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罗汉

✍ dations ◷ 2025-08-22 15:27:21 #阿罗汉
阿罗汉(梵语:अर्हत्,Arhat;巴利语:Arahant),又译阿罗诃,意译为应供、杀贼、无生,汉语常简称为罗汉;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第四果,是依照佛三转法轮解脱道的教导修习四念处、十二因缘观、四圣谛、八圣道,于蕴、处、界观行一切有为法的刹那生灭、空、无常、苦、无我,进而断尽我见、我执、三界贪爱、无明及其它所有烦恼,于当世舍寿时愿意不再受后有于三界中出生,脱离生死轮回之苦而入无余涅槃界的圣者。自佛陀三转法轮以来,至今已有成千上万的弟子成就阿罗汉果,还有众多的弟子成就阿那含、斯陀含和须陀洹。佛陀十号中,也包括阿罗汉,汉译通常作“应供”。巴利语arahant与梵语arhat的字根来源,目前尚不清楚,仍有争议。这个字在释迦牟尼与佛教出现之前就存在。最早出现在《梨俱吠陀》,拼成arhattā。之后在佛教与耆那教的文献中,多次使用这个字,在印度教中的毘湿奴派经典中也曾出现。有观点认为,在梵语字源中,arhant是由hant(死亡、杀戮)加上否定词头ar所组成,字面意思为“无法被杀”、“超越死亡”或“不死”,故汉地旧译为“无生”。还有种观点认为,其来自梵语词根अर्हत् (árhat),义为值得崇拜的人,故汉地又旧译为“应供”。作为佛的十号之一“应供”,阿罗汉即是其音译,故释迦佛亦是阿罗汉。其字源也可能是来自于巴利语araha或梵语arha,意思是“值得”、“有价值的”。变化成人身名词,意思是“杰出的人”、“有价值的人”。佛陀十号中,包括阿罗汉。意译有多:根据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定义,阿罗汉包括了佛陀、辟支佛和声闻阿罗汉弟子,佛说过阿罗汉已经“永无来生”,永远不会再继续轮回。在佛世之中,即还有佛法流传的时代里,不会有第二尊佛或其他辟支佛出现,只有声闻阿罗汉出现。声闻就是听闻佛或佛弟子说法的意思。断惑究竟的修行者,已证三果后,能够进一步断“五上分结”(色贪、无色贪、掉举、慢、无明),即可证入阿罗汉果。证入阿罗汉果的圣者,将会自觉:“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阿罗汉于‘六恒住’法常善安住,在面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时,恒常不动“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一切外境“不能妨心解脱、慧解脱”,有些阿罗汉弟子可以证得三明六通。传统上认为,证阿罗汉果之后的修行者,都会出家,加入僧团。但是上座部佛教的《论事》记载中,上座部佛教之外的其它部派曾有在家阿罗汉的说法,觉音注释称其为北道派提出,北道派认为在家众也可以证阿罗汉果,在证阿罗汉果之后也不一定需要出家,上座部佛教的《弥兰王问经》记载在家弟子证阿罗汉果后如果没有在当天入灭就会出家。根据原始佛教研究者的定义,阿罗汉是依照正法修行而达到涅槃的圣者,离贪断爱,名色识三者不再相依相缘,再有再生之因缘灭尽,无因缘可记说。佛、辟支佛和佛的声闻阿罗汉弟子已经断除贪、瞋、痴走到了佛教的最终目的——涅槃,佛、辟支佛、佛的声闻阿罗汉弟子三者之解脱没有差别,佛说过声闻阿罗汉弟子已经“永无来生”不会继续轮回也不会在未来成佛,声闻阿罗汉弟子已经不需要再学习修行佛法所以称为“无学”。上座部佛教马哈希尊者在《帝释所问经讲记》表示:上座部佛教马哈希尊者在《内观要义》表示:上座部佛教明昆尊者在《南传菩萨道》表示:“当证悟阿罗汉道后,阿罗汉就不会再有来生,死后五蕴都全部息灭,就好像熄灭的火一般。那无为界即是涅槃。”在北传佛教经典中,有九无学和六种阿罗汉的记载。是否有“退法阿罗汉”,是部派佛教部派根本分歧之一,其中大众部和分别说部宗义为“阿罗汉无退义”,而说一切有部宗义为“阿罗汉有退义”。在经典记载中阿罗汉还可分为两大类:慧解脱阿罗汉是指不依禅定,于四禅定未俱足,却能以智慧解脱的阿罗汉圣者,最早出现于《杂阿含经》347经(相当于南传相应部《须深经》)。但瑜伽行派认为,以智慧解脱的阿罗汉圣者,至少还是要有近初禅定的定力才能得解脱而俱解脱阿罗汉则必须是同时拥有四禅定与解脱智慧。现代南传上座部佛教将慧解脱者联系于其圣典注释体系中的纯观行者(Sukkha-vipassaka)。汉传佛教《杂阿含经》一二七八经记载瞿迦梨比丘毁谤释迦牟尼佛的声闻阿罗汉弟子舍利弗和目犍连因此全身生满疱疮死后堕入大钵昙摩地狱。汉传佛教《佛说兴起行经》记载释迦牟尼佛前世毁谤尽胜佛的声闻阿罗汉弟子无胜所以死后堕入地狱,释迦牟尼成佛后仍然因此恶业被婆罗门女栴沙毁谤。汉传佛教《贤愚经》第12卷记载摩头罗瑟质比丘前世毁谤迦叶佛的声闻阿罗汉弟子像猴子之后忏悔所以没堕入地狱不过因此恶业五百世中恒作猕猴。汉传佛教《贤愚经》第13卷记载均提沙弥前世毁谤迦叶佛的声闻阿罗汉弟子声如狗吠之后忏悔所以没堕入地狱不过因此恶业五百世中常受狗身。十六罗汉(或称十六阿罗汉、十六尊者)是释迦牟尼的得道弟子。十六罗汉的名字早有佛经所载。后来十六罗汉传入中国后,约于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演变为十八罗汉。一说是因为汉人认为9为吉祥的数字,所以将原本的十六罗汉加上两位成为十八位。汉传佛教常塑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或五百罗汉像。南宋刘松年画《罗汉》,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加利福尼亚州的佛光山西来寺的一座花园中的阿罗汉雕像。卢山东林寺五百罗汉堂。

