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63号潜艇 (1916年)

✍ dations ◷ 2025-08-27 23:32:42 #U-63号潜艇 (1916年)

陛下之63号潜艇(德语:SM U 63)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建造的一艘潜艇或称U艇。它由基尔的日耳曼尼亚船厂承建,于1916年2月8日下水(德语:Stapellauf),至同年3月11日交付使用(英语:Ship commissioning)。U-63号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Naval warfare of World War I)期间服役的329艘德国潜艇之一,曾参加过大西洋(英语:Atlantic U-boat campaign of World War I)和地中海潜艇战(英语:Mediterranean U-boat campaign of World War I)。在其十二次巡逻中,共击沉协约国或中立国的69艘商船(192148总吨)和1艘军舰(5250吨)。战后,U-63号于1919年1月16日被引渡至英国正式投降,并于1919年至1920年间在布莱斯拆解报废。

U-63至U-65号批次的柴油发动机最初是由俄罗斯帝国海军所订购。然而,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它们被德意志帝国海军没收,并在此基础上建造了简化壳体的三艘潜艇。由于它们的技术参数与早前同厂生产的U-51至U-56号大致相同,故而也被归类为战时动员型潜艇(日语:Ms型潜水艦)()。

U-63号的全长为68.36米;舷宽(英语:Beam (nautical))6.30米,当中的耐压壳体(英语:Pressure hull)宽为4.15米;有4.04米的吃水深度。其水上排水量为810吨,水下为927吨。艇只搭载有可在水上使用的两台猛狮六缸四冲程柴油发动机,总功率为2,200匹公制马力(1,618千瓦特);以及可在水下使用的西门子-舒克特(英语:Siemens-Schuckert)双电动发电机,总功率为1,200匹公制马力(883千瓦特)。这些发动机用以驱动双轴、每根轴各一个的直径1.6米长螺旋桨,从而使艇只在水上的最高速度达16.5节(30.6千米每小时),在水下的最高航速则为9节(17千米每小时)。艇只可以8节(15千米每小时)的速度在水上巡航9,170海里(16,980千米),或以5节(9.3千米每小时)的速度在水下巡航60海里(110千米)。它的潜航深度为50米。

U-63号装备了四具直径为500毫米的鱼雷发射管,其中艏、艉各两具,并可携带合共八枚鱼雷;作为辅助武器的甲板炮(英语:Deck gun)则是两门88毫米30倍径速射炮(英语:8.8 cm SK L/30 naval gun)。其标准船员编制为4名军官及32名水兵。

U-63号是由德意志帝国海军于1915年5月17日向基尔的日耳曼尼亚船厂订购,但它早于同年4月30日便已开始铺设龙骨(德语:Kiellegung)。艇只于1916年2月8日下水(德语:Stapellauf),至同年3月11日在首任艇长、海军上尉奥托·舒尔策(德语:Otto Schultze)的指挥下正式交付使用(英语:Ship commissioning),并被编入第四潜艇区舰队服役。除舒尔策外,海因里希·梅茨格上尉(1917年8月28日-10月14日)和库尔特·哈特维希(德语:Kurt Hartwig)上尉(1917年12月25日-1918年11月11日)也曾担任过U-63号艇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U-63号曾先后隶属于第四区舰队和地中海区舰队(德语:U-Flottille Mittelmeer),在北大西洋东部和地中海进行过十二次巡逻,共击沉容积总吨达192148吨的69艘协约国或中立国商船、以及1艘排水量为5250吨的军舰:1916年8月20日,前一天才遭U-66号击伤的英国皇家海军轻巡洋舰法尔茅斯号(英语:HMS Falmouth (1910)),在英格兰东岸的弗兰伯勒岬(英语:Flamborough Head)附近又被U-63号发射的鱼雷击沉,11名船员在此过程中丧生。若以击沉总吨位计算,U-63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取得最多战功的德国远洋潜艇中排名第六。

