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子簇

✍ dations ◷ 2025-11-25 04:30:53 #簇合物化学,水化学

水分子簇,又称水团簇、水簇、水分子团是一种不连续的氢键结构形成的水分子簇合物。这些簇合物有的被实验所证实,有的通过理论计算推测存在。它们有多种存在的形式:在冰中、在晶格中以及在液态水中。其中最简单的就是二聚水(英语:water dimer)(化学式:(H2O)2)。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十分重要,因为这使人们意识到水能自发地形成簇合物,而不是各向同性的无序物质。这可能可以解释水的许多反常性质,例如其密度不完全遵守热胀冷缩的规律。水分子簇也与一些特定超分子结构的稳定性有关。人类目前对自由水中水分子簇的了解很少,因此这被认为是未解决的化学问题之一。

理论计算表明(参见:水模型(英语:water model)),环状的水分子簇(H2O)n中n的值可以从3取到60。随着簇的体积增大,两个氧原子之间的距离会因为所谓的共同多体相互作用而减小。这是因为电荷分布发生变化造成氢受体分子成为一个更好的氢供体分子,同时导致水的总体积增大。六聚体中似乎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环状的、书状的、包状的、笼状的、棱柱形的,它们的能量基本相同。七聚体和八聚体以笼状形式存在,还未发现环状或正方体形状的异构体。更大的簇合物也有研究,类似于富勒烯的(H2O)28,这被称为水布基球(water buckyball)。甚至一种由280个水分子组成的庞大的二十面体结构(每个水分子周围最近有4个水分子)也被发现处于局部势能极小值。这种结构的簇合物直径达到3纳米,由三个二十面体的层构成,每层分别有280个、100个和20个水分子(100个分子组成的结构见右上图)。每增加一层都使得簇合物的稳定性得到提高。近期的研究文献对使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研究水分子簇有较好的评价。

实验观察水分子簇需要精密的光谱仪器,例如远红外振动转动隧道光谱。将水分子困在液氦环境中,可以发现六聚体是一个平面环状结构,在气相中是笼状结构,而将液氦换成某些有机物,就会发现它的构象类似于熟悉的环己烷构象。结合红外光谱和质谱进行观测可以发现立方形的结构存在于8到10个水分子的簇合物中。

如果水是晶体结构的一部分(例如水合物),就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进行研究。一项近期的研究就用此法发现一种水的七聚体是扭船型的非平面环状结构。

对于任何自由水中超分子结构的研究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它们存在时间非常短。氢键不断断裂和形成所需时间小于200飞秒。

自由水的研究目前进展十分缓慢,目前主要使用量子簇平衡(QCE)方法。但是仍然没有一种模型能够较好地符合实验中测得的密度。

相关

  • 家族性淀粉样物多发性神经病变家族性淀粉样物多发性神经病变(英文:Familial amyloid polyneuropathy,简称FAP)是一种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致命且无法根治的神经病变,由葡萄牙神经学家Corino da Costa Andrade于1
  • 电力消耗电力资料来源:IEA 2016人口资料来源:World By Map 2016人均用电量: 电力消耗量(TW·h/年) x 1000000000 / 人口(因含工业用电,且不含移住劳工等人口,人均用电量并不能表示节约
  • 硅胶硅胶是一种粒状多孔的二氧化硅水合物,由硅酸钠加酸后洗涤干燥制得,主要用作干燥剂以及管柱层析和薄层层析中的吸附剂。虽名称为“胶”,它实际上是一种固体,外表呈透明或乳白色。
  • 斯摩棱斯克波罗的海 – 黑海 – 北极 – (跳马 – PQ-17船团 – 仙境)1941年巴巴罗萨 – (比亚韦斯托克及明斯克 – 斯摩棱斯克 – 乌曼 – 列宁格勒 – 第一次基辅 – 塞瓦斯托波尔围
  • 门诺低地德语门诺低地德语 (Plautdietsch), 原本是东低地德语低普鲁士各的一支,曾受到荷兰语之影响,出现在第16世纪和17世纪普鲁士之维斯瓦河地区 (今日属波兰领土)。门诺低地德语现今主要分
  • 财富管理财富管理(Wealth Management) 是指财富管理机构面向高净值个人所提供的全面、配套的财务规划及金融服务,以满足客户的个人财务需求,帮助客户达到降低风险、实现财富保值、增值和
  • 斯洛伐克民族起义广场 (班斯卡-比斯特里察)斯洛伐克民族起义广场 (),又名SNP广场 ()位于斯洛伐克城市班斯卡-比斯特里察的市中心,得名于1944年斯洛伐克民族起义。600年来,它一直是这个城市的生活中心。在20世纪,广场举行
  • 汤焯言汤焯言,澳门电台兼职及替更节目主持,澳门知名建筑师及设计师。2003年-2016年 建筑师2006年至今 电台(兼职)节目主持2016年至今 设计师 2003年建筑学系学士毕业2008年建筑学系硕
  • 荷兰国际水利环境工程学院荷兰国际水利环境工程学院(英语:UNESCO-IHE)为一所本部坐落于荷兰台夫特的国际院校,于2003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荷兰政府共同成立,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共同拥有的I类机
  • 侯锋侯锋(1928年2月3日-2020年11月7日),男,山东平度人,中国蔬菜育种专家,被誉为“黄瓜王”。1954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20年11月7日,侯锋在天津市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