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国家图书馆(印尼语:Perpustakaan Nasional Republik Indonesia,简称PNRI)是印度尼西亚的国家图书馆,负责执行当地图书的法定送存制度。这个图书馆主要来说是一个人文图书馆,印尼国内还有另一些图书馆负责收藏当地的科学文献和农业文献。图书馆的前身之一是巴达维亚艺术科学学会图书馆,该图书馆曾经在1868年迁至印尼国家博物馆的现址,并于1966年改由国家博物馆管理。直至1980年,教育与文化部长才签发决议,把国家博物馆图书馆和另外三所图书馆合并为国家图书馆。原第一夫人婷·苏哈托有份出资筹建的国家图书馆在1988年迁入新大楼,并于1989年成为非部门政府机构。
印度尼西亚国家图书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78年亚洲第一个学术组织巴达维亚艺术科学学会的成立。这个学会推动了荷属东印度的学术研究风气;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出版了很多刊物,收集了很多收藏品,还在收集藏品的过程中建立了一所图书馆。由于学会的藏品数量在19世纪前半期有所增加,所以学会和图书馆便在1868年迁往位于国王广场的新址(现为独立广场国家博物馆)。学会曾经阻止荷兰把学会的收藏品迁移到在1851年成立的荷兰皇家东南亚及加勒比研究所。在1846年至1920年期间,图书馆藏书从1115册增加到10万册。
学会的图书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印度尼西亚独立革命的战火中幸免于难。在战争期间,学会当中日籍会员的人数令占领东印度群岛的日军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时日军也没有干预学会的运作。由于日本当局赞成图书馆继续负责当地图书的法定送存制度,所以图书馆收藏了大量在战争时期发行的官方刊物。学会在印尼独立后改名为印度尼西亚文化协会(Lembaga Kebudayaan Indonesia),并于1966年解散,此后图书馆便改由博物馆管辖。
虽然1961年第一个国家发展计划便已经提到建立国家图书馆的计划,不过这个计划之后却没有继续执行下去。到了1973年,国家博物馆图书馆职员马斯蒂尼·哈佐普拉科索(Mastini Hardjoprakoso)又提出了一个建立国家图书馆的计划;虽然教育与文化部还是没有立刻接纳她的建议,不过这个计划却得到国民建设规划署(Badan Perencanaan Pembangunan Nasional, Bappenas)和另一个科学文献及资讯中心的注意。1978年教育及文化部由新部长接管后,教育及文化部也对这个计划表示支持。第一夫人婷·苏哈托也出资援助国家图书馆的筹建工作,她此前曾经在1968年参观过一项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展览,这项展览展出殖民时期和独立时期的印尼报章,令她留下深刻的印象。
印度尼西亚国家图书馆在1980年根据由教育与文化部长达乌德·优素福签署的部长决议正式成立,在这个过程中合并的图书馆共有四所:隶属于图书馆发展中心的历史、政治与社会学图书馆(1952年成立)和书目和保存本组(1953年成立)、雅加达首都特区省立图书馆(1953年成立)和国家博物馆图书馆。决议既建立印尼的图书馆体系,也向图书馆赋予执行法定送存制度的职权。当时图书馆隶属于教育与文化部文化总局(Direktorat Jenderal Kebudayaan, Ditjenbud),图书馆新大楼也在1988年启用。
国家图书馆根据1989年(3月6日)第11号总统令接收了原属图书馆发展中心的资产,并成为非部门政府机构,不再向部长汇报工作,并通过国务秘书处向印度尼西亚总统负责。为了迎合全球化的需求,印尼政府在1997年又颁布了一项命令,调整了图书馆的职能。
图书馆为全印尼人民服务,主要来说是一个是一个人文图书馆。收藏科学文献的国立图书馆是科学文献及资讯中心(),而原属茂物植物园的印尼农业图书馆和技术传播中心()则负责收藏农业文献。 其他国内重点图书馆还包括万隆理工学院图书馆和印度尼西亚大学医学院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会为印尼处理申请国际标准书号和出版品预行编目的作业,以及收藏关于印尼的意识形态基础——建国五项原则的书目和爪哇文手稿。图书馆也采用了一套独立、以电脑操作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和机读编目格式。美国国会图书馆和澳洲国家图书馆在雅加达都设有地区办事处。
1980年教育及文化部长决议定下了国内图书馆系统的架构。除了国家图书馆,这项决议案还在省区,以及省以下的行政区划单位建立图书馆。决议也提出了把学校图书馆、大专院校/学术机构和流动图书馆整合为一个图书馆系统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