在地中海服役过程中,U-63号的巡逻范围曾至埃及沿海,并于1917年3月26日击沉了小型帆船L·拉赫马尼齐号()。被U-63号击沉的最大型船舶则是容积为14348总吨的英国远洋客轮特兰西瓦尼亚号(英语:SS Transylvania (1914)),当时它正在日本驱逐舰松号(英语:Japanese destroyer Matsu (1915))和榊号(英语:Japanese destroyer Sakaki (1915))的护航下,满载着部队从马赛驶向亚历山大港。1917年5月4日上午10点,特兰西瓦尼亚号在利古里亚海的瓦多岬以南约2.2海里(4.1千米)处,被U-63号远距离发射的鱼雷击中左舷轮机舱。松号随即赶到与特兰西瓦尼亚号并行并转运部队,而榊号则在潜艇周边环行游弋,迫使潜艇保持潜航。20分钟后,U-63号发射的第二枚鱼雷径直奔向松号,后者以全速倒车,躲过一劫。鱼雷于是再度击中特兰西瓦尼亚号,致使其当即沉没。10名船员及其搭载的29名军官和373名士兵均告罹难。

U-63号在战争中幸存了下来,没有被击沉。战后,根据对德停战协议的要求,该艇于1919年1月16日移交英国,并在哈维奇正式向协约国投降。从1919年至1920年间,U-63号最终在布莱斯拆解报废。

相关

  • 胰岛B细胞胰岛B细胞也称为胰岛β细胞(英语:Beta cells、β cells),是一类位于胰岛中的细胞,主要功能是分泌能降低血糖浓度的胰岛素,数量占到胰岛中细胞数量的60-80%。1型糖尿病即由胰岛B细
  • 私学私塾,也叫私学 、私塾,或学堂,是古中国的私立学校或补习班,流行于受儒家影响的文化圈。私塾大多由读书人、秀才等私人开办,由教书者(称为塾师)在自宅设立,入学者多系六岁至八岁孩童
  • 同居同居(英语:Cohabitation)是指没有结婚的人居住在一起的形式。在不断变化的(特别是婚姻、性别角色和宗教方面的)社会观念引导下,这种形式在西方国家近几十年越来越普遍。它常常涉及
  • 赤溪赤溪街道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区西南部。赤溪街道下辖23个行政村,人口1.8万,土地总面积2790.01公顷,为兰溪六大街道中人口最少的一个街道,是兰溪市最重要的纺织业发展基地之一
  • 西伦敦大学西伦敦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West London)一家位于英国的大学,原称泰晤士河谷大学(Thames Valley University),由伊灵高等学院、泰晤士河谷学院、夏洛特皇后健康看护学院和伦敦
  • 法暹战争(1877-1897)
  • 鸳鸯针《鸳鸯针》全称《拾珥楼新镌绣像小说鸳鸯针》,原刻本误“拾珥楼”为“抬珥楼”。题“华阳散人编辑、蚓天居士批阅”,卷首有序,后署“独醒道人漫识于蚓天斋”。残存第一卷。另有
  • 成廉成廉,东汉时期人物,吕布亲近骁将。随布、魏越等讨张燕,陷锋突陈,遂破燕军。后曹操进至下邳,布自将骑逆击。操大破之,获廉。《三国志》:“骁将成廉。”《三国演义》中,吕布八健将之一
  • 张如君张如君,台湾演员,现任全球城市形象大使暨全球小姐(先生)选拔大赛创始人,曾担任台湾“中华电视公司”重播次数最多连续剧《妈祖》《观世音》女主角,共长达400集,电影《乌龙小子流
  • 提姆·威尔森提姆·威尔森(英语:Tim Wilson;1980年3月12日-)是澳大利亚的一位政治人物,党籍是自由党。自2016年开始,他是戈尔茨坦选区选出的澳大利亚众议院议员。威尔森毕业于莫纳什大学。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