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布斯·安东尼·梅森

✍ dations ◷ 2025-07-04 15:24:12 #1836年出生,1885年逝世,19世纪摄影师,19世纪建筑师,荷兰摄影师,荷兰建筑师,乌特勒支人,在印度尼西亚的荷兰人

雅各布斯·安东尼·梅森(荷兰语:Jacobus Anthonie Meessen、荷兰语发音:,1836年12月5日-1885年11月14日)是一名荷兰摄影师,在1864年至1870年间的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拍摄了超过250张的人物照和风景照(英语:Landscape photography)。出生于乌特勒支的梅森是木匠之子,青年时前往东印度从事木工业,1860年返荷后任职于水利局(英语:Rijkswaterstaat),1862年在家乡成婚。1864年时,他再度远赴东印度殖民地,热衷纪录岛上的风土民情,主要的工作地点是首府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爪哇岛及苏门答腊的巴东,亦曾至邦加岛、勿里洞岛、婆罗洲和尼亚斯岛取材。

1870年梅森重回荷兰之后,与亚伯拉罕·佛莫棱(Abraham Vermeulen)建立了短暂的合伙关系,开始宣传自己的摄影作品,从中选出的部分照片在1871年精装成册,献给荷兰国王威廉三世,更多的作品则于1875年由J·H·德布西印刷厂(J. H. De Bussy)出版,并送到巴黎和阿姆斯特丹展出。梅氏晚年主要以建筑师为职业,曾负责兴建学校。逝后,他的蛋白纸相片(英语:Albumen print)分别由荷兰四座机构和组织收藏,其内还有一些照片经过手工上色(英语:Hand-colouring of photographs),或是加注图片说明。

梅森于1836年12月5日在荷兰的乌特勒支诞生,父亲叫赫曼努斯·约翰尼斯·梅森(Hermanus Johannes Meessen),是个木匠,母亲则名作梅透德·勒盖(Megteld Legué)。1858年,梅森首次前往荷属东印度的首府巴达维亚,在当地以木匠为业,1860年起以万灵牙(英语:Purbalingga Regency)地区为居。他在两年后返回荷兰,担任水利局特别监察员(buitengewoon opzigter van den waterstaat)一职,又于1862年12月11日同约翰娜·艾莉妲(杨丝)·史汀贝克(Johanna Alida (Jansje) Steenbeek)在乌特勒支结为夫妻,两人随后于该城生活了两年,并分别在1865年、1866年和1869年生下三位女儿,但长女安东妮雅(Antonia)在幼年时即已早夭。

1864年,梅森偕同妻子一起前赴东印度群岛,起初先抵达巴达维亚,后于1867年初在该市设立了一间相馆。梅森是1860年代少数活跃于东印度群岛的摄影师之一,与其同时代者尚包括伊西多尔·范金斯伯根(英语:Isidore van Kinsbergen)、阿多夫·谢弗(Adolph Schaefer)及伍伯里-佩吉商社的营业者华特·B·伍伯里(英语:Walter B. Woodbury)和詹姆士·佩吉(James Page)。梅森希望能拍下形形色色的东印度群岛风土和人民,5月至8月间的他待在苏门答腊——一开始到巴东,接着则进入米南佳保高原(英语:Minangkabau Highlands),并在当地提供多种摄影服务,包括双人照和家庭照。梅森于9月回巴达维亚后又另创了一间工作室,不仅帮人拍肖像,也贩售风景照。

3个月后,梅森夫妇变卖了财产,并再次搬回巴东,并于此再开了一间相馆。替梅森撰写传记的马蒂·布姆(Mattie Boom)与史蒂芬·瓦赫林(Steven Wachlin)认为此举可能是商业所需,因为梅森或许无法与巴达维亚的伍伯里-佩吉竞争。1868年11月,梅森替自己第一本照片集——《苏门答腊西海岸》(Sumatra's Westkust)作广告,相簿外皮则以摩洛哥革装订,里面收录了60多张巴东及周边城市(如巴当班让和科克堡)的风景照。1869年7月,他在苏门答腊饭店的相馆已有开办展示活动,包括摄自北苏门答腊和尼亚斯岛的图片。

