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O

✍ dations ◷ 2025-08-22 17:18:36 #WoO

WoO是一种音乐作品编号系统,源自德文“Werke ohne Opuszahl”表示没有作品号。现时泛指当音乐学者整理已逝世作曲家的作品时,发现一些未曾被出版的手稿、作品、已遗失或销毁的作品、甚至是未完成作品的草稿等,如果并没有包涵在作品号制度内时,就会以WoO来作排列。但WoO并不适用于从来没有替自己作品制定作品号的作曲家,例如马勒、戴留斯等;也不适用一些已由其他人代为作系统编排的作曲家,例如舒伯特、莫扎特等。这些作曲家假若有在编修后才出现的作品,通常就会以“Anh”来代表。

WoO亦很容易和另一个术语(Op. posth.)混淆。Op. posth.通常是指一些作曲家已完成,但在生前未有出版过的作品(不论是作曲家临时抽起、弃掉但又没有毁灭、抑或是未等及出版或修订就过世),当他们死后,发行商再出版时就会加上“Op. posth.”作标示。较常出现在浪漫时代,例如肖邦的《即兴幻想曲》、门德尔松的《意大利交响曲》和《第5号交响曲》等均是“Op. posth.”作品——虽然它们后来都被非正式地被编号。

最初出现于WoO编号是在1955年,两位音乐学者格奥尔格·金斯基(德语:Georg Kinsky)和汉斯·哈尔姆(德语:Hans Halm (Musikwissenschaftler))在整理贝多芬的作品时,将一些未曾被编成作品号的作品归纳在一起,再按分类而为它们编号。例如著名的钢琴曲《给爱丽斯》()便是一首未曾被贝多芬编号的作品,现时的作品号为WoO 59。

而其他亦有WoO作品号的,包括有门德尔松、约阿希姆·拉夫等。

和某些作曲家的作品号排列一样,WoO编号和作品出现的年份先后并不是成绝对。低WoO编号的创作年份未必比高WoO编号为早。

相关

  • 俄罗斯方块System 16YM2151320 x 224《俄罗斯方块》(俄语:Тетрис,英语:Tetris),是1980年末期至1990年代初期风靡全世界的电脑游戏,是落下型益智游戏的始祖,为苏联首个在美国发布的娱乐软
  • 清河八郎清河八郎(1830年11月24日-1863年5月30日,即天保元年-文久3年),幕末庄内藩出身的志士,他组成的浪士队即是“新选组”的雏形。出生于出羽国庄内藩领清川村(现今山形县东田川郡庄内町)一
  • Wake me up《Wake me up》是日本歌手仓木麻衣的第2张DVD单曲。于2014年2月26日透过NORTHERN MUSIC发行。与前作《TRY AGAIN》相隔约1年的新作,与上一张DVD单曲《Strong Heart》相隔约2
  • 王亚君康晓萍(1956年1月-),女,浙江余姚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 渡边谅渡边谅(日语:渡邉 諒/わたなべ りょう ,1995年4月30日-)是一名出生于日本茨城县土浦市的棒球选手,司职二垒手,目前效力于日本职棒北海道日本火腿斗士。22 鹤冈慎也 | 71 饭山裕志 |
  • 东日本放送东日本放送(ひがしにっぽんほうそう,HIGASHINIPPON BROADCASTING CO., LTD.)是一家总部位于仙台市的电视台,其放送范围为宫城县。开播于1975年10月1日。该电视台为朝日电视台放
  • HolophonicsHolophonics是一项录音技术的商标,该种技术由阿根廷人乌戈·苏查雷利(西班牙语:Hugo Zuccarelli)所发明,其令听觉系统充当干涉仪,从而能让声音得到立体空间音响效果。Holophonics
  • 陈泽杉陈泽杉(英语:Sam Chen)生于台湾台南,唱片公司高层、创意人、艺人经纪人。曾担任包括科艺年代、环球唱片、科艺百代、华纳音乐等多家国际唱片公司华语区高层。
  • 高桥蓝高桥蓝 (日语:髙橋 藍 /たかはし らん,英语:Ran Takahashi,2001年9月2日-),日本男子排球运动员,目前为日本国家男子排球队队员之一。出生于日本京都府,身高1.88米,有四分之一美国血统(妈妈为美日混血)。他曾在2020年代表东山高校参加全日本排球高等学校选手权大会,带领球队获得冠军并当选该赛事的MVP。目前就读于日本体育大学,并在2020年入选日本国家队,成为队中年纪最小的队员。2021年12月20日加盟意大利排球联赛球队Pallavolo Padova(英语:Pallavolo
  • 石一歌石一歌前身是“复旦大学、上海师大复课教材编写组(《鲁迅传》编写小组)”,于1972年按照周恩来大学文科复课的指示在上海成立,隶属于上海市委写作组。小组工作地在复旦大学学生宿舍十号楼,组长是上海师范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的教师陈孝全,副组长是复旦大学的教师吴欢章,主要成员还有原上海京剧院的高义龙、工农兵学员夏志明、邓琴芳,共五人。其他成员还有复旦大学工农兵学员周献明、林琴书,原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王一纲,复旦大学中文系教师江巨荣、上海戏剧学院青年教师余秋雨,以及当时师大二附中的语文教师孙光萱。编写组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