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群像

✍ dations ◷ 2025-09-09 23:53:14 #中华民国国宝,台湾文物,台湾雕塑,1930年作品,台湾儿童题材作品

水牛群像是一个石膏浅浮雕作品,由台湾日治时代雕塑家黄土水于1930年所完成之创作,是台湾美术史上相当知名的经典杰作之一。原作目前典藏于台北中山堂。2009年3月2日,由文建会(今文化部)公告登录为国宝,也是目前国宝名录中第一件年代属于二十世纪的作品。

累积多年对台湾水牛形体的观察纪录心得,并多次入选台展与帝展的黄土水,于日本东京池袋的工作室中,以浅浮雕的技法,创作此一宽555公分,高250公分的大型雕塑,为其创作史上首见的大作,打算以此做为参选帝展的作品。由于黄土水倾全部心力于此创作之上,除有过度劳累之迹象外,亦因盲肠炎延误就医,终在1930年届临此作完成之际,因盲肠破裂引发腹膜炎,于12月21日病逝。本作也因此不及参加帝展。

1937年,黄土水遗孀廖秋桂将此作捐赠予台北市役所。由于尺寸巨大担心石膏碎裂,作品由日本船运回台时,切解成八块石膏板,抵台时再接合,现藏于台北中山堂的原件可观察到明显的接合痕迹。经考量后,此作品镶嵌于甫落成不久的台北公会堂二楼与三楼间楼梯前的中央墙壁上,以作展示。

本作画面主要描绘的是台湾传统农村当中的闲致之景,实为黄土水对台湾农村风景一贯的现实主义之经验。在芭蕉树之下,有三位牧童与五只水牛共享悠闲片刻,构图完整,旋律悠扬且温婉。尤其是水牛的形体筋肉浑圆有力,充分呈现了黄土水长期观察水牛体态的成果,以及成熟的雕塑技法。其中画面右下角有一位牧童抚摸著小牛的头,小孩专注、温柔的神情,流露着感情,充份展现了安定与平和感,是画面的灵魂焦点之一。

1983年,首次由文建会主持翻铸工作,成功翻铸二件铜铸复制作,现分别藏于台北市立美术馆及国立台湾美术馆。而翻铸用的玻璃纤维原模,则致赠高雄市立美术馆,在二楼回廊常态展览。此三件作品虽皆为复制作,但皆由典藏馆方视为镇馆之宝。

相关

  • 肠胃道消化系统(英语:digestive system)是多细胞生物用以进食、消化食物、获取能量和营养、排遗剩余废物的一组器官,其主要功能为摄食、消化、吸收、同化和排遗。其中有关排遗的部分,也
  • 凿子是一种具有尖端的工具,通常搭配槌子使用,用以雕刻或挖削硬质材料如木材、岩石、金属。使用时一般单手握凿,另一手持槌,将施力借由更小的接触面积转化为强大的压力破坏物体表
  • 胡适公园坐标:25°2′23.73″N 121°37′4.02″E / 25.0399250°N 121.6177833°E / 25.0399250; 121.6177833胡适公园位于台湾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与中央研究院一路之隔。该地
  • 三浦雄一郎三浦 雄一郎(1932年10月12日-),日本登山家,クラーク记念国际高等学校校长、全国森林レクリエーション协会会长、札幌市手稻区亲善大使。三浦雄一郎生于日本青森县青森市,毕业于北
  • 卢乔·达拉卢乔·达拉(Lucio Dalla,1943年3月4日-2012年3月1日),男性,意大利流行乐创作歌手、作曲家、音乐家与演员。卢乔·达拉在1960年代时,深受爵士乐熏陶,蜕变成为具有影响力、且赋有创意
  • 索林·丹增索林·丹增(蒙古语:Солийн Данзан,1885年-1924年)蒙古族,外蒙古赛音诺颜部人,蒙古革命家, 蒙古人民党第一任中央委员会主席。丹增早年担任税官,其间参与创建了作为蒙古人
  • 柏葰柏葰(满语:ᠪᡝᡤᡳᠶᡡᠨ,穆麟德:,?-1859年),原名松葰,字静涛,巴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晚清大臣。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因戊午科场案被斩首。道光六年(1826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升
  • 吉姆·奈格利奇吉姆·奈格利奇(Jim Negrych,台译:耐克J.N,1985年3月2日-),为美国职业棒球选手之一。现效力于中华职棒中信兄弟,登录名字为耐克。守备位置为二垒手。 2014年5月7日正式加盟中信兄弟,
  • 加林娜·列昂尼多夫娜·勃列日涅娃加林娜·列昂尼多夫娜·勃列日涅娃(俄语:Гали́на Леони́довна Бре́жнева,1929年4月18日-1998年6月30日),是苏联政治家和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女儿。勃列日
  • 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英语:Bellatrix Lestrange)(1951年-1998年5月2日)是英国奇幻小说《哈利·波特》中的虚构人物。为最邪恶的食死徒之一,也是黑魔王伏地魔最为忠心的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