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战袍

✍ dations ◷ 2025-07-26 23:54:52 #夹克,1970年代时尚,1980年代时尚,次文化,重金属音乐,朋克,硬蕊朋克

金属战袍(英语:battle jacket、battle vest、metal vest)是重金属文化中的一种服饰风格,它的灵感起源于机车帮会成员的背心(cuts、colors、kutte、cut-off),后来在朋克时尚(英语:Punk fashion)和各种重金属文化中广受欢迎。但是金属乐迷和朋克迷的次文化在服装的布章布局、主题、装饰方式和象征意义上,和机车帮会的背心有相当大的不同。

多年来,这种服装传统逐渐发展壮大,成为许多年龄层乐迷认同的标志。尽管有各种音乐风格的布章,在年轻一代乐迷和乐手中,属于鞭击金属、死亡金属和其他更极端流派乐团的布章更为常见,与大多数中老年乐迷和资深乐手的金属战袍不同,金属制品主唱詹姆斯·海特菲尔德就是明显的例子,他的金属战袍几乎完全是英国重金属新浪潮的乐团布章,还有一些硬蕊朋克和毁灭金属。

第一波潮流源自1970年代后期,由美国扩展至英国的机车帮会逐渐壮大,各种不法摩托车俱乐部都穿着有各自帮派标志的背心,这些帮会背心通常以牛仔布或皮革制的背心和夹克为主,并且装饰了一些布章、补丁和徽章,借此宣示不法车手们隶属的帮会和衔级,是一种荣誉感和自豪感的身份象征。因此,缝上许多布章的背心成为叛逆的代表。同时英国重金属新浪潮兴起,这种显眼的背心开始由重金属和朋克次文化广泛采用。乐迷借鉴帮会背心的方式,经常将喜爱的乐团标志和专辑封面布章缝在自己的背心上,开始成为时尚。金属战袍也成为乐迷表达个性的一种方式,衣物上的布章、补丁和徽章都是乐团标志、专辑封面或其他艺术品,代表乐迷支持或喜爱的乐团。流行的图案例如铁娘子乐团的吉祥物“艾迪(英语:Eddie the Head)”或AC/DC的《地狱公路(英语:Highway to Hell)》专辑封面。

佩戴者可以借由金属战袍上的布章来表达自己的音乐品味,以及对重金属音乐的归属。经典的金属战袍通常在背部有较大的背章,而其余空间则用较小的布章覆盖。除了布章之外,诸如铆钉、链条和钮扣之类的配件通常也会出现在这类服饰上。让著名乐手用亲笔签名装饰在金属战袍上也很常见。

相关

  • 糙皮病糙皮病又称癞皮病,是一种维生素缺乏性疾病,主要诱因是缺乏维生素B3(烟酸)和蛋白质,特别是含必需氨基酸色氨酸的蛋白质。色氨酸能被转化为烟酸,大约60mg色氨酸能被转化成1mg烟酸,过
  • 约翰·朗顿·唐约翰·朗顿·唐(John Langdon Haydon Down,1828年11月18日-1896年10月7日),英国医生,以首次描述唐氏综合症的病理而闻名。他生于英国康沃尔郡托波因特,父亲是爱尔兰人后裔。他的高
  • 魏禧魏禧(1624年-1681年1月6日),字冰叔,一字凝叔,号裕斋,亦号勺庭先生。江西宁都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散文家。与侯朝宗、汪琬合称“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与兄魏祥、弟魏礼并美,世称“宁
  • 吴中立吴中立(1950年-),花莲县人,曾任行政院新闻局国内新闻处处长、行政院新闻局代理局长(1996/06/01 ~ 1996/06/10)、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郭坤仁郭坤仁(1950年-),笔名凌耿,福建厦门人,小说家、科技公司企业家、工程师。文化大革命时就读于厦门第八中学,成为红卫兵,于1968年7月19日与兄长郭坤中自厦门游泳至金门,受到中华民国政
  • 帕斯科帕斯科(英语:Pasco)是美国华盛顿州富兰克林县的县治。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32066人,其中白人占52.76%、非裔美国人占3.22%、亚裔美国人占1.77%。
  • 甘油酸甘油酸(英语:Glyceric acid)化学式CH2OHCHOHCOOH是一种天然的三碳糖酸,可由甘油或甘油醛氧化而来:CH2OH-CHOH-CH2OH+→CH2OH-CHOH-COOH+H2O常见的衍生物有2-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
  • 3族元素*关于第6周期的元素镏(Lu)和第7周期的元素铹(Lr)是否从属于3族元素仍存在争议。本面板中将镧(La)和锕(Ac)分在3族元素中,这是最常见的分类法。有关其他分类法,请参见定义章节。固体、
  • 小雷蒙德·戴维斯小雷蒙德·“雷”·戴维斯(英语:Raymond "Ray" Davis, Jr.,1914年10月14日-2006年5月31日),美国化学、物理学家,戴维斯、小柴昌俊与里卡尔多·贾科尼,共同获颁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库斯加奥恩布德鲁克库斯加奥恩布德鲁克(Kusgaon Budruk),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浦那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8567(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8567人,其中男性4559人,女性4008人;0—6岁人口1194人,其中男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