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寿康

✍ dations ◷ 2025-09-04 17:19:13 #1896年出生,1983年逝世,范姓,上虞人,东京大学校友,中华民国教育家,中华民国哲学家,中华民国图书馆学家,国立中央图书馆馆长,国立台湾大学教授,武汉大学教

范寿康(1896年1月6日-1983年2月27日),字允臧,原籍浙江绍兴上虞市,中国教育家、哲学家。

1913年留学日本,先后就读于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一说是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就是现在筑波大学)、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本科(教育哲学专攻),1923年得学位回中国,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做编辑,主编《教育大词典》。

1926年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兼秘书长。1927年任春晖中学校长。

1932年任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1933年8月至1938年4月,任国立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哲学教育系教授,主讲“现代哲学”、“中国哲学史”、“哲学概论”、“希腊哲学研究”等课程,以通俗严谨的教学风格深得学生们的喜爱。作为五四运动时期就开始介绍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学者,在课程中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受到进步同学的欢迎。在此期间还兼任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主编、出版委员会委员,教授会主席等职。

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副厅长兼第七处处长,协助郭沫若领导抗日宣传和统战工作。后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中宣会;后改名文化工作委员会,简称文工会;现名文化传播委员会,简称文传会)国际研究室主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设计委员和行政院参议。

1945年末参加国民政府的陈仪行政团队,任参议,到台湾接收台湾总督府图书馆,改名台湾省图书馆(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图书馆,和当时叫做台湾省博物馆的现在国立台湾博物馆同建筑物营运办公),任馆长。

1946年1月16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处处长赵迺传辞职,陈仪派他代理教育处处长;同年1月19日真除教育处处长,兼行政长官公署图书馆馆长。同年10月10日,图书馆馆长由长官公署参议吴克刚接任。

同时代表陈仪出任国立台湾大学校务维持委员会委员。

1946年4月29日范寿康于台湾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的演讲中,公开指责台湾人排挤外省工作人员是“完全奴化”、反对“台人治台”。引起省参议员郭国基的强烈质询,认为这是对台湾同胞的侮辱。

范寿康任教育处处长期间,曾被省议员王添灯抨击,挪用购买教科书预算新台币六百万元中的一百万元去做生意,造成亏空。

1947年5月,陈仪去职,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改组为台湾省政府,新设台湾省政府教育厅,许恪士任厅长;与教育处平行的博物馆、图书馆、交响乐团、国语推行委员会并入教育厅,变成所属机关;图书馆改名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吴克刚仍任馆长。范寿康转任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主任,10月13日起还兼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馆长。

1948年8月底,庄长恭校长新聘方东美任哲学系主任。1949年1月20日傅斯年校长上任后,改聘苏芗雨任图书馆馆长。范寿康从此卸下行政职务,专任台大哲学系教授。

1970年,范寿康从台大退休。

与范寿康同是陈仪班底的魏建功1947年4月1日写给学友傅斯年的信说:“范(东京高师,学艺社)为人尚好,惟遇事并无主见,更缺远虑。其渊源系沈仲九关系。过去台大,范即代表省方参加校务,罗宗洛君先被摆布,陆志鸿(本人亦殊庸碌)近复遭厌弃。教育处中无得力干才,愦愦自用者多。省方又有博物馆、图书馆、编译馆,皆以人事关系,不属教育处。编译馆新设,许季茀先生长之,皆新延人士。博物、图书两馆则留用旧时日人,由陈兼善(兼台大秘书)任博物馆长,范自兼图书馆长,现改吴克刚,以此诸人不屑居教育处下,故直系公署。(又,图书馆有南洋研究资料室,全部日人,实有“养疽”之慨;范一任日人自理,并不审查其研究动静)台大事务,陈原为宗洛时期总务长,与马廷英(海洋研究所长、地质系主任)最属主脑。陈以非留日,尚有不能尽展之处,马则素扬省抑部者也。范、陈、马于台大关系相连,而在文教上并无任何措施。”

魏建功当时是直系公署的参议兼国语推行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时从1947年4月1日起兼任台湾大学文学院文学系特约教授,讲中国文学。

退休后移民美国。1982年4月18日从美国回归中国北京,12月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6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83年2月27日因心脏病病发,逝世于北京,享年87岁。

儿子是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原副会长范乐年。

相关

  • 多路复用多路复用(Multiplexing,又称“多工”)是一个通信和计算机网络领域的专业术语,在没有歧义的情况下,“多路复用”也可被称为“复用”。多路复用通常表示在一个信道上传输多路信号或
  • 欧共体本文是 欧洲联盟的政治与政府 系列条目之一欧洲共同体(英语:European Community;单数)是欧洲联盟官方已不再使用的组织名称,使用于1993至2009年。1993年11月1日生效的《马斯垂特
  • 天竺天竺是中国古代对印度的称谓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对印度的最早记载在《史记·大宛传》,当时称为身毒(上古汉语拟音:)(印度河梵文“Sindhu”对音)。《史记》曰:“张骞曰:‘臣在大夏时,见
  • 彭孝军彭孝军(1962年10月-),湖南澧县人,中国精细化工专家,大连理工大学教授。1982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1986年和1990年先后获得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草蜢 (消歧义)草蜢,又称“蚱蜢”、“蚂蚱”,属直翅目锥尾亚目草食性昆虫。草蜢、蚱蜢还可以指:
  • 情绪化推理情绪化推理(英语:Emotional reasoning)指的是人只依照自身的情绪反应来确认另一件事是真是假,不考虑其他观察到事证的认知方式。例如,某人的妻子对丈夫忠心,但这个人因着情绪化推
  • 伊达宗远伊达 宗远(公元1324年~约公元1385) 室町初期武将,父亲为伊达宗庆,母亲为藤原氏,幼名“后松丸”。出生时因父亲宗庆看见大鹏鸟,认为是吉兆,所以将宗远训练,受到天皇的赏赐,但由于当
  •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英雄匈牙利人民共和国英雄(匈牙利语:Magyar Népköztársaság Hőse)是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政府设立的最高荣誉称号。“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英雄”荣誉称号根据1979年第7号法令正式设
  • 杨卡·库巴拉杨卡·库巴拉(白俄罗斯语:Я́нка Купа́ла,英语:Yanka Kupala或Janka Kupała,1882年7月7日-1942年6月28日),笔名Ivan Daminikavich Lutsevich(白俄罗斯语:Іва́н Да
  • 路易-马修·莫莱莫莱伯爵路易·马修(Louis Mathieu, comte Molé,1781年1月24日-1855年11月23日),法国保皇党政治家,曾在拿破仑一世、路易十八和路易-腓力治下任职。莫莱出生在巴黎,他的父亲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