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阿罗汉
✍ dations ◷ 2024-11-05 14:56:05 #阿罗汉
阿罗汉(梵语:अर्हत्,Arhat;巴利语:Arahant),又译阿罗诃,意译为应供、杀贼、无生,汉语常简称为罗汉;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第四果,是依照佛三转法轮解脱道的教导修习四念处、十二因缘观、四圣谛、八圣道,于蕴、处、界观行一切有为法的刹那生灭、空、无常、苦、无我,进而断尽我见、我执、三界贪爱、无明及其它所有烦恼,于当世舍寿时愿意不再受后有于三界中出生,脱离生死轮回之苦而入无余涅槃界的圣者。自佛陀三转法轮以来,至今已有成千上万的弟子成就阿罗汉果,还有众多的弟子成就阿那含、斯陀含和须陀洹。佛陀十号中,也包括阿罗汉,汉译通常作“应供”。巴利语arahant与梵语arhat的字根来源,目前尚不清楚,仍有争议。这个字在释迦牟尼与佛教出现之前就存在。最早出现在《梨俱吠陀》,拼成arhattā。之后在佛教与耆那教的文献中,多次使用这个字,在印度教中的毘湿奴派经典中也曾出现。有观点认为,在梵语字源中,arhant是由hant(死亡、杀戮)加上否定词头ar所组成,字面意思为“无法被杀”、“超越死亡”或“不死”,故汉地旧译为“无生”。还有种观点认为,其来自梵语词根अर्हत् (árhat),义为值得崇拜的人,故汉地又旧译为“应供”。作为佛的十号之一“应供”,阿罗汉即是其音译,故释迦佛亦是阿罗汉。其字源也可能是来自于巴利语araha或梵语arha,意思是“值得”、“有价值的”。变化成人身名词,意思是“杰出的人”、“有价值的人”。佛陀十号中,包括阿罗汉。意译有多:根据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定义,阿罗汉包括了佛陀、辟支佛和声闻阿罗汉弟子,佛说过阿罗汉已经“永无来生”,永远不会再继续轮回。在佛世之中,即还有佛法流传的时代里,不会有第二尊佛或其他辟支佛出现,只有声闻阿罗汉出现。声闻就是听闻佛或佛弟子说法的意思。断惑究竟的修行者,已证三果后,能够进一步断“五上分结”(色贪、无色贪、掉举、慢、无明),即可证入阿罗汉果。证入阿罗汉果的圣者,将会自觉:“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阿罗汉于‘六恒住’法常善安住,在面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时,恒常不动“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一切外境“不能妨心解脱、慧解脱”,有些阿罗汉弟子可以证得三明六通。传统上认为,证阿罗汉果之后的修行者,都会出家,加入僧团。但是上座部佛教的《论事》记载中,上座部佛教之外的其它部派曾有在家阿罗汉的说法,觉音注释称其为北道派提出,北道派认为在家众也可以证阿罗汉果,在证阿罗汉果之后也不一定需要出家,上座部佛教的《弥兰王问经》记载在家弟子证阿罗汉果后如果没有在当天入灭就会出家。根据原始佛教研究者的定义,阿罗汉是依照正法修行而达到涅槃的圣者,离贪断爱,名色识三者不再相依相缘,再有再生之因缘灭尽,无因缘可记说。佛、辟支佛和佛的声闻阿罗汉弟子已经断除贪、瞋、痴走到了佛教的最终目的——涅槃,佛、辟支佛、佛的声闻阿罗汉弟子三者之解脱没有差别,佛说过声闻阿罗汉弟子已经“永无来生”不会继续轮回也不会在未来成佛,声闻阿罗汉弟子已经不需要再学习修行佛法所以称为“无学”。上座部佛教马哈希尊者在《帝释所问经讲记》表示:上座部佛教马哈希尊者在《内观要义》表示:上座部佛教明昆尊者在《南传菩萨道》表示:“当证悟阿罗汉道后,阿罗汉就不会再有来生,死后五蕴都全部息灭,就好像熄灭的火一般。那无为界即是涅槃。”在北传佛教经典中,有九无学和六种阿罗汉的记载。是否有“退法阿罗汉”,是部派佛教部派根本分歧之一,其中大众部和分别说部宗义为“阿罗汉无退义”,而说一切有部宗义为“阿罗汉有退义”。在经典记载中阿罗汉还可分为两大类:慧解脱阿罗汉是指不依禅定,于四禅定未俱足,却能以智慧解脱的阿罗汉圣者,最早出现于《杂阿含经》347经(相当于南传相应部《须深经》)。但瑜伽行派认为,以智慧解脱的阿罗汉圣者,至少还是要有近初禅定的定力才能得解脱而俱解脱阿罗汉则必须是同时拥有四禅定与解脱智慧。现代南传上座部佛教将慧解脱者联系于其圣典注释体系中的纯观行者(Sukkha-vipassaka)。汉传佛教《杂阿含经》一二七八经记载瞿迦梨比丘毁谤释迦牟尼佛的声闻阿罗汉弟子舍利弗和目犍连因此全身生满疱疮死后堕入大钵昙摩地狱。