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社

✍ dations ◷ 2025-08-13 01:26:18 #日本围棋,围棋协会,围棋历史,明治时代文化

方圆社(日语:方円社)是一个于1879年(明治十二年)创立的日本围棋组织,是明治后期日本主要的围棋组织,也是日本国内第一个现代化围棋组织。在此之前日本围棋均由四大家领导,但自明治维新以来,四大家的俸禄被取消,棋士大多改行而去,使围棋一度陷入萧条时期,直到方圆社建立,在村赖秀甫与中川龟三郎(日语:中川亀三郎)领导之下,创立许多现代化制度,才使弈风渐渐兴盛起来。

1875年起,中川龟三郎与小林铁次郎(日语:小林鉄次郎)恢复了本因坊秀和生前主持的围棋组织三日会,并得吉田半十郎(日语:吉田半十郎)、水谷缝治(日语:水谷縫治)、高桥周德、酒井安次郎等多位棋手之拥护,决定正式成立棋社。吉田半十郎建议棋社名称为“方圆社”,中川龟三郎等则认为自己力量有限,便找来在东京赋闲、颇有声望的村赖秀甫主持新组织,秀甫立刻答应,并推举中川龟三郎为副社长、小林铁次郎为总干事。同年四月,方圆社正式成立。

方圆社成立后,受到不少维新人物,包括杉山千和、大久保利通、后藤象二郎、井上馨、大隈重信、岩崎弥太郎、涩泽荣一等政治家、实业家的大力支持,他们为方圆社募集了不少资金。方圆社创立了许多新制度,如发行围棋专门刊物“围棋新报”(为世界上第一本围棋的专本杂志)、创立塾生制度、新闻诘碁等,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打败四大家,成为棋界独霸的局面,方圆社开创了比天保年间还盛的棋风,美国公使、德国公使及韩国政客金玉均都曾是社中常客。

方圆社创立之初,村赖秀甫曾前往四大家拜谒,希望能扩大组织,成立统一的研究合同,但本因坊家督秀元与其兄林家家督秀荣两人却坚决反对,其借口为席次不公,其实是两人与井上家家督松本因硕不合之故。不久,秀元即宣布将主持方圆社的村赖秀甫及中川龟三郎开除家籍(两人原本皆属本因坊家),秀荣也开除了参加方圆社的本门弟子林佐野的家籍。两人的行为不但对现况毫无帮助,反而引起许多人的反感,原属本因坊家的高桥杵三郎(日语:高橋杵三郎)就十分不以为然,自动把坊门的免状掷在秀元面前,把秀元骂了一顿,并脱离家籍转投方圆社。

方圆社也开始发行免状(围棋段位证书),打破历来免状只由四大家发行的传统,更抢了四大家的财路,使四大家备感生存威胁严重。

方圆社的制度中,棋士要定期比赛,此举一反四大家闭门研究的传统,增进了棋士间的交流。方圆社成立初期,水谷缝治、小林铁次郎、高桥杵三郎与酒井安次郎四人的成绩最好,号称“四大天王”。其中又以水谷缝治的棋力最为秀甫所赞赏。

相较之下,秀荣与秀元兄弟领导的本因坊家则毫无作为,秀荣认为要与方圆社争霸,需以家督的棋力为前提,就要求棋力较弱的秀元让位给他,1884年秀荣就任第十七世本因坊,并把林家并入本因坊家,将其资金用于坊门,不再另立家督。秀荣接着在与方圆社的比赛中先后赢了高桥杵三郎及中川龟三郎,并以黑棋赢了村赖秀甫,一时威名大震,但之后几盘秀甫都赢,直到第五局才又由秀荣扳回一乘,以下成拉锯状态,但秀甫始终比秀荣多赢两局,至此天下棋士均公认秀甫棋力为第一。方圆社棋士便想趁机推举秀甫成为名人(即九段),但秀甫谦辞不就。

秀荣在第九局赢了秀甫后,后藤象二郎出面建议秀荣与方圆社合作,金玉均也向秀荣分析利害,建议秀荣不但与秀甫合作,还要请秀甫兼任本因坊家督,自己成为方圆社的社员,如此则因秀荣棋力只输给秀甫,等秀甫去世后,必无人能与秀荣抗争,如此则秀荣可名正言顺的成为秀甫的接班人,同时执掌方圆社与本因坊家。秀荣听了十分高兴,立刻请后藤象二郎出面和秀甫谈判,之后于1886年达成如下协定:

秀甫兼任本因坊家督后,就努力团结安井及井上两家,并广泛组织各地的方圆社分社。在他的促成之下,泉秀节(日语:泉秀節)于大阪建立了方圆社的关西分社,中根凤次郎(日语:中根鳳次郎)组织中国分社,降矢冲三郎筹组横滨分社等。由于积劳成疾,秀甫于同年过世了,享年49岁。中江兆民在《一年有半》中列举日本近代非凡的三十人,其中就有秀甫在列,足见其受人重视之程度。

秀甫死后,方圆社继任者为中川龟三郎,本因坊家家督则由秀荣重任,由于两人棋力相当,造成方圆社与本因坊家在东京对峙的局面,关西方面则是方圆社的分社与井上家合作,虽有两派却不如东京之对立。1899年,中川龟三郎退休,本希望石井千治(日语:石井千治)继任社长,客座的岩崎健造(日语:巌崎健造)加以辅佐,但岩崎健造早想取得社长的职位,便佯装会错意而接任社长,并让石井千治担任副座,中川龟三郎也不好意思将他拉下来,便将错就错。

