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犯罪

✍ dations ◷ 2025-04-25 13:56:23 #未解决刑事案件,犯罪,推理小说

“完美犯罪”(日语:完全犯罪)是一个口语词汇,它基本的标准是不为社会大众所察觉、或无法使犯人落网的犯罪。一种观点是,若一起事件不曾被视为犯罪,则它不应冠以完美犯罪之名,例如各国存在很广泛的政治腐败,因为法律是自己定的,只要设定法律的解释空间,使得某些行为虽然违背常理却一切合法,而政府涉案人士通常可获得无罪判决,但这样的案子通常不被称作完美犯罪。

完美犯罪是推理小说和电视剧集的题材之一,基本可以分为犯案时使用难解的诡计、或者重视现实性即事后的掩盖两种。不少中译日系推理作品中则常直接使用和制汉语词汇“完全犯罪”。

完美犯罪一词常在符合一部分乃至全部的下述条件的场合使用:

对犯罪者来说则是以下则一,系列犯罪者,以仍能达到为标准:

...等等形式,也有视当不再被通缉、或不再需要畏惧将受到法律制裁时,才称得上是完美犯罪的说法。

但是,即使能够逃避法律的制裁,但被周围视为犯人仍然会使人失去在社会中生存所需要的地位、名声、信用。因此,真正的完美犯罪也会导致凶嫌不得不暂时“消失”,成为半永久性的计划。由此延伸为即使被一些人发现犯案的事实,但将其杀害、隔离、收为共犯而使得大范围来说犯行仍未被发现,也能被算作完美犯罪的范畴。

在揭露几近完美犯罪的手法吸引了大众的关注造成轰动时,也可能会出现将其中的缺陷进行改良的模仿犯罪。

完美犯罪作为经常被推理小说、电视剧集使用的题材,曾被无数前任尝试过。可是,若是真正的完美犯罪,便无法给故事一个结局,因此大多数场合都是采用最终得以揭露真相的“不完美犯罪”。另外,也有以辅线形式刻画完美犯罪的作品。甚至还有犯人的动机和背景勾起担任侦探的角色的同情心,而使得对外而言成为完美犯罪的情况,例如夏洛克·福尔摩斯就曾放走至少4名杀人犯。

很多故事采用尽管作案计划本身是完美的,却遭遇到例如几十年一遇的大型台风将本应深埋海底的证物重现人世等,因不能预测的天灾而暴露的情况。反过来,也有由于本来不可能吹起的大风将现场的足迹完全抹去等,偶然下造成完美犯罪的情形。

此外,也有比起犯罪手法(如何逃避警方的搜查等),更加注重刻画犯人心理的作品。由于受到良心的谴责和不安、或者一时冲动走向自杀的完结方式。

犯罪学家和科学家的说法是,由一个与被害人毫无瓜葛、从来就安分守法的人所犯下的事后未掠走任何物品且没有告诉过任何人的谋杀,就有可能成为一起完美犯罪。另外,也可能是在人员嘈杂的场所犯案使得证据采取的难度加大——筛选证据犹如“大海捞针”的情况。不过这样的描写会因为动机的设计不足,作品内容比较牵强。

就蓄意杀害来说,将现场伪装到像是自杀是常用的一种达成完美犯罪的方法。其他的犯罪则被限定到必须未被发现过。也就是说,即使它存在,它也不应该为人所知,否则就不符合它的定义。

正如一些犯罪学家及推理小说作家所提到的,很显然,无法侦破完美犯罪不应当是由于侦办人员的无能,而是犯人心思缜密的行动的成果。也就是说,重点应当放在刻画犯人摆脱追捕的能力上,而不是试图谴责相关机构的无能。

相关

  • 婴儿按摩婴儿按摩(英语:Infant massage),是一种对婴儿进行按摩治疗(英语:massage therapy)的替代疗法。这种疗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并且在西方国家越来越多地用于婴儿,支持其使用的科学证
  • Hypatia希帕提娅(古希腊语:Ὑπατία,生于约350年-370年之间,死于415年3月),又译作海芭夏、海帕西娅,著名的希腊化古埃及新柏拉图主义学者,是当时名重一时、广受欢迎的女性哲学家、数学家
  • 欧洲原产地命名保护原产地名称保护标识是一个欧盟提供的证明商标,用于“标明生产、加工和制备全都在指定的地理区域内进行的、使用地区本地的生产者认可的技术和相关地区的配料的产品”。此标识
  • 共享分享或共同分享(简称共享,英语:Sharing),是指资源或空间的的共同分享及利用。现在,互联网的许多领域,例如BT、开放式源码、维基百科等,共享已经成为一种精神。此外,创作共用的GNU协议
  • 路易斯·布兰戴斯路易士·布兰戴斯(英语:Louis Dembitz Brandeis,1856年11月13日-1941年10月3日)美国律师,1916年获伍德罗·威尔逊总统提名为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直到1939年。是第一位担任此职的犹
  • 投机投机(英语:speculation),不同于投资,是指货币所有者以其所持有的货币购入非货币资产,然后在未来将购得的非货币资产再次转换为货币资产,以赚取较低的购入价格和较高的出售价格之
  • 吉野高善吉野高善(1898年5月15日-1965年11月4日),出生于日本冲绳县竹富町小滨岛,琉球姓氏为狄姓。为日本冲绳县八重山群岛地区的政治家,曾担任八重山民政府知事。先后毕业于冲绳县立第二初
  • 国家美术馆 (伦敦)国家美术馆(英语:National Gallery,又译为国家画廊、国立美术馆、国家艺廊等),是一座位于英国伦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广场北侧的美术馆。成立于1824年。国家美术馆收集了从13世纪至19
  • 亨利·巴克尔亨利·巴克尔(Henry Thomas Buckle,1821年11月24日-1862年5月29日)为一英国历史学家,著有未完成的《英国文明史》(History of Civilization in England),亦被称为“科学史之父”。
  • 美国联邦证人保护项目美国联邦证人保护项目(英语:United States Federal Witness Protection Program;Witness Security Program;WITSEC)是由美国司法部管理、美国法警局具体执行的证人保护计划,在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