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文·普鲁特

✍ dations ◷ 2025-02-24 08:21:40 #1984年出生,在世人物,21世纪美国人,维基百科人物,维吉尼亚州弗农山人,圣安东尼奥人,威廉与玛丽学院校友

史蒂文·普鲁特(英语:Steven Pruitt,1984年4月17日-),维基百科用户名为Ser Amantio di Nicolao,美国维基百科编辑志愿者。他在维基百科编辑次数超过三百万,创建了35,000多篇条目,是英语维基百科编辑次数最多的编者。普鲁特还参与女性条目创建活动,帮助消除维基百科性别系统偏见。2017年,《时代》杂志将其评为“互联网最具影响力25人”。

史蒂文·普鲁特2002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德里亚的圣斯蒂芬和圣艾格尼丝学校,并于威廉与玛丽学院攻读艺术史,2006年获得学位。普鲁特除了编辑维基百科外,还对参与的国会山合唱团有兴趣。他还特别喜欢歌剧,其用户名“Ser Amantio di Nicolao”正源自普契尼歌剧《贾尼·斯基基》中的一个配角。他是美国海关及边境保卫局的合同工,负责记录与信息 。在歌剧方面有一定的贡献,可其在英文维基百科的贡献更为极其巨大。

普鲁特认为他于2004年6月首次编辑维基百科,而现在的维基百科账号于2006年大学四年级时创建。他的第一篇条目是彼得·弗朗西斯科(英语:Peter Francisco),普鲁特的“曾曾曾曾曾曾祖父”,葡萄牙出生的美国独立战争英雄。截至2019年2月,普鲁特在维基百科上编辑超过三百万次;他于2015年超过贾斯汀·纳普,成为英文维基百科编辑次数最多的用户。为抵消网站的性别鸿沟,他在维基百科上创建了600多篇女性条目。

2017年,因为维基百科编辑次数和为消除维基百科的性别失调所做的贡献,《时代》杂志将其评为“互联网最具影响力25人”。

2019年,普鲁特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今晨》节目的专访,讲述了关于其首篇条目——其先祖彼得·弗朗西斯科的故事。对于维基百科偏重介绍男性的批评,他介绍了如何帮助维基百科扩大知名女性条目的比重。

相关

  • 小写字母小写字母,亦作小写体,是罗马字母、希腊字母、西里尔字母等字母表中所存在的两种字母形式之一,如罗马字母表中第一个字母有两种形式,大写为A,小写则为a。在使用这几种字母表的语言
  • Oliver Wendell Holmes, Sr.老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 Sr.,1809年8月29日-1894年10月7日)是美国医生, 著名作家,被誉为美国19世纪最佳诗人之一。他的儿子是美国著名法学家小奥利弗·
  • 麦可·弗里德曼迈克尔·弗里德曼(英语:Michael Freedman,1951年4月21日-),美国数学家,主攻庞加莱猜想。他是1986年的菲尔兹奖得主,目前任职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微软研究院和数学系。他
  • 表面位能表面能是创造物质表面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所需消耗的能量。在固体物理理论中,表面原子比物质内部的原子具有更多的能量,因此,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原子会自发的趋于物质内部而不是表
  • 屏状体屏状体,又名屏状核,位于大脑的外囊和极外囊之间的一块厚为1-2毫米的扁平形灰质。外囊分隔屏状体和豆状核(壳部分)。极外囊分隔屏状体和岛叶。虽然已知屏状体和大脑皮层有往复连
  • 南非广播公司南非广播公司(英语:South Afric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简称SABC;南非语:Suid-Afrikaanse Uitsaaikorporasie,简称SAUK)是南非的公共广播机构,总部位于南非约翰内斯堡。其广播
  • 旋角牛属旋角牛(学名Pseudonovibos spiralis)是柬埔寨及越南的一种牛。旋角牛最初被认为是像牛的动物,有着一对长约45厘米及扭曲的角,身上有斑点。旋角牛的柬埔寨名字最初被误译为“丛林
  • 玉嫔 (咸丰帝)玉嫔(1843年8月14日-1863年1月5日),星恳达尔汉系叶赫那拉氏,出自褚孔格第三子尼雅尼雅喀一脉。满洲正白旗人。员外郎桂祥之女,全志的孙女,兵部尚书那清安之曾孙女。咸丰帝的嫔。咸
  • 廖泉裕廖泉裕(1938年-2008年2月17日),台湾男性政治人物,中国国民党籍,曾任三届台湾省议员、两届云林县长及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地方派系云林廖派代表。任内将六轻引入云林,虽
  • 周道新周道新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