸟科的鸟类有15根颈椎,而其它雀形目鸟类则只有14根。此外阔嘴鸟科鸟类拥有特殊的足筋。阔嘴鸟科共有5个亚
  • 陈显陈显(1064年-1147年),北宋政治人物。字德明,又记字文昭,号南庄,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人。籍贯明州奉化县三石。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考中解元,继而考中进士。受职主簿,后历任翰林院编修、中书、礼部侍郎,官至户部尚书。蔡京复起用,时任户部尚书的陈显诏对“复用蔡京,士民失望”,宋徽宗贬作越州知州。政和五年(1115年)复召为宣和殿大学士,辞不赴任,隐居鄞县西隅(今蜜岩村)。虽然陈显被贬官,但宋徽宗知其为人,于崇宁元年(1102年)壬午正月初一日早朝,赐陈显砚台一方,并御题五言律诗一首:驷马功勋戴
  • 屈鼎屈鼎,中国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河南开封人。屈鼎以善画山水著称,传世作品不多,而以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夏山图》最为著名。
  • 扎格柔斯: 扎格柔斯或译为扎格列欧斯、扎格留斯(Zagreus,希腊语:Ζαγρεύς),有时祂被认定为俄耳甫斯教信徒所膜拜的神祇,是最初的酒神,乃宙斯与珀耳塞福涅所生之子,曾遭受提坦的支解并且又获重生。最早提及扎格柔斯的神话中,祂与大地女神盖亚是婚配关系并被尊为“至高”之神,不过有可能仅仅在指祂是冥界神祇中地位崇高者。然而埃斯库罗斯却把黑帝斯与扎格柔斯关系作了联系,认为祂可能为黑帝斯之子,亦或与黑帝斯是同一尊神祇。值得注意的是“()”,有“阴间宙斯”称号,提摩西·甘茨(英语:Timothy Gantz)(Tim
  • 哈斯效应哈斯效应(英语:Haas effect; Precedence effect)是一种双耳心理声学效应,声音延迟对人类方向听觉的影响要比音量大小的影响大得多的效应。故此,它也被称为优先效应。第一声音发出后25-35毫秒发出第二声音,听者则能听出为一整体融合的声音;但若相隔时间超过35毫秒,听者则听出为第二声源。听者也主要以第一声音确定声源的地点和方向。哈斯效应是亥尔姆·哈斯于1949年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描述的。利用哈斯效应对调整会场和音乐厅整体声音和谐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