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链线光学

✍ dations ◷ 2025-04-24 18:44:48 #悬链线光学

悬链线光学(英语:Catenary Optics)是现代光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利用悬链线函数描述亚波长尺度的光学和电磁效应。悬链线函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双曲余弦函数(也称为普通悬链线),可描述两列相向传播的倏逝波干涉形成的电场强度分布;另一类是对数余弦函数(又称为等强度悬链线,英语:Catenary of equal strength),可描述圆偏振光的电场矢量在某一截面形成的流线。由于经典光学中的圆偏振态对应于量子力学中光子的自旋态,利用等强度悬链线构造亚波长结构可高效调控光子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

2015年,Science Advances杂志发表一篇名为《Catenary optics for achromatic generation of perfect optical angular momentum》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利用对数余弦函数形状的亚波长结构调控光子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并将其用于产生光学轨道角动量和构造平面超构透镜,被认为在下一代平面光学中具有重要作用。2019年,研究人员进一步将悬链线光学的概念推广到悬链线电磁学,揭示了金属超构表面中悬链线场和悬链线色散的数学关系,并将其用于宽带超构表面的设计。同年,Springer出版了英文专著《Catenary Optics》。

悬链线光学主要关注悬链线函数在亚波长尺度的新效应和新应用。在悬链线光学这一概念正式出现之前,已经有一些利用悬链线函数进行光学调控的研究。以金属-介质表面的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 SPP)为例,当金属薄膜的厚度或金属膜上狭缝的宽度小于SPP的衰减深度时,相邻的SPP会耦合在一起,其电场和磁场强度满足双曲余弦或双曲正弦函数。2003年,研究人员通过光刻胶记录的方法,实验观测到悬链线形状的光场分布。由于悬链线光场的等效波长远小于真空波长,其通过双缝干涉所形成的条纹周期也远小于波长,该现象被称为“异常杨氏双缝干涉(Extraordinary Young's Interference)”。利用悬链线光场的短波长和长焦深特性,可以构建超分辨成像透镜,在365nm波长单次曝光实现22nm分辨力,结合多重图形等工艺,可进一步将分辨力提升到10nm以下。

悬链线光学的主要内涵有三点:悬链线结构 、悬链线场和悬链线色散 。利用悬链线结构可构造平面透镜,对电磁波和光波进行波前调控;利用悬链线场可实现超分辨光场调控;利用悬链线色散可对宽带超构表面进行快速设计。目前,对悬链线光学的研究还在持续,更多的新现象和新应用还有待发现。

相关

  • 吞噬吞噬作用(英语:phagocytosis,来自古希腊语φαγεῖν)亦称吞食、噬菌作用,是吞噬细胞和原生动物通过细胞膜从周围环境摄取固体颗粒,并在其内部形成吞噬体的过程。吞噬作用是细胞
  • 穆宗高丽穆宗(朝鲜语:고려 목종/高麗 穆宗 Goryeo Mukjong;980年-1009年),讳王讼(朝鲜语:왕송/王訟 Wang Song),字孝伸。高丽国的第七任君主,997年─1009年在位。他是景宗之子,母亲为献哀王
  • 拉戈维斯塔拉戈维斯塔(英语:Largo Vista)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的一个非建制地区。该地的面积和人口皆未知。拉戈维斯塔的座标为34°25′37″N 117°45′58″W / 34.42694°N 11
  • 阿里·穆拉德汗阿里·穆拉德汗(波斯语:علیمرادخان زند‎),(?-1785年)是赞德王朝第五任伊朗沙阿(1781年3月15日-1785年2月11日在位)。阿里·穆拉德汗是赞德王朝第一任沙阿卡里姆汗的
  • 铃木健也铃木健也(日语:すずき けんや),日本的漫画家。2005年于Comic Beam上发表出道作。初次连载作品为Fellows!上发表的蜡烛姬。
  • 南美球果蝠属南美球果蝠属(南美球果蝠),哺乳纲、翼手目、叶口蝠科的一属,而与南美球果蝠属(南美球果蝠)同科的动物尚有红果蝠属(红果蝠)、黄肩蝠属(黄肩蝠)、尾翼果蝠属(尾翼果蝠)、白线蝠属(白线蝠)等
  • 蔡德芳蔡德芳(1824年12月26日-1899年4月25日),字英其,号香邻,乳名齐沙,台湾彰化鹿港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殿试位列第三甲七十九名,通《易经》,擅书法,是泉台地区有名的教育家。父亲蔡文
  • 宫能慧宫能慧(1972年-2016年7月17日),笔名宫铃,生于台湾,籍贯中国安徽,记者及媒体人,曾任职凤凰网,任台湾事务总监。2006年后移居中国北京市,是最早一批到中国发展的台湾媒体人。曾以胡同台
  • 匠白光埃尔维·雷·史密斯(英语:Alvy Ray Smith,1943年9月8日-),美国计算机科学家,计算机图形学的先驱。中文名匠白光,“匠白光”这个中文名是1998年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一个印章设计者
  • 佩德罗·阿马特佩德罗·阿马特(西班牙语:Pedro Amat,1940年7月13日-),西班牙男子曲棍球运动员。他曾代表西班牙参加1960年、1964年和196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曲棍球比赛,其中1960年奥运会获得一枚铜牌。弟弟海梅·阿马特、弗朗西斯科·阿马特、胡安·阿马特。侄子豪梅·阿马特、波尔·阿马特。Template:196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子曲棍球比赛西班牙队阵容Template:196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子曲棍球比赛西班牙队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