相关

  • 腹膜炎腹膜炎,是指一种发生于腹膜的炎症反应。该反应主要由细菌感染、化学物质、物理性伤害等因素引起,且很可能因没有及时治疗而危及生命。其症状可能包含剧烈疼痛、腹部肿胀、发烧
  • 虹彩病毒科虹彩病毒科是一族有双链DNA基因组的病毒。虹彩病毒科的原文Iridoviridae,来自希腊字中的Iris,有彩虹的意思。因为被虹彩病毒感染的宿主,例如昆虫和鱼类,其身体表面会呈现特别的
  • 世界大洋世界大洋(英语:World Ocean)是个接连全球海洋或海湾、海峡的系统。除了内流河及咸水湖外,它包含了世界上大部分的水域。世界大洋的连结性和统一性所致海中物质的交流对于海洋学
  • 外汇外汇主要是指外国货币,同时还包括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以进行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结算衍生出来的比率就叫汇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外汇的定义是: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
  • 权力意志权力意志(德语:Der Wille zur Macht),德国哲学家尼采提出的一种哲学概念,作为他用来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 刘昌元先生建议译为力量意志,陈鼓应先生则建议译为冲创意志。权力意志是
  • 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是将疫苗制剂接种到人或动物体内的技术,使接受方获得抵抗某一特定或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借由免疫系统对外来物的辨认,进行抗体的筛选和制造,以产生对抗该病原或相似
  • 彼得·雷文彼得·汉密尔顿·雷文(英语:Peter Hamilton Raven,1936年6月13日-),美国植物学家和环保主义者,在密苏里植物园长期担任主任和名誉主席。1936年6月13日出生于中国上海,他的父母是美国
  • 设备设备通常是一群中大型的机具器材集合体,皆无法拿在手上操作而必须有固定的台座,使用电源之类动力运作而非人力。设备一般而言都放置在专属的房间例如机房、车间、厂房,因为运作
  • 印度人印度人口的结构主要以语言、宗教以及种姓来划分。2007年大概有11亿,2011年3月31日公布的人口普查的初步结果是12.1亿,2017年人口数为13.24亿人。印度目前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20
  • 北海北海(挪威语:Nordsjøen;瑞典语:Nordsjön;丹麦语:Nordsøen或Vesterhavet;德语:Nordsee;荷兰语:Noordzee;法语:Mer du Nord;英语:North Sea)是北大西洋的一部分,位于大不列颠岛以东,斯堪的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