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勒夏特列原理
✍ dations ◷ 2025-07-18 16:23:07 #勒夏特列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英语:Le Chatelier principle)或翻译为吕·查德里原理,又称平衡移动原理,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其内容为: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因素,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以抗衡该改变。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在某一个特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的体系,假设这个条件改变,这个平衡就会朝减弱该改变的方向移动。这个原理只能用来定性判断,不能进行定量计算,不能首先判断平衡是否处于平衡态。改变平衡中任一物质的浓度会使得平衡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该体系倾向于反抗外来因素对原始平衡的改变。反过来,反应速率及产率也会因为对外界因素系统的影响而改变。这可以用氢气和一氧化碳生成甲醇的平衡演示:假设我们增加体系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应用勒夏特列原理,可以预见体系会向减少一氧化碳浓度的反应方向进行,以抗衡这一改变,即甲醇的量会增加以使得一氧化碳的量减少。如果增加体系中的一种物质,平衡体系会倾向于减少这种物质的反应。相反地,减少一种物质会使得体系去加强生成这种物质的反应。此观察结果可以用碰撞学说解释。随着一氧化碳浓度的提升,反应物之间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加,使得正反应速率增加,生成更多产物。即便是从热力学角度看难以产生的产物(反应平衡常数很小),如果该产物不断从体系中移去的话最终产物仍能获得。在判断温度对于平衡的影响时,应当把能量变化视为参加反应的物质之一。例如,如果反应是吸热反应,即ΔH>0时,热量被视为反应物,置于方程式左边;反之,当反应为放热反应,即ΔH + N2 + 3 H2 ⇌ 2 NH3 ΔH = −92kJ可以改写成 N2 + 3 H2 ⇌ 2 NH3 + 92KJ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如果温度降低,平衡将会右移,产生更多热量以减弱温度降低带来的影响,使氨气的产量增加。在实际应用,如哈伯法制氨的过程,即使高温会降低产率,温度仍被设定为较高值以保证反应的速率快速。对于这类放热并且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反应,一般都会取一个折衷的反应温度。在放热反应中,温度的增加会导致平衡常数K的值减小;反之,吸热反应的K值随温度增加而增加。压力同样仍是朝消除改变平衡因素的方向进行反应。以著名的哈伯法制氨反应为例:反应的左边和右边的系数和不一样,所以当平衡后增加压力,反应会朝向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较小的方向进行,减少气体的量,以削弱压力增加带来的影响。在此例中也就是朝向增加NH3的方向进行。反之如果平衡后降低压力,反应会朝向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较大的方向进行,以削弱压力减少带来的影响。故一部分NH3将会分解成N2和H2。
但是当气体反应物和气体生成物的系数和和相同时系统平衡则不受外界的压力改变而变。如一氧化碳与水在高温下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反应:不论外部压力如何改变,将不会影响平衡的移动。【注意:反应中的系数和均为气体的系数,固体(s)液体(l)不应算入系数和中,因为压强改变并不影响固液体浓度。】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例如上面提到的哈伯法制氨。降低温度可以提高产率,但是该反应活化能较高,高温下才能有较快的反应速率。如果给予高温,反应会向反应物(同时也是体积大的)方向移动。而想要使平衡移向产物(体积小),则需要增大压力。因此必须找到该反应的最佳温度与压力组合。一般会使反应在300巴和550℃下进行。另外,还会采取除去产物氨的方法来提高转化率。惰性气体的影响:如于 CO(g) + H2O(g) ⇌ CO2(g) + H2(g)在经济学方面,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森于1947年提出了经济学的勒夏特列原理,这里勒夏特列原理把经济平衡的条件放得更宽: 意指所有函数的未知数都是独立变数或辅助的约束条件— 意指仅仅不改变最初的平衡状态— 把反馈化约成参数改变。
相关
- 灵长类灵长目(学名:Primates)是哺乳纲的一个目,在生物分类学上,可以再细分原猴及简鼻亚目(包括人)。灵长目的始祖住在热带雨林的树上,许多灵长目的特征表现了其适应三维立体环境的能力,大部
- 近邻同盟近邻同盟 (古希腊语: Ἀμφικτίων或 Ἀμφικτύων,英语:Amphictyonic League)--是一个由雅典、色萨利等十二个相互毗邻的城邦构成的宗教性组织。近邻同盟是以神庙
- 失忆症失忆症(Amnesia,来自希腊语ἀμνησία),又称失忆症候群(amnesic syndrome),是一种记忆混乱的疾病。简单来说就是丧失记忆,包含丧失部分记忆或丧失全部记忆。失忆症的成因包括器
- 懒猴懒猴属(学名:Nycticebus)是懒猴科下的一种动物。它们分布在婆罗洲及菲律宾南部,至孟加拉、越南、印尼、印度、中国南部及泰国。它们被列为易危或濒危,因其大眼睛可以作为药材而被
- 壕护城河,亦作城壕或城濠,是古时由人工挖凿,环绕整座城、宫城、寺院等主要建筑的河,具有防御作用,可防止敌人或动物入侵。世界各国在古代已有开凿护城河。在中国大陆北京的紫禁城、
- 山梨糖醇山梨糖醇(Sorbitol),是一种己六醇,是一种能缓慢代谢的糖醇。山梨糖醇分子式C6H14 O6,与单糖的结构相似,可通过还原葡萄糖上的醛基为羟基来获得。山梨醇最早是从花楸树(学名Sorbus p
- 结构化学结构化学是研究原子、分子和晶体结构以及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学科。近几十年,这门学科获得迅速发展,结构化学观点不仅渗透到化学各个分支学科领域,同时在生物、材料、矿冶、地
- 变异型克-雅二氏病变异型克-雅二氏病(Variant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vCJD)是传染性海绵状脑病中的一种。 临床表现包括精神疾患、行为改变和感觉迟钝。 疾病的潜伏期仍不清楚,一般认为潜伏
- 异裂异裂(heterolysis)是化学上化学键断裂时,两个成键电子分配到其中一个成键原子上,从而产生一个正离子和一个负离子的过程。最常见的是,电负性较强的原子使电子对保持阴离子,而正电
- 江浙江浙指中国长江、浙江一带,为地理泛称。指代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的皖南、苏南、上海、浙江以及周边地区。清朝初年为江南省(今天江苏,上海,安徽)和浙江省的合称(全祖望的《江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