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杰陨石坑

✍ dations ◷ 2024-09-20 06:01:32 #陨石坑,撞击事件,亚利桑那州地理,地球撞击坑,66号美国国道沿线景点,美国国家天然地标,美国自然史博物馆

坐标:35°01′37.17″N 111°01′20.62″W / 35.0269917°N 111.0223944°W / 35.0269917; -111.0223944

巴林杰陨石坑(英语:Barringer Crater或Meteor Crater)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的沙漠中,旗杆市东方约69公里处,接近温斯洛,因保存完好而颇具知名度。因为美国内政部通常会以距离某天然地标最近的邮局名称为该地命名,而最近的邮局名称是“Meteor”,美国内政部将它命名为“Meteor Crater”。巴林杰陨石坑起初被命名为“代亚布罗峡谷陨石坑”(Canyon Diablo Crater),而造成该陨石坑的陨石残骸被命名为代亚布罗峡谷陨石。科学家则将它称为“Barringer Crater”作为对首位提出成因是陨石撞击的科学家丹尼尔·巴林杰的尊敬。该撞击坑是巴林杰家族的私人公司巴林杰陨石坑公司财产,而该公司称巴林杰陨石坑是“地球上最著名,保存最完好的陨石坑”。

尽管巴林杰陨石坑在地质学研究上极具重要性,但它并没有被列为联邦政府管辖的国家纪念区予以保护。1967年11月该地被列为美国国家天然地标。

陨石坑位在海拔1740米的高原上,直径1200米,深达170米,周围围绕着45米高的隆起地形。巴林杰陨石坑的基岩上方已经被厚达210到240米的砾石层覆盖。巴林杰陨石坑最引人注意的是它的接近方型外观,一般相信是因为受到撞击地点在撞击前就存在的地层中节理影响。

据信巴林杰陨石坑是在约50000年前的更新世,当时科罗拉多高原的气候远比今日冷而潮湿,是散布着数个小规模森林的广大草原,并且有真猛玛象和地懒栖息。一般相信当时的科罗拉多高原并无人类居住,美洲早期居民的最早考古纪录远晚于巴林杰陨石坑形成年代。

根据推测,形成巴林杰陨石坑的陨石是一颗直径50米左右的镍铁质陨石,而撞击速度至少达到每秒数公里。陨石撞击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兆吨黄色炸药。撞击时的速度各家推论不一,最早的模拟认为撞击速度达到每秒20公里,但近年的研究认为撞击速度应是较慢的每秒12.8公里。一般相信大约一半的陨石体在撞击前就已在大气层中气化。

陨石本身在撞击时大部分被气化,只有极少数陨石碎片散布在陨石坑周围。

巴林杰陨石坑在19世纪被来自欧洲的移民者发现以后,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最早该陨石坑是以距离最近的聚落,即位于西北方12公里,现在是鬼镇的代亚布罗峡谷镇命名。一开始认为它是因为火山活动而形成,这并不是一个不合理的假设,因为圣佛兰西斯科火山区(San Francisco volcanic field)在它的西方只有64公里处。

1891年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首席地质学家格罗夫·卡尔·吉尔伯特调查了巴林杰陨石坑,他的结论是因为火山蒸气爆发而形成。吉尔伯特假设如果它是因为陨石撞击而形成,将会有大量的陨石物质散布在陨石坑环周围。他也假设有大型陨石埋藏在陨石坑下方,造成巨大的磁场异常。吉尔伯特的计算认为撞击的陨石体积和周围陨石碎片体积应该接近相等,所以假设的撞击物大部分的质量消失了,而且没有造成磁场异常。吉尔伯特表示在撞击坑环周围发现陨石碎片是巧合,并且在1895年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演讲以阐述他的结论。1892年时吉尔伯特则是提出月球上的环形山是陨石撞击,而非火山活动而形成的第一人。

1903年,采矿工程师出身的企业家丹尼尔·巴林杰认为巴林杰陨石坑是因为一颗巨大的铁质陨石撞击而形成。巴林杰的公司标准钢铁公司因此要求对当地拥有采矿权,并获得了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签发的公地持有证。自1903年起巴林杰的公司获得了自陨石坑中心算起2.6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巴林杰拥有的土地则从中心为起点被分成四个象限,从西北方顺时针方向分别命名为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1906年西奥多·罗斯福准许在附近建立一个名称是“Meteor”的新邮局(在这之前最近的邮局是位在48公里以外的温斯洛)。

标准钢铁公司在1903到1905年间对巴林杰陨石坑进行研究,结论是它是由陨石撞击形成的。巴林杰和他的伙伴,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本杰明·丘·提尔曼于1906年向美国地质调查局发表了巴林杰陨石坑形成的撞击理论相关证据第一篇论文。该篇论文被发表在《费城自然科学学院会议记录》(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of Philadelphia)。

巴林杰的观点受到了质疑,当时的人并不愿意承认陨石在地球地质中所扮演的角色。巴林杰坚持他的理论,并开始寻找能支持他的理论的陨石。来自欧洲的移民首次发现该陨石坑时,陨石坑周围的平原被总重量大约30公吨的大型氧化铁质陨石碎片覆盖,因此巴林杰相信撞击的陨石有很大一部分仍存在于坑底之下。但在巴林杰那个撞击物理知识相当贫乏的年代,他并不知道陨石在撞击时大部分都被气化。他花了27年时间尝试寻找大量的陨石铁储存区,并钻探了一座深度419米的井,但并未找到大量铁存在。

