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帛

✍ dations ◷ 2025-05-16 08:48:08 #布帛
织物(英语:fabric),俗称布,是由纱线等带有纤维的材料制成的一种织品。可以由棉纱纺成棉布,也可以由人造纤维制成,或者以混合棉纱与人造纤维制成混纺布。布是很多日用品和工业产品的原料,比如衣服、鞋、帽、产品包装、降落伞等等。在古代的中国及许多欧亚国家都有使用不同的植物或毛皮等原料制作成布料或衣物的文化。相传黄帝(约公元前2700年)正妃西陵氏嫘祖,教导人民如何养蚕嫘丝、织造丝绸来制作衣裳,也是中国古代服饰、上古文明科学、教育以及发明家的伟大始祖。考古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考古遗址发现了骨针,新石器时代发明了纺轮,使得治丝更为迅捷。之后,分别在西周(约公元前2200)出现了原始的纺织机,汉朝发明了缇花机,以及西汉时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妻子辛追、其子利狶,或兄弟三座墓葬马王堆汉墓中马王堆帛书、马王堆一号汉墓,其出土文物现已全部移入湖南省博物馆。中国历代皆以布匹,作为朝贡与税收来源之一,宋朝时期,更是扩大改良各种棉纱加工设备和棉纱织布机,大幅地提升了棉花加工技术。尤其是松江府乌泥泾(今上海华泾镇),为棉圣黄道婆。她是宋末元初人,终其一生不断研习和改革纺织技术,卓然成为宋末元初时的中国棉纺工业的先驱;把纺织技术广泛传播,成就了松江府纺织业的繁荣。与松江乡亲们所创制的棉纺工序,从元朝结束之后,仍在中国流传已过了数百年。这几百年来,黄道婆不仅影响元代中国的纺织业,她的技术还传往整个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的同行。明末清初之际,著名的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有感“士子埋首四书五经,饱食终日,却不知粮米如何而来;身着丝衣,却不解蚕丝如何饲育织造”,故不再应试。改以编撰《天工开物》,其著作与之等身,流传来的分别为:《野义、谈天、论气、思怜诗》,亦将纺织术编入《天工开物》一书。

相关

  • 伽凡尼电池伽伐尼电池(Galvanic cell)或称伏打电池(Voltaic cell)是能提供电能的电化电池,伽伐尼电池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为电能。此名称为了纪念路易吉·伽伐尼或亚历山大·伏打。
  • 孟加拉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孟加拉语:গণপ্রজাতন্ত্রী বাংলাদেশ,Gônôprôjatôntri Bangladesh),通称孟加拉国(বাংলাদেশ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
  • 阿罗马尼亚语阿罗马尼亚语,又称马其顿-罗马尼亚语、瓦拉几语,属印欧语系罗曼语族东罗曼语支,是一种主要分布在东南欧的语言,使用人口约30万。阿罗马尼亚语属广义的罗马尼亚语,与罗马尼亚语(达
  • 宪政古罗马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前27年 罗马帝国前27年–1453年元首制西罗马帝国君主制东罗马帝国王政时代宪政(英语:Constitution of the Roman Kingdom) 共和
  • 白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〇六个(五划的则为第十二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白部归于五划部首。白部通常是从上、下、左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
  • 分支图分支图(英语:cladogram),也作支序图,是指支序分类学中用于展示生命体互相之间的关系的图表。不过,分支图并不是系统发生树,因为分支图既不展示生物与其祖先的关系,也不展示生物的演
  • 葡萄膜葡萄膜是眼球壁的中间层,由这层膜像一个紫黑色、又圆又软的葡萄而得名。由于该层富含色素和血管,也叫色素膜、血管膜。它由前部的虹膜、中部的睫状体和后部的脉络膜构成。其主
  • 货机本列表收录各货机型号。收录标准如下:航空史 · 飞行器(制造商) · 飞行器发动机(制造商) · 旋翼机(制造商) · 机场 · 航线 · 博物馆民用飞机(启始客户) · 喷射客机 · 货机 ·
  • ɨ̞次闭央不圆唇元音(near-close central unrounded vowel、near-high central unrounded vowel)是一个用在某些口语上的元音。在国际音标中,这个音可以用数种方法来表现(见右表),但
  • ɘ半闭央不圆唇元音(close-mid central unrounded vowel、high-mid central unrounded vowel)是元音的一种,存在于一些语言当中,国际音标是 ⟨ɘ⟩,形如左右翻转的“e”。此符号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