岩崎健造接任社长后,大力整顿社务,他将方圆社迁到自己的家中以节省租金,又变更大手合制度为每月两次,并在方圆社发行的“围棋新报”上刊登广告以增加收益。同年还请读卖新闻主办“围棋电信手合”,由岩崎健造与泉秀节对局,每天只刊登一两手,激起棋迷兴趣,并分析局势变化。读卖新闻刊载围棋谱即是由此开始。

岩崎健造虽对社务大有贡献,却凡事独断独行,石井千治对其不满,就脱社建立了“围棋同志会”。岩崎健造退休前在石井与广濑平治郎(日语:広瀬平治郎)中考虑后继人,终因广濑人缘恶劣而要求石井回社继任社长,并提升广濑平治郎为六段以安抚其不满之气。

在这段时间,秀荣名人过世了,本因坊秀哉接任本因坊家督。

广濑平治郎到任后,向各界募款十五万元,计划创立日本围棋协会,统一组织。但他与岩崎健造一样人缘颇差,基金才筹得一万五千元,他就自行把方圆社搬到丸之内大楼,此事事前没有人知道,濑越宪作、铃木为次郎(日语:鈴木為次郎)等理事提出抗议,广濑拉拢两人,要求理事会追认迁社的事,濑越等人提出协会资金账目必须公开,广濑也同意了,不料广濑身边的一位侍童被责骂后心有不甘,跑到濑越处将广濑历来瞧不起濑越、铃木等人的言论向两人告密,两人大为愤怒,且他们本来就对旧制有所不满,一气之下便脱离方圆社,建立了裨圣会(日语:裨聖会)。广濑正因资金没有着落而烦恼,又逢濑越等人脱社,一急之下便生了病,不幸半身瘫痪、无法工作,索性退休,以岩佐�(日语:岩佐銈)继任社长,并擢升爱徒加藤信(日语:加藤信)为副社。

裨圣会成立后,由于采行新制度,十分吸引年轻棋士,使积习较深的本因坊家与方圆社大为苦恼。本因坊秀哉考虑后决定与方圆社合作,加藤信也同意,于是两派便在丸之内大楼合组为“中央棋院”。但两家貌合神离,实际上只是彼此利用,三个月后,加藤信不甘本因坊家利用方圆社现成的资金,向秀哉提出“旧方圆社所募资金应归方圆社所有”及“棋院新报实为方圆社围棋新报之延续,该报发行与营业应归方圆社所有”两项要求,甚至要求秀哉取消本因坊的头衔,恢复田村保寿原名。秀哉不能接受这些不合理的要求,加藤信便以此为由,于4月5日晚上连夜将中央棋院的招牌拆下,换上方圆社的老招牌,第二天本因坊家的棋士要到棋院时都被阻挡、不得进入。本因坊秀哉大为愤怒,另在银座成立中央棋院。原属方圆社的喜多文子(日语:喜多文子)及小野田千代太郎(日语:小野田千代太郎)由于觉得加藤信举止荒唐,便脱社而投奔中央棋院。

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中央棋院、裨圣会与方圆社均受到了重大破坏,棋士们也大多改行,幸而半年后大仓喜七郎独立拿出十万元,成立了日本棋院,统一了棋界组织。1924年5月20日,方圆社也宣告解散,社员在松泉阁召开诀别宴。

相关

  • 农药农药,根据美国环保署的定义,是指任何能够预防、摧毁、驱逐或减轻害虫的物质或混合物。害虫通常指与人类竞争食物,破坏财产,散播疾病或造成困扰的生命体,包括昆虫、植物病原体、杂
  • 穿山龙穿龙薯蓣(学名:Dioscorea nipponica)为薯蓣科薯蓣属的植物。多年生缠绕藤本,根状茎横生呈长圆柱形。卵形至阔卵形叶子互生,具长柄,3~5浅裂,基部为心形。夏季开花,雌雄异株,雄花序呈穗
  • 冈山本洲工业区坐标:23°06′05″N 120°16′56″E / 23.101282°N 120.282106°E / 23.101282; 120.282106冈山本洲工业区(简称冈山工业区),位于台湾高雄市冈山区。产业园区面积208公顷,计分为
  • 400年佛历         944埃塞俄比亚历      392 – 393希伯来历      4160 – 4161印度历伊朗历        222 – 221伊斯兰历       229 – 228
  • 盾角针蚁亚科盾角针蚁亚科(Proceratiinae)隶属于蚁科针蚁形态亚科群,下分3属,世界广布,但大多集中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本亚科体型从小型到中型,群体个体数通常少于100,本亚科相似于针蚁亚科,但
  • 上党片上党片方言是晋语的八个片之一,根据去声分阴阳、入声次浊声母字的归属可分为长治小片和晋城小片,以长治话、晋城话为代表,主要使用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区的长治市及晋城市。上
  • 福晋那拉氏福晋叶赫那拉氏,后世文献改称为侧妃叶赫那拉氏。皇太极之福晋,生皇太极第五子硕塞。来自于皇太极母亲孟古哲哲的家族。《爱新觉罗宗谱·星源集庆》对她的生世记载简略,仅知其父
  • 让我们团结起来“让我们团结起来”(英语:Bring Us Together)是美国共和党候选人理查德·尼克松在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使用的一句政治口号,他最终赢得选举,当选第37任美国总统,之后也几次提及
  • 阿尔伯特·华莱士·赫尔阿尔伯特·华莱士·赫尔(英语:Albert Wallace Hull,1880年4月19日-1966年1月22日),美国物理学家和电气工程师,他为真空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并发明了磁控管。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成
  • 吴作栋吴作栋(Goh Chok Tong;1941年5月20日-),新加坡华人,是继李光耀之后的第二任新加坡总理,1990年起接任李光耀任总理、1992年起担任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秘书长至2004年为止。2004年—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