汉传佛教《佛说兴起行经》记载释迦牟尼佛前世毁谤尽胜佛的声闻阿罗汉弟子无胜所以死后堕入地狱,释迦牟尼成佛后仍然因此恶业被婆罗门女栴沙毁谤。汉传佛教《贤愚经》第12卷记载摩头罗瑟质比丘前世毁谤迦叶佛的声闻阿罗汉弟子像猴子之后忏悔所以没堕入地狱不过因此恶业五百世中恒作猕猴。汉传佛教《贤愚经》第13卷记载均提沙弥前世毁谤迦叶佛的声闻阿罗汉弟子声如狗吠之后忏悔所以没堕入地狱不过因此恶业五百世中常受狗身。十六罗汉(或称十六阿罗汉、十六尊者)是释迦牟尼的得道弟子。十六罗汉的名字早有佛经所载。后来十六罗汉传入中国后,约于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演变为十八罗汉。一说是因为汉人认为9为吉祥的数字,所以将原本的十六罗汉加上两位成为十八位。汉传佛教常塑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或五百罗汉像。南宋刘松年画《罗汉》,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加利福尼亚州的佛光山西来寺的一座花园中的阿罗汉雕像。卢山东林寺五百罗汉堂。
相关
- 共价共价键(英语:covalent bond),是化学键的一种。两个或多个非金属原子共同使用它们的外层电子(砷化镓为例外),在理想情况下达到电子饱和的状态,由此组成比较稳定和坚固的化学结构叫做
- IFN-γ1EKU, 1FG9, 1FYH, 1HIG, 3BES· extracellular space· negative regulation of transcription from RNA polymerase II promoter · neutrophil apoptotic process · r
- CYP2C91OG2, 1OG5, 1R9O, 4NZ2· iron ion binding · drug binding · arachidonic acid epoxygenase activity · steroid hydroxylase activity · oxidoreductase activit
- 单克隆单株抗体(英语:monoclonal antibody,缩写:mAb),简称单抗,是仅由一种类型的免疫细胞制造出来的抗体,相对于多克隆抗体(由多种类型的B细胞所制造出来的一种抗体)。单克隆抗体由可以制造
- 淋巴因子淋巴因子(Lymphokine)是细胞因子的一亚类,指由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通常是由T细胞产生的通过影响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而改变免疫系统的反应。这一分类方法已经过时。现常
- 肝胆肠胃科胃肠学(英语:Gastroenterology,又称为肠胃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枝,专门研究消化系统(从口腔到肛门的消化道)及相关疾病。
- BCR结构 / ECOD1K1F, 2AIN· protein tyrosine kinase activity · Rho guanyl-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 activity · GTPase activator activity · protein binding
- 非那西汀非那西丁(Phenacetin,或译非那西汀),化学式C10H13NO2,在室温是白色结晶固体,熔点约134℃,是一种在许多国家被禁售的药物。非那西丁在1887年发明, 主要作为止痛药使用。通常每日300至
- 麻醉品单一公约《麻醉品单一公约》(英语:Single Convention on Narcotic Drugs)是反对违法麻醉药物制造和走私的国际条约,它形成全球药品控制制度的基础。以前的条约只控制鸦片、古柯和衍生物(
- 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法語:Notre-Dame de Paris,港译钟楼驼侠,台译钟楼怪人)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所著、于1831年1月14日出版的小说。故事的场景设定在1482年的巴黎圣母院,内容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