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帛

✍ dations ◷ 2025-07-19 00:38:41 #布帛
织物(英语:fabric),俗称布,是由纱线等带有纤维的材料制成的一种织品。可以由棉纱纺成棉布,也可以由人造纤维制成,或者以混合棉纱与人造纤维制成混纺布。布是很多日用品和工业产品的原料,比如衣服、鞋、帽、产品包装、降落伞等等。在古代的中国及许多欧亚国家都有使用不同的植物或毛皮等原料制作成布料或衣物的文化。相传黄帝(约公元前2700年)正妃西陵氏嫘祖,教导人民如何养蚕嫘丝、织造丝绸来制作衣裳,也是中国古代服饰、上古文明科学、教育以及发明家的伟大始祖。考古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考古遗址发现了骨针,新石器时代发明了纺轮,使得治丝更为迅捷。之后,分别在西周(约公元前2200)出现了原始的纺织机,汉朝发明了缇花机,以及西汉时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妻子辛追、其子利狶,或兄弟三座墓葬马王堆汉墓中马王堆帛书、马王堆一号汉墓,其出土文物现已全部移入湖南省博物馆。中国历代皆以布匹,作为朝贡与税收来源之一,宋朝时期,更是扩大改良各种棉纱加工设备和棉纱织布机,大幅地提升了棉花加工技术。尤其是松江府乌泥泾(今上海华泾镇),为棉圣黄道婆。她是宋末元初人,终其一生不断研习和改革纺织技术,卓然成为宋末元初时的中国棉纺工业的先驱;把纺织技术广泛传播,成就了松江府纺织业的繁荣。与松江乡亲们所创制的棉纺工序,从元朝结束之后,仍在中国流传已过了数百年。这几百年来,黄道婆不仅影响元代中国的纺织业,她的技术还传往整个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的同行。明末清初之际,著名的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有感“士子埋首四书五经,饱食终日,却不知粮米如何而来;身着丝衣,却不解蚕丝如何饲育织造”,故不再应试。改以编撰《天工开物》,其著作与之等身,流传来的分别为:《野义、谈天、论气、思怜诗》,亦将纺织术编入《天工开物》一书。

相关

  • 先天性免疫系统先天免疫系统(英语:Innate immunity)又称为非特异性免疫、固有免疫、非专一性防御,包括一系列的细胞及相关机制,可以以非特异性的方式抵御外来感染。先天免疫系统的细胞会非特异
  • 移民数这是一个各国移民人口的列表。根据联合国的2015年世界人口政策报告,世界总移民数估计为243,700,236人。
  • 双对数坐标图双对数坐标系是数学或其他自然科学中的用语,是二维笛卡尔坐标系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使用的是对数刻度,即其两条坐标轴的刻度间长度并不与刻度成比例,而是与刻度的对数成比例。由于
  • 尼克酸维生素 B3,维生素 PP烟酸(英语:niacin、nicotinic acid,也称维他命B3、维他命PP、吡啶-3羧酸),分子式:C6H5NO2,耐热,能升华。首次描述于Hugo Weidel于1873年对尼古丁的研究。它是人体
  • 非参数统计非参数统计分析(英语:nonparametric statistics),或称非参数统计学,统计学的分支,适用于母群体分布情况未明、小样本、母群体分布不为常态也不易转换为常态。特点在于尽量减少或不
  • 杉木属(学名:Cunninghamia)是柏科下的一个属,为常绿乔木植物。该属现存有杉木(C. lanceolata)一种,与其的变种台湾杉木(C. l. var. konishii),分布于越南和中国秦岭以南及台湾。
  • 接续论接续论(英语:Perdurantism,又称作接续理论)是一个关于续存和同一性的哲学理论。 接续论的观点是个体具有遍及该个体的存在的分离时间部分。接续论通常当作持续论的相对立场而被
  • 天气现象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地面上的一些物理现象。它包括降水现象、地面凝结现象、视程障碍现象、雷电现象和其他现象等,这些现象都是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产生的。以下为一列
  • 宏恩亚尔分级表Hoehn-Yahr分级表是医学上用来纪录帕金森症病情的分级表。此表于1967年发表于美国Neurology刊物上,作者为Melvin Yahr和Margaret Hoehn。原表只有1期到5期。近年来,医学家加入
  • 1584年商朝第二任君主外丙继位。埃及人发明的一种全新的历法,该历法来源于月亮和星星。该历法比巴比伦历法要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