梅森在东印度群岛的摄影历程、连同之后推出的相册共耗资34,000荷属印度盾(英语:Netherlands Indies gulden),相机器材费(尽管使用机型不明)、化学药剂费、交通费和住宿费也涵盖其中。梅森在印尼期间都是单人上工,从不找伴同行,所拍摄的殖民地人物和地景均纪录在蛋白纸相片中。他替群岛上的众多民族进行民族志摄影时,常需克服迷信——《巴达维亚商报》(Bataviaasch Handelsblad)称这些迷信“几乎让拍摄爪哇以外地区的民族成为不可能之事”,但他也曾遇到比他们更热情的人群,包括尼亚斯岛上的村民。梅森曾纪录道:“我到达之后拍了几张照片,并升起荷兰国旗,村民们很快就赶来问我想要什么。我一告诉他们他们便答应协助。翌日清晨5时整,我就发现60位战士在海滩上等着我”。

1869年6月,梅森与妻子回到巴达维亚,隔年又归返乌特勒支。1870年下半年,梅森在乌特勒支与亚伯拉罕·阿德里亚努斯·佛莫棱(Abraham Adrianus Vermeulen)合伙开设了名作“A·A·佛莫棱公司”(A.A. Vermeulen & Cie)的相馆,两人也签下五年合约,但这场合作却在1873年3月宣告破局。布姆及瓦赫林对此提出的猜想,是以肖像照闻名的佛氏正有志于将领域拓展到风景上,而梅森则亟需一个能冲印、销售其东印度相片的地方。实际上,他于1871年2月时即把自己在爪哇、苏门答腊期间拍得较佳的照片制成相册,送给国王威廉三世当礼物,这本附有153帧图像的相册用金银做为奢华的装饰,边角上有醒目的爪哇、苏门答腊、婆罗洲及尼亚斯的字样,中央则是由荷兰、巴达维亚兵器围绕的银色椰子树和香蕉树 。

梅森在后续的几年中仍继续推销他的东印度照片。1875年,他透过设址于阿姆斯特丹的J·H·德布西印刷厂出版了《荷属东印度相片合集》(Verzameling Fotografien van Nederlandsch Indië),照片总数为250幅,其中风景照175张,人物照75张,每本售价225盾,装在胡桃木箱中,这些图作还于同年巴黎的地理博览会(Exposition Géographique)上展示,并获得好评。《巴达维亚商报》在一篇评论中称这种纪录东印度群岛的努力值得赞扬,并表示希望能一并拍摄动物的相片。1883年,梅森再度替他的照片办展,这次的展场选在阿姆斯特丹的国际殖民和出口贸易博览会(英语:International Colonial and Export Exhibition),但他这项投资最后并无回本。

晚年的梅森过着数度迁徙的生活,有时待在哥勒代克(英语:Gorredijk),有时则在菲士兰省奥普斯特兰的其他地区。他先是担任工程总监,后又成为都市建筑师,在其承办过的建案当中,有一项是位于哥勒代克西南都伯勒街(Zuidwest Dubbele Straat)上的小学,建筑采用的新哥德风格可能受阿姆斯特丹和兰斯当克维尔(英语:Raamsdonkveer)的类似学校影响,兴建的目的则是为了取代已遭拆毁的旧校舍。1885年11月14日,梅森在染病三天后逝世,未完工的学校则由其同行希德·裴卓斯·尼可拉斯·豪尔伯兹马(荷兰语:Hidde Petrus Nicolaas Halbertsma)代为完成。

布姆与瓦赫林审视了梅森的摄影作品后,在评价文中称他拍摄的爪哇照片为其中最优,而别处岛屿拍获的照片在品质上则较为参差不齐。两人对其市容摄影(英语:cityscape)所作的注释十分详尽,梅森选来拍照的建筑都是受其他摄影家欢迎者,例如巴达维亚的总督府(法语:Palais de l'Indépendance (Indonésie))和印尼浪漫派绘画先驱拉登·萨利赫(英语:Raden Saleh)的宅第。梅森相馆出品的许多人物照都似纯粹的商业之作,这使布姆和瓦赫林指出了一个想法——即这些照片是拍来替梅森的风景摄影筹资。在梅森的照片当中有些作品(尤其是人物照)还附加了手工上色(英语:Hand-colouring of photographs)的处理。

