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蚀轮回说也叫地理轮回说、地貌轮回说。是一种关于地貌演化过程的学说。1889年由美国地理学家威廉·莫里斯·戴维斯最先提出。这种理论认为地貌是构造、营力和时间(侵蚀阶段)的函数。例如,构造运动使地壳上升为山地,山地在流水不断侵蚀下,要经历以河流下蚀作用为主的幼年期,以侧蚀作用为主的壮年期和侵蚀微弱地面降低为缓坡的老年期,到最后地面被夷平为准平原。然后地壳再次上升,进入下一个轮回。这就是河流侵蚀轮回。此外根据营力不同还有风蚀轮回、冰蚀轮回和海蚀轮回等。每一轮回都可分为幼年、壮年、老年不同阶段,各演化阶段具有不同地貌特征。该理论曾经是地貌学的一项重要的基本理论,影响长达数年,对20世纪初期地貌学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首页 >
侵蚀轮回说
✍ dations ◷ 2025-04-25 00:31:57 #地貌学
相关
- 脂肪脂肪是室温下呈固态的油脂(室温下呈液态的油脂称作油),多来源于人和动物体内的脂肪组织,是一种羧酸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与糖类不同,脂肪所含的碳、氢的比例较高,而氧的比
- 赫尔曼·费什巴赫赫尔曼·费什巴赫(英语:Herman Feshbach,1917年2月2日-2000年12月22日),出生于纽约,美国物理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荣誉退休教授。费什巴赫最知名于提出了费什巴赫共振以及与菲利
- PaO一氧化镤是具放射性的无机化合物,是一种镤的氧化物,化学式为PaO,是白色不透明晶体。一氧化镤有时能再盐岩中发现。一氧化镤和其他镤氧化物不同在于一氧化镤只有2价。镤氧化时,能
- 白米白米,又称粘米,是稻米经过精制后的一种米。由于白米在加工过程中经过精磨、去掉大米外层部分等程序,白米的营养价值要低于其它粗制米。不过在历史上,就口感与香味而言,绝大多数人
- 潘 菽潘菽(1897年7月13日-1988年3月26日),又名潘有年,字水菽,江苏宜兴人,中国心理学家,教育家。1897年(清朝光绪二十三年)7月13日,潘菽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陆平村的书香门第,潘菽6岁时开始在父
- 门禁系统门禁系统指的是管制非特定人员进出某通道所使用的软硬件系统。例如一般公寓大厦必须是住在该公寓的人员才可以进入此公寓大门、社区地下室停车场等等。门禁系统通常被使用在
- 群马县第1区群马县第1区是日本众议院的选区,设立于1994年。北海道 13 | 山形县 4 | 静冈县 9 | 岛根县 3 | 大分县 4福井县 3 | 山梨县 3 | 德岛县 3 | 高知县 3 | 佐贺县 3青森县 4 |
- 杉石苏纪石(英文:Sugilite,也作Lavulite,又称为舒俱徕石)是一种较少见的粉紫色硅酸盐矿物,其化学方程式为KNa2(Fe,Mn,Al)2Li3Si12O30。苏纪石常被用作装饰珠宝。日本岩石学家杉健一(日
- 何长海何长海(1912年-1981年),浙江诸暨人,定居于杭州。中国极具实力的武术家和技击家,20世纪后半叶浙江省武术界泰斗和领军人物。何长海于阴历1911年末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府诸暨县赵家镇
- 庚搭烯庚搭烯化学式为C12H10,是一种二环反芳香性有机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12H10,由二个七元环两两相并而成。 庚搭烯的阴离子可以与两个锂离子作用而使其稳定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