巴林杰于1894年投资位于亚利桑那州科奇斯县皮尔斯附近的银矿,并获利1500万美金。而巴林杰对于开采巴林杰陨石坑的铁矿有极大的野心,他推测产生如此巨大的陨石坑必须要由质量大约1亿公吨的陨石撞击,最近的估算则只有30万公吨,只有巴林杰预测的千分之三。在陨石坑找到的铁矿在当时每公吨价格125美金,因此他认为自己正寻找一个价值相信超过10亿美金的矿脉(1903年币值)。

尽管在20世纪初经过巴林杰的发现,直到1950年代行星科学这一领域发展成熟,并且对陨石坑形成机制有更多了解以前,巴林杰的观点仍长期受到其他地质学家质疑。陨石坑研究的早期推动者赫尔曼·勒罗伊·费尔柴德(Herman Leroy Fairchild)教授于1930年在《科学》期刊发表了一篇以巴林杰陨石坑为例子的陨石坑研究论文。

1960年,尤金·舒梅克的研究确认了巴林杰的假设是正确的。而关键性的发现就是在巴林杰陨石坑旁发现了相当少见的二氧化硅矿物斯石英和柯石英。这两种矿物只会形成于含石英的岩石受到瞬间巨大压力时才会形成,无法在火山活动的环境下形成,目前只知道在撞击事件和核试验的环境下才能形成。

舒梅克的发现被认为是首次确认外来天体曾经撞击地球表面。这之后在世界各地发现了多个陨石坑,不过巴林杰陨石坑因为它的大小、年代较近和缺乏植被,在视觉上仍然让人印象深刻。

形成巴林杰陨石坑的该次撞击造成当地地层翻转,因此紧接在陨石坑环外围的地层堆叠位置与正常位置是倒反的。而该次撞击使撞击坑边缘以外1到2公里的地层全数翻转。具体而言,从陨石坑外围开始攀登时发现以下地层:

今日的巴林杰陨石坑是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拥有该陨石坑的巴林杰家族向到访的游客收取入场费。位于陨石坑环北半部分的游客中心设有互动展示品以展览关于陨石、小行星、太空、太阳系与彗星。当地还设有美国太空人名人墙,以及一个阿波罗计划的指挥舱测试模组,以及在当地找到的一个重量637公斤的陨石,并可触摸在当地的陨石标本。当地一开始是以行星地质学博物馆为人所知,而游客中心还设有电影院、礼品店和在陨石坑环内的观景区。并且在当地每日都有旅游导览。

相关

  • 毛细血管微血管(capillary)又称为毛细血管或微丝血管,连接动脉与静脉,是由动脉分支为较小的动脉,再分支多次的血管。微血管是管壁最薄的血管,只有一层细胞的厚度,利于细胞之间物质的交换。
  • 最小对最小对立体(minimal pair)在音韵学中,指的是在某个语言中一对字词,这对字词的音韵元素,例如语音、音位、声调、时位(chroneme),只有一处相异,而有不同的词意。这个概念可以用来说明某
  • FtsZFtsZ是一种由细菌ftsZ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组装在接下来会发生细胞分裂,形成隔板的Z-环上,同时该蛋白也是真核生物微管蛋白在原核生物中的同源物。FtsZ以“长丝的温度敏感突变体Z
  • 卡洛斯·富恩特斯卡洛斯·富恩特斯·马西亚斯(西班牙语:Carlos Fuentes Macías;西班牙语:.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
  • 中国国家药监局1999年规定: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的印章直径4.5厘米,中央刊国徽,由国务院制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英文译名: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缩写为SFDA),简称国家
  • 第二次攻势阿拉姆哈勒法岭战役(英语:Battle of Alam el Halfa)在1942年8月30日-9月5日期间于艾尔阿拉敏南部的沙漠中爆发,该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北非战场诸战役的一部分,由陆军元帅埃
  • 自我意象自我意像(self-image),亦作自我意象或自我映像,为心理学概念,一般用来指一个人在内在的图像。通常来讲自我意象挺难改变的,它不仅是指能具体被他人观察到的客观事物(身高,体重,头发颜
  • 埃及第十三王朝第 八第 十古埃及第十三王朝通常与埃及第十一王朝、埃及第十二王朝和埃及第十四王朝合称中王国时期。但也有学者将它从中拆分出来,与第十四王朝一起,作为第二中间时期合并入埃
  • 脑穹窿脑穹窿(英文:Fornix of the brain),是起自海马内侧的连合纤维,弓形向后上至胼胝体下方,在中线两侧合成穹窿体,再向前分开形成两侧的穹窿柱,分别止于乳头体。穹窿破坏术是颞叶癫痫手
  • 无故冤杀无故冤杀(日语:通り魔),指互相非仇怨等缘故而使犯意对无辜目标,且没有得到任何实际好处的犯行,犯案者多被处以死刑等重刑。针对日渐频繁的无辜冤杀案件,日本法务省曾经于2013年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