梅森献给威廉三世的照片集锦被海牙的荷兰国家图书馆列为馆藏,相本里的特色内容除了梅森摄影的相关见闻外,还有东印度六岛(爪哇、苏门答腊、邦加、勿里洞、婆罗洲与尼亚斯)和爪哇人、华人、马来族、达雅人等众多民族的图像。他还替多张相片加注了注解,在一张姨娘(英语:Njai)的人物照下写道“这对军队而言是必要之恶,她们让兵营内外都保持最佳纪律,在远征或航海中的价值也无法估量”。

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则收藏了梅森的另外两幅作品,分别是巴达维亚的芝利翁河和巴东的马蒂河(Kali Mati)。荷兰皇家东南亚及加勒比研究院(英语:Royal Netherlands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and Caribbean Studies)则保存了德布西出版的梅森作品复印本,莱登大学图书馆(英语:Leiden University Library)馆内亦有他的281帧照片,当中7张出处存议者在1891年被地理学家皮特·约翰内斯·维斯(英语:Pieter Johannes Veth)捐给荷兰皇家地理学会(英语:Royal Dutch Geographical Society)。现存的梅森相片集共有4套,远少于伍伯里和佩吉等与其同代的摄影家,他的毕生之作也很少成为研究题材或收藏品。


相关

  • 赛门铁克NortonLifeLock公司(英语:NortonLifeLock Inc.),前称赛门铁克(英语:Symantec,/sɪˈmænˌtɛk/)是一家总部设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的互联网安全技术厂商,创立于1982年3月1日在全
  • 贝基哈特沃尔特·白芝浩(Walter Bagehot,1826年2月3日-1877年3月24日),英国商人、散文家、社会学、经济学家。生于英格兰萨摩非特郡兰波特。1848年获伦敦大学硕士,1852年获律师资格。1858
  • 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跆拳道比赛跆拳道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起成为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1988年奥运会和1992年奥运会作为表演项目。男子跆拳道和女子跆拳道比赛都分成四个重量级别,共八枚金牌。
  • 荣嫔 (嘉庆帝)荣嫔(18世纪-1826年),梁佳氏,内务府上三旗包衣出身。员外郎光保之女,清朝嘉庆帝之嫔。梁氏于藩邸侍嘉亲王永琰,未知具体日期,仅知乾隆六十年,皇太子位下有皇太子妃喜塔腊氏、皇太子侧
  • 奥贯智策奥贯智策(1786年-1812年9月27日),亦作奥贯知策,法名秀得院知策信士,幼名奥贯濑六。生于武藏国幸手,日本江户时代围棋棋士,棋力五段。智策幼年即拜于尚为本因坊家迹目的元丈门下,少年
  • 查尔斯·阿登-克拉克查尔斯·诺布尔·阿登-克拉克,GCVO(英语:Sir Charles Noble Arden-Clarke,GCVO;1898年7月25日-1962年12月16日),是最后一任英属黄金海岸总督,于1949-1957年间在职。1951年,查尔斯·阿
  • 浅间火山博物馆浅间火山博物馆(英语:Asama Volcano Museum)是一座位于群马县的地质博物馆。1967年4月18日建成开馆,位于日本群马县吾妻郡嬬恋村浅间山北面,1993年7月1日翻新开馆。主要展示浅间
  • 乌拉圭国家电视台乌拉圭国家电视台(西班牙语:Televisión Nacional Uruguay / TNU),是乌拉圭的国家电视台,于1963年6月成立,总台设在首都蒙得维的亚,由乌拉圭教育文化部(Ministerio de Educación y
  • 李来群李来群(1959年9月-),中国河北省邯郸市人,著名中国象棋棋手、房地产商。李1977年开始中国象棋专业训练,1982年夺得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是首位夺得全国冠军的黄河以北棋手。其后他又
  • 摔角王《摔角王》(英语:The Wrestler)是2008年美国剧情电影,由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执导、罗伯特·西格尔编剧,米基·洛克、玛丽莎·托梅和艾凡·瑞秋·伍德主演。电影自2008年1月开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