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景

✍ dations ◷ 2025-09-09 10:03:02 #接景

接景(英语:Matte painting)是用来创造虚拟摄影棚和数码外景地的一种技术,可以用来创建整个场景,或者对已有场景进行扩充。

传统的接景是在一片玻璃上用颜料或者水彩进行绘制,然后再通过光学方法与原始镜头合成。两块玻璃板平行摆放保持恰当的距离。摄像机位于他们前面。在后面的玻璃板上,是相对粗糙的背景地形,比如绘制的丛林。在前景玻璃板上,绘制细节丰富的元素,比如小植物,石头等,在玻璃板之间就是移动或者静止的影片模型。

如今接景借助电脑制作并以绘图板作为绘画设备。在数码环境里,接景也可以制作三维环境并允许三维摄像机运动。

传统的接景是被画家用水彩或颜料绘制在玻璃板上的,然后再将其与实际拍摄的镜头合成(如果实际拍摄了镜头的话)。

第一个接景镜头是Norman Dawn(英语:Norman Dawn)在1907年的电影《加州传道院》里临时绘制的残破的加州传道院。值得注意的传统接景镜头有《绿野仙踪》中多萝西靠近翡翠城的场景,《公民凯恩》中查尔斯·福斯特·凯恩的“仙那度豪宅”,还有《星球大战IV:新希望》里那看似深不见底的“牵引光束”镜头。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计算机图形程序的进步下,接景画家开始转向了到数字领域工作,于是“接景”这一工作也就逐渐与“后期特效”融合到了一起。第一个数位接景镜头是由画家克里斯·埃文斯在1985年的电影《少年福尔摩斯(英语:Young Sherlock Holmes)》中使用CG,绘制的一个骑士从彩绘玻璃窗口跃起的场景。埃文斯先用丙烯颜料画出窗户,然后把这幅画扫描到了卢卡斯影业的皮克斯系统,以进行进一步的数位操纵。

电脑动画完美融合了数位接景,达到了传统的接景技术所不可及的高度。

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传统的磨砂画仍然在使用,但更经常与数字合成。《终极警探2》(1990)在机场跑道上发生的最后一个场景是将传统的玻璃磨砂喷漆与已拍摄和扫描到计算机中的现场片段使用数字合成的第一部电影。

在九十年代末,手绘绘景的时代已经接近尾声,虽然在1997年后期,一些传统绘画仍然派上了用场,尤其是出自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由克里斯·埃文斯绘制的绘画“卡帕提亚救援船”。

相关

  • 哈特兰霍尔登·凯弗·哈特兰(Haldan Keffer Hartline,1903年12月22日-1983年3月17日)是一位美国生理学家,由于关于视觉的神经生理学机制的研究,而与拉格纳·格拉尼特及乔治·沃尔德共同
  • 阿涅德吉布阿涅德吉布(Anedjib)(也被称为厄涅吉布、阿德吉布或阿德吉耶布,意为“拥有勇敢之心的人”或“其心即安宁”)是古埃及第一王朝的第五位法老。自远古流传下来的史料中关于他的记载
  • 东山魁夷东山魁夷(1908年7月8日-1999年5月6日)是一位日本风景画家、散文家。1908年7月生于日本横滨。原名新吉,画号魁夷。1931年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1934年留学德国,在柏林大学哲学系攻
  • 7.5厘米Le.IG 18轻型步兵炮7.5厘米le.IG 18轻型步兵炮(德语:7.5 cm le IG 18),是德意志国防军在二战期间使用的步兵炮。此炮自1927年由莱茵金属开始研制,设计中的装甲挡板可以保护炮手们。此炮有山炮衍生版
  • 毛有庆毛有庆(琉球语:毛有慶/モーユーチー  ?;1861年12月29日-1893年8月28日)是活跃于琉球国第二尚氏王朝末期和日本冲绳县初期的亲清派政治家、诗人。和名龟川里之子亲云上盛栋(琉球语
  • 詹姆斯·克兰克詹姆斯·克兰克(英语:James Cranke,1707年6月23日-1780年10月28日)出生于英国巴罗因弗内斯港附近的小厄斯维克(英语:Urswick)村,其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该地度过。克兰克曾是一名泥
  • 黄观黄观(1364年-1402年),原姓许,字伯澜,尚宾,明神宗时追谥文贞。江浙行省池州府贵池县(今安徽贵池)人。明初状元、政治人物。黄璜长孙,其父入赘许家,故从许姓。洪武十七年应天乡试举人。洪
  • 光合积木工作室光合积木工作室是中国大陆一个主要为影视、动画、游戏等配音的团队,创立于2010年。参与了中国国内许多知名动漫的配音工作,如游戏仙剑奇侠传系
  • 八木侑纪八木侑纪(12月7日-)是大阪府出身的日本女性声优、歌手,Production Ace新人声优所属。粗体字为主要角色。
  • 吉列尔莫·塞普尔韦达吉列尔莫·塞普尔韦达(西班牙语:Guillermo Sepúlveda,1934年11月29日-2021年5月19日),墨西哥男子足球运动员,司职中场。他曾代表墨西哥国家队参加1958年和1962年国际足联世界杯,两届比赛均止步小组赛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