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乐派

✍ dations ◷ 2025-11-15 08:49:29 #国民乐派

国民乐派(英语:Nationalist Music),又称民族乐派或音乐民族主义(英语:Musical Nationalism),是广义古典音乐的一支,但没有明确的定义和共同的风格,经常被视为“浪漫主义音乐”或“现代音乐”的分支。大致就是指会在古典音乐的曲式中,使用了本国的民间音乐旋律和特别的乐器,并通常宣扬爱国主义或民族主义,主要在十九世纪中到二十世纪中活跃。

一般认为十九世纪中前期,西方音乐的传统心脏的德语和意大利地区以外的欧洲和美洲国家,作曲家需要属于本地的音声。反之德语或义语的作曲家即使用民间音乐素材,仍然只是会被认为浪漫主义音乐,如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原型虽然来自民间,却被当时的维也纳视为国际性的艺术。

国民乐派起源众说纷纭,较流行有两说。一是十九世纪俄国作曲家格林卡的《爱国歌》,另一说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成立国家音乐社团组织,两人分别影响了本国的作曲家组织,交流了其对民间音乐的资料和心得,以及对于教育本国的音乐界作出重大的贡献。

其他尚有肖邦和弗朗兹·李斯特之说,因为是他们首先采用故乡的民间音乐素材,但他们并未有组织本地作曲家活动,也没有系统地使用和搜集民间音乐元素。

在十九世纪后期其他欧洲国家也产生了自己国民乐派作曲家和作品,如英国的埃尔加的《威风堂堂进行曲》,捷克的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还有一些作曲家为自己尚末被认可为国家的故乡,创作鼓吹独立的作品,如芬兰的西贝柳斯的《芬兰颂》,挪威的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等。

而美洲的作曲家也开始活跃起来,如美国的约翰·菲利普·苏萨的进行曲《星条旗永不落》,而同期斯蒂芬·福斯特更有开创流行音乐的先河。

到二十世纪初巴西的海托尔·维拉-罗伯斯,匈牙利的柯达伊,美国的查尔斯·艾夫斯等,新国民乐派作曲家开始向现代音乐的过渡。

到二十世纪中后期起,因为流行音乐的兴起,也少有未被古典音乐使用的民歌,所以在欧美国民乐派渐趋于沈寂,但在古典乐传统地区外的亚洲,却有新型的国民乐派作品面世,如中国的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何占豪和陈钢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等,代表了欧美以外的民族主义兴起。

二十一世纪初,虽然因为再很少未独立的殖民地和国际主义盛行,政界不再需要常以音乐推广爱国思想,但国民乐派音乐并未因此而丧失了其地位,反而把这种音乐从政治服务中解放过来,受到本来创作国家外的欢迎。

相关

  • 地理分布世界生物地理分区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而在现代生态条件下存在的许多生物类型的总体,是在历史因素和生态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动植物的种或其他分类类群,最初是从一个地
  • 普什图人普什图人(Pax̌tānə),也译作帕坦人、普赫屯人,是居于南亚的一个民族,西方归入伊朗人(雅利安人)的一个分支。为阿富汗第一大民族和巴基斯坦第二大民族。普什图族部落和氏族的数量
  • 加里·赫伯特加里·赫伯特(Gary Herbert),全名加里·理查德·赫伯特(Gary Richard Herbert,1947年5月7日-),美国政治人物,共和党人。2009年8月至今担任犹他州州长,为犹他州第17任州长。生于犹他州
  • AOAAOA(韩语:에이오에이;Ace of Angels的首字母缩写,直译“王牌天使”)是韩国FNC娱乐旗下第一支女子音乐组合和女子舞蹈团体,也是FNC第一支音乐与舞蹈共同活动的团体,最初由8名成员组
  • 灯心草灯心草(学名:),又名圆蔺、灯芯草、水灯花、水灯心、蔺草、灯草、龙须草、野席草、马棕根、野马棕,是灯心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球温暖地区,生长于海拔200-3,400米的地区。杆丛
  • 三好政康三好政康(1528年-1615年6月3日),三好政长之子,三好政胜之兄。三好氏重臣,三好三人众之一。出家后名为三好入道清海。1573年被织田信长击败之后,之后成为丰臣秀吉家臣。秀吉死后,德川
  • 画框画框,也叫相框,是用来固定图画或照片的装饰性边框,目的可能是为了加强效果,便于携带或摆放,或是保护图画或照片本身。画框材质可以是木质、塑料、金属及玻璃等。绘画艺术品常会有
  • 林清江林清江(1940年12月2日-1999年12月29日),台湾云林县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毕业,英国利物浦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所长、国立高雄师范学
  • 札克斯·菲尔札克斯·菲尔(日语:ザックス・フェア,Zakkusu Fea,英语:Zack Fair,又译作“扎克斯·菲尔”)为电子游戏《最终幻想VII》中的虚构角色,为该作品主角克劳德·史特莱夫的前辈兼好友。而
  • 5月16日5月16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36天(闰年第137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2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