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桨烷

✍ dations ◷ 2025-05-18 05:04:30 #烃

螺桨烷是一类三环有机化合物,三个环共用一个碳碳共价键。它们的特征包括:有碳为反向四面体构型、空间张力很大以及反应活性很高,因此在有机化学中被广泛研究。此类化合物是因为其形状类似螺旋桨而得名。

最简单的螺桨烷是螺桨烷(C5H6)和螺桨烷(C8H12)。1,3-去氢金刚烷既是金刚烷家族中的一员,也是螺桨烷。

1982年,人们首次成功合成螺桨烷。合成办法是首先将二环戊烷中的1,3-二羧酸1通过Hunsdiecker反应转化为对应的二溴化合物2,接下来在丁基锂的存在下,发生偶联反应。最后产物在-30°C下,通过柱色谱法分离提纯。如图一所示:

另外一个合成方法是将一个二溴卡宾加到3-氯-2-氯甲基丙烯6的双键上,在甲基锂的作用下,中间产物7发生去质子作用和亲核取代反应,生成螺桨烷。 生成物仅能在−196°C存在于溶液中。

螺桨烷的不稳定性是由于它可以在114°C受热异构化生成3-亚甲基环丁烯5,半衰期仅有5分钟。它也可以自发的与乙酸反应,生成环丁烷4。

环张力估计为427千焦/摩尔。

螺桨烷是棒烷的单体。 由甲酸甲酯和过氧化苯甲酰引发的自由基聚合反应通常得到低聚物,如图二所示。而由丁基锂引发的阴离子加成聚合反应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高聚物。通过X射线衍射证明,聚合物中的C-C键只有一种键长,即148pm。

1973年,在成功合成螺桨烷之前,由合成立方烷而著名的菲利普·伊顿小组已经成功合成了螺桨烷

其合成路径(图三)使用了两次Wolff重排反应。

这个螺桨烷也不稳定,室温下在溶液中的半衰期为28分钟,异构化生成单环氨基化合物11。其环张力估计为390千焦/摩尔。

1,3-去氢金刚烷或称四环癸烷是一个金刚烷家族中的螺桨烷,可以通过氧化1,3-二卤金刚烷制备。。与其他小螺桨烷一样,1,3-去氢金刚烷也不稳定。在溶液中能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生成一个过氧化物,半衰期为6小时。后者和氢化铝锂反应生成一个二羟基化合物。

正如其他螺桨烷,去氢金刚烷也能够聚合。如图五所示,在四氢呋喃中,由金属锂引发,它与丙烯腈通过自由基聚合链式反应生成一个共聚物,其玻璃转化温度为217°C

相关

  • 翁布里亚语翁布里亚语是一门已经灭绝的语言,曾在古意大利的翁布里亚地区使用,操这种语言的人被称作翁布里人,他们曾经生活在特维雷河的上游东部地区。翁布里亚语由流传至今的三十座牌铭而
  • 詹姆斯·查德威克詹姆斯·查德威克爵士,CH,FRS(英语:Sir James Chadwick,1891年10月20日-1974年7月24日),英国物理学家,因于1932年发现中子而获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41年,他为穆德委员会核武器报告
  • 米哈伊尔·萨多夫斯基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萨多夫斯基(俄语:Михаил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Садовский,1904年-1994年)是苏联地球物理学家,爆炸物理学专家,苏联原子弹计划参与
  • 开化县开化县是中国浙江省衢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浙江省的最西部,钱塘江源头。面积2224平方千米,人口34万。邮政编码324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解放街54号。森林覆盖率达79.2%,是全
  • 明古鲁市明古鲁市(印尼语:Kota Bengkulu)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岸,是明古鲁省最大的城市和首府。17世纪后期,明古鲁被英国东印度公司占领。1824年,根据《英荷条约》,英国将该地交给了荷兰以
  • 蓝衫党陆军同志协会(ACA),后来被命名为国民警卫队和更广为人知的绰号蓝衫党(爱尔兰语:Na Léinte Gorma),是活跃于20世纪30年代的爱尔兰安全组织。它主要是由爱尔兰共和军的前成员组成。
  • 学术出版学术出版(英语:academic publishing)是出版业的一个分支,范围涵盖学术研究领域。大多数学术成果都以期刊论文、书籍等形式被出版。大多数科学技术方面的期刊、书籍,都需要经过同
  • 贝尔维尤广场贝尔维尤广场(德语:Bellevueplatz)是瑞士苏黎世的一个广场,开辟于1856年,以其北侧原贝尔维尤大酒店命名。贝尔维尤广场是该市一处交通枢纽,2路、4路、5路、8路、9路、11路和15路电
  • 淑慎皇贵妃淑慎皇贵妃(1859年12月24日-1904年4月13日),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员外郎凤秀之女,即乾隆帝孝贤纯皇后的伯父马齐的七世孙女。清朝同治帝之皇贵妃咸丰九年(1859年12月24日) 十二月
  • 河南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河南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简称河南音乐广播,开播于2003年,是河南广播电视台一套以音乐为主的广播频率。该频率通过调频及互联网,覆盖河南全省各主要城市,是河南省影响力最大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