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群像

✍ dations ◷ 2025-08-03 19:32:42 #中华民国国宝,台湾文物,台湾雕塑,1930年作品,台湾儿童题材作品

水牛群像是一个石膏浅浮雕作品,由台湾日治时代雕塑家黄土水于1930年所完成之创作,是台湾美术史上相当知名的经典杰作之一。原作目前典藏于台北中山堂。2009年3月2日,由文建会(今文化部)公告登录为国宝,也是目前国宝名录中第一件年代属于二十世纪的作品。

累积多年对台湾水牛形体的观察纪录心得,并多次入选台展与帝展的黄土水,于日本东京池袋的工作室中,以浅浮雕的技法,创作此一宽555公分,高250公分的大型雕塑,为其创作史上首见的大作,打算以此做为参选帝展的作品。由于黄土水倾全部心力于此创作之上,除有过度劳累之迹象外,亦因盲肠炎延误就医,终在1930年届临此作完成之际,因盲肠破裂引发腹膜炎,于12月21日病逝。本作也因此不及参加帝展。

1937年,黄土水遗孀廖秋桂将此作捐赠予台北市役所。由于尺寸巨大担心石膏碎裂,作品由日本船运回台时,切解成八块石膏板,抵台时再接合,现藏于台北中山堂的原件可观察到明显的接合痕迹。经考量后,此作品镶嵌于甫落成不久的台北公会堂二楼与三楼间楼梯前的中央墙壁上,以作展示。

本作画面主要描绘的是台湾传统农村当中的闲致之景,实为黄土水对台湾农村风景一贯的现实主义之经验。在芭蕉树之下,有三位牧童与五只水牛共享悠闲片刻,构图完整,旋律悠扬且温婉。尤其是水牛的形体筋肉浑圆有力,充分呈现了黄土水长期观察水牛体态的成果,以及成熟的雕塑技法。其中画面右下角有一位牧童抚摸著小牛的头,小孩专注、温柔的神情,流露着感情,充份展现了安定与平和感,是画面的灵魂焦点之一。

1983年,首次由文建会主持翻铸工作,成功翻铸二件铜铸复制作,现分别藏于台北市立美术馆及国立台湾美术馆。而翻铸用的玻璃纤维原模,则致赠高雄市立美术馆,在二楼回廊常态展览。此三件作品虽皆为复制作,但皆由典藏馆方视为镇馆之宝。

相关

  • 宾语受词或称宾语(英语:Object)、受词,是指一个动作(动词)的接受者。例句“我写作业”中,“作业”即为受词。宾语分为直接受词和间接受词两大类,其中直接受词指动作的直接对象,间接受词
  • 戊基戊基(pentyl)是具有化学式 -C5H11的烷基官能团(取代基),有五个碳原子,是戊烷的取代形式。在在较老的文献中,会使用的非系统名称amyl来表示戊基,会用pentyl来表示有支链的五碳烷基,再
  • 西亚运动会西亚运动会,起源于1934年,在当时印度体育人古鲁·桑迪的推动下,印度、锡兰、阿富汗和巴基斯坦4个地区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办了第一届西亚运动会。比赛项目主要有:曲棍球、篮球、
  • 头虱感染头虱感染是人的头发及头皮寄生头虱的疾病。患者常会因为头虱叮咬而瘙痒。初次感染时,可能前六周都不会瘙痒。但若再度感染,症状就会很快出现。甚至可能会因为瘙痒而难以入睡。
  • 陈裕德陈裕德(1939年4月23日-1996年5月3日),河南镇平人,中国大陆男演员。1986年和1990年分别获得第九届和第十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
  • 西尔维乌斯·布拉博坐标:51°13′16″N 4°23′59″E / 51.22111°N 4.39972°E / 51.22111; 4.39972西尔维乌斯·布拉博(拉丁语:Silvius Brabo),传说中的古罗马战士。传说中,住在安特卫普(今比利时)的
  • 麦冬 D.Dietr. D.Dietr. (Thunb.) Desv. Siebold ex Miq. Moench H.Lév. & Vaniot Okuyama Masam. var. var. var. var. Kunth Koiti Kimura & Migo H.Lév.
  • 桓姓桓姓,为中文姓氏之一,百家姓排行第407。其来源有四:
  • 彼得·杜西彼得·杜西(Peter Doocy,1987年7月21日-)是美国的一位记者,现在服务于福斯新闻频道。他的父亲斯蒂芬·杜西也是福斯新闻频道的一位主播。杜西毕业于维拉诺瓦大学。他自2009年开始
  • 舒畅舒畅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