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鳄属(学名:)是鳄形超目新鳄类大头鳄科的一属,是大头鳄科的模式属。化石发现于德国、英格兰,生存年代估计约为白垩纪早期的贝里亚阶。发现于瑞典斯科讷、丹麦博恩霍姆岛的中真鳄类化石,可能也属于大头鳄属。
根据理查德·莱德克(Richard Lydekker)在1887年的研究,大头鳄的眼眶略小于颅顶颞上窝(Supratemporal fossa)、前上颌骨接临鼻骨、犁骨位于腭骨上方。大头鳄的外表、体型接近现代长吻鳄。大头鳄具有长口鼻部,而多次与森林鳄科、海鳄亚目被归类于相同演化支,实际上是个别平行演化的结果
在1830年,德国北部比克堡(Bückeburg)发现一个爬行动物的胸腔化石。在1841年,由德国古生物学家克莉斯汀·艾瑞克·赫尔曼·汪迈尔(Christian Erich Hermann von Meyer)进行命名,模式种是绍姆堡大头鳄()。该挖掘地点属于威尔德群(Wealden Group)的奥伯恩基兴砂岩(Obernkirchen Sandstone)地层,地质年代相当于白垩纪早期的贝里亚阶。这个化石被列为正模标本(编号IMGPGö 741-1),标本长度约为25公分。
在1844年命名的,化石发现于英格兰南部的威尔德群地层。与绍姆堡大头鳄有高度相似处。在1887年,理查德·莱德克将改列为大头鳄属的第二个种,梅氏大头鳄()。目前是大头鳄的一个次异名。与绍姆堡大头鳄相比,梅氏大头鳄的颅顶颞上窝的分隔骨棒呈圆形。
之后的研究历史中,许多化石被建立为大头鳄的新种,包含:、,但目前不被认为是有效种。在1878年,理查·欧文将发现于英格兰多塞特郡的头颅骨、下颌枝(编号BMNH 41099)建立为新属,。一个部分头颅骨(编号BMNH 28432)也被编入于。在1911年,头颅骨、下颌枝被发现来自于两个不同种。编号BMNH 28432标本被建立为大头鳄的新种,,并成为选模标本;而编号BMNH 41099标本仍继续使用原本学名,。
在1888年,一个几乎完整、只缺少口鼻部前端的头颅骨(编号DORCM G97),被建立为狭蜥鳄的新种,。这个化石出土于英格兰多塞特郡的波白克岛,但其详细挖掘地点仍无法确定。在当时,被认为是介于狭蜥鳄、真蜥鳄的物种。根据2002年的最新研究,、被发现是相同物种。由于的命名时间较早,具有优先权。因此成为大头鳄属的第三个有效种,波白克大头鳄( ),而的化石被编入此种。
同样在1913年,英格兰多塞特郡出土的一个部分头颅骨(编号BMNH R3414),被命名为大头鳄的新种,。在近年研究里,被列为波白克大头鳄的次异名。
鳄目
真蜥鳄科
地蜥鳄科
在1887年,理查德·莱德克(Richard Lydekker)根据双凹型脊椎、眼眶连接侧颞窝等特征,而将大头鳄归类于棱角鳞鳄科,当时棱角鳞鳄科还包含︰棱角鳞鳄、海氏鳄、、。
之后,大头鳄曾多次被归类于其他长口鼻部鳄形类,例如:森林鳄科、海鳄亚目。在1999年,C. A. Brochu等研究人员将大头鳄、索科托鳄、森林鳄科、海鳄亚目统合成一个演化支,是现代鳄目的姊妹分类单元。他们主要根据长口鼻部等类似特征,而将上述物种统合成一个演化支。但在传统分类法中,海鳄亚目被认为是鳄形超目中真鳄类的一个原始演化支,演化位置比森林鳄科、大头鳄还原始;森林鳄科、大头鳄都属于新鳄类演化支,是比较进阶型的物种。此外,上述物种的长口鼻部,应该是个别平行演化的结果。近年研究发现,海鳄亚目的演化位置应该更为原始。
另一个2001年的研究,提出大头鳄是海鳄亚目的近亲,而特里鳄与森林鳄科构成一个演化支,与大头鳄、海鳄亚目互为近亲。在保罗·塞里诺的鳄形超目种系发生学研究里,大头鳄是其他长口鼻部鳄形类的远亲,特里鳄则是帝鳄的姊妹分类单元,两者是森林鳄的近亲。之后,C. A. Brochu修改他的种系发生学研究,认为大头鳄、海鳄亚目构成一个演化支,而索科托鳄、森林鳄科也构成一个演化支,两个演化支互为姊妹分类单元。
在最近几年,大头鳄被归类于大头鳄科,大头鳄科还包含:埃罗鳄、帝鳄、特里鳄。在2006年,S. Jouve等人提出鳄形类的种系发生学研究,将大头鳄归类于大头鳄科,但也将海鳄亚目的物种归类于大头鳄科,这将使大头鳄科成为并系群。S. Jouve等人解释,这些鳄形类具有类似的长口鼻部,因此当进行种系发生学分析时,这些彼此关系远的物种常被意外归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