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蔡南海
✍ dations ◷ 2025-08-09 08:46:17 #蔡南海
蔡南海(英语:Nam-Hai Chua,1944年4月8日-),新加坡植物分子生物学家,祖籍福建南安,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终身教授。1944年出生新加坡,祖父蔡多华曾任新加坡南洋孔教会会长。他曾就读于公教中学与新加坡大学,1965年前往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成为首位进入哈佛大学读理科的新加坡学生。1967年、1969年先后获哈佛大学硕士与博士学位。1971年前往洛克菲勒大学作博士后研究,1973年起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安德鲁·W·梅隆讲座教授、植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等职。1987年参与创建新加坡分子与生物细胞研究院(Institute of 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1999年又促成了新加坡分子农业生物学院(Institute of Molecular Agrobiology)的成立。他曾先后当选英国皇家学会院士(1988年)、中央研究院院士(1988年)、日本生化学院荣誉院士(1988年)、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6年)等。2005年获国际生物学奖(International Prize for Biology),2007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
相关
- 音叉音叉由弹性金属(多为钢)制成,末有一柄,两端分叉,型如拉丁字母‘U’。音叉拥有一固定的共振频率,受到敲击时则震动,在等待初始时的泛音列过去后,音叉发出的音响就具有固定的音高。一
-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英文: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UASB)是一种处理污水的厌氧生物方法,于1977年由荷兰Lettinga教授发明。污水自下而上通过UASB。反应器底部有一
- 偏差音音乐上的偏差音(inharmonicity)是乐器的本性,代表乐器发出的泛音频率偏离其基本频率整数倍的特性。钢琴调音(调律)中,所有平均律都需要微调,因为琴弦的刚性(stiffness)会产生偏差音。
- 淤泥淤泥(Silt),又称沉泥或粉土,是泥土的基本组成成分之一。地质学中,淤泥是介于沙土及黏土之间,长约2到62微米、直径4到9微米的一种颗粒状物料(英语:granular material),主要由石英及长石
- 彳彳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六十个(三划的则为第三十一个)。就中文而言,彳部归于三划部首。彳部通常是从左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为彳
- span style=color:#ffffff;历史/span希腊历史传统上包括对于希腊人民,对于他们统治的地域,以及今天希腊国土内地区的历史研究。希腊人的定义和居住范围在历史上有很大的变动,因此希腊历史所牵涉的地域具有一定弹性
- 凯瑟琳·德纳芙凯瑟琳·德纳芙(法语:Catherine Deneuve,1943年10月22日-)法国女影星,从1960年代活跃至今。出生于法国巴黎,13岁从影。有法国第一美人之称。成名作电影是“秋水伊人”,代表作是阐释
- 中立性中立国指在发生武装冲突时,对交战的任何一方都不采取敌对行动的国家,分为战时中立国和永久中立国两种。中立国的权利和义务在海牙第五公约《中立国和人民在陆战中的权利和义务
- 遗传连锁遗传连锁(英语:Genetic linkage)是指减数分裂期在同一染色体上两个位置靠得很近的基因有着同时被遗传的倾向。若基因所在的基因座相互靠得很近,则在染色体互换过程中它们被分离
- 朱棣文朱棣文(英语:Steven Chu,1948年2月28日-),美国华人物理学家,江苏太仓人,出生及成长于美国圣路易斯;因“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而获得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前任美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