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朝鲜战争纪念碑

✍ dations ◷ 2025-05-16 09:05:26 #伦敦朝鲜战争纪念碑
伦敦朝鲜战争纪念碑(英语:Korean War Memorial, London)是一座位于英国伦敦的纪念碑,为了纪念1950年-1953年间参加朝鲜战争阵亡的英军官兵而设立。纪念碑座落位置为伦敦市中心的维多利亚堤岸花园(英语:Victoria Embankment Gardens)内,介于其东侧的泰晤士河及西侧的英国国防部大楼之间,由韩国政府捐赠,于2013年11月5日奠基,2014年12月3日进行揭幕典礼。英军自朝鲜战争爆发的1950年起加入联合国军支持大韩民国一方,在联军中是规模仅次于美军的第二大派兵来源。从开战至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定为止,英国海陆空三军共有8万多名官开赴朝鲜半岛前线作战,当中约1,100多人阵亡。然而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的英国,对于战事经过和参战老兵的关注都相当有限,此种情形到1981年英国朝鲜战争老兵协会(BKVA)创会之后也都没有消弭,甚至常被称作“被遗忘的战争”(the “forgotten war”)。除此之外,英国在联合国军16个参战国中,也是最晚一个于首都立碑纪念者,在纪念碑造好之前,伦敦境内仅圣保罗大教堂的地窖挂着朝鲜战争阵亡者铜匾,没有纪念碑之类的公开式建筑,离首都圈最近的纪念地点则位于200千米外、斯塔福德郡的国家纪念植物园(英语:National Memorial Arboretum)内,大部分战殁英兵的安葬之处更是远在韩国釜山的联合国纪念公墓(英语:United Nations Memorial Cemetery)。尽管圣保罗大教堂有了纪念牌,英军朝鲜战争老兵仍继续呼吁官方增设更大的纪念物。1995年时,美国华盛顿特区的朝鲜战争老兵纪念碑揭幕启用,间接成了立碑行动的契机,最后使之在2010年后得以展开。韩国方面,其驻英大使馆(英语:Embassy of South Korea, London)亦曾数次提出在伦敦立碑的方案,但却面临到市区不易获得用地的问题,向英国文化、环境、国防等中央部门及地方政府申请建案批准时也要办理严密的行政手续。2012年10月1日韩国国军日(朝鲜语:국군의 날)后,韩国政府透过驻英大使馆联络了韩裔出身的英国贵族——罗瑟米尔子爵夫人(英语:Maiko Jeong Shun Lee, Viscountess Rothermere)及其下的罗夫人基金会(Lady R Foundation),双方进而达成合作,由子爵夫人出资5.5万英镑作为建设促进费,协助申请立案许可、寻找纪念碑创作人选,韩国政府则予以支援。之后又进行了一年的筹备过程,物色合适的选址、进行碑体设计,并与英国国防部、外交部及西敏自治市议会(英语:Westminster City Council)等英方单位接洽。韩国政府、韩国企业和在英韩侨总共为立碑工程捐赠了100万英镑,除了英国朝鲜战争老兵协会、罗夫人基金会、韩国驻英大使馆及英国相关政府部门之外,韩国国家报勋处等机构也参与了企划。2013年10月,英国政府正式核准了在国防部旁的维多利亚堤岸花园竖立朝鲜战争纪念碑的建案。同年11月,韩国总统朴槿惠赴英进行国事访问,并于到访期间的11月5日与威廉王子一起参加动土仪式、替纪念碑奠基。2014年12月3日下午,韩国驻英大使馆替竣工的朝鲜战争纪念碑主办揭幕典礼,与会者共500人,当中有320名朝鲜战争英军老兵。到场官员包含英国国防大臣法伦、外交国务大臣(英语:Minister of State for Foreign Affairs)施维尔、韩国驻英大使林圣男(朝鲜语:임성남 (외교관))、英国驻韩大使魏特曼(Scott Wightman)及韩国陆军参谋总长金曜焕上将等人,格洛斯特公爵和韩国外交部长尹炳世则分别代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朴槿惠总统出席。格洛斯特公爵在会场上代读了伊丽莎白女王的贺词,当中称朝鲜战争纪念碑是“大韩民国人民和政府慷慨捐赠的礼物”、并“将恒久昭示两国间的坚强友谊”。雕像基石上的韩英双语文字石塔东面的浮雕石塔西面的韩国国旗及朝鲜半岛外廓石塔南面的英国国旗及碑文石塔北面的联合国徽章及碑文伦敦朝鲜战争纪念碑包含一座朝向东面的石塔和一座英军军人雕像。英军雕像位于塔前,由苏格兰雕刻师菲利普·杰克逊(英语:Philip Jackson (sculptor))创作,高约3.1米,以青铜铸成。雕像身披战袍、肩背步枪、手持钢盔,头部下低沉思,以哀悼牺牲的战友。身上的装束为了反映朝鲜战争战场的寒冷环境,而安排为冬装。军人脚下的基石以韩英双语写着如下文字:石塔设计成方尖碑的样式,高约5.8米,设计者为建筑师东尼·戴森(Tony Dyson)。该塔由波特兰石(英语:Portland stone)作为建料,基座则由威尔士板岩(英语:Slate industry in Wales)砌成,还有部分石材取自韩国京畿道的抱川。塔体的西面上刻着朝鲜半岛的外廓及大韩民国国旗,军人雕像背后的塔体东面(正面)雕有“THE KOREAN WAR 1950-1953”的字样及韩国山川地貌的浮雕。塔北面的顶段有联合国的徽章图案及其英语名称“UNITED NATIONS”,下端写着一段英语碑文:塔体南面的顶段则雕有英国国旗及“BRITISH FORCES”(英军)两字,下段的英语碑文如下:

相关

  • 间皮细胞间皮细胞是指构成间皮的细胞,间皮由一层细胞组成,位在胸膜或腹膜,心包腔内和器官相接之面上。间皮的功用是提供润滑,使器官与器官、器官与胸膜与腹膜间都能得到良好的保护,不会互
  • 异炔诺酮异炔诺酮(英语:Noretynodrel 或 英语:norethynodrel,商品名:Enovid等)是一种黄体制剂药物,过去被用于口服避孕药以及治疗一些妇科疾病,但现在已不再使用。异炔诺酮和炔诺酮的不同之
  • 克拉斯诺达尔克拉斯诺达尔(俄语:Краснода́р,IPA:.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
  • 克鲁伊夫公元1974年时的克鲁伊夫亨德里克·约翰内斯·“约翰”·克鲁伊夫(荷兰语:Hendrik Johannes "Johan" Cruijff, (荷兰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
  • 卡的夫加的夫(英语:Cardiff;威尔士语:Caerdydd)是威尔士的首府和最大城市,也是英国第十六大城市。威尔士国民议会所在地。人口约519,700,面积190平方公里。加的夫在威尔士语中意为塔夫河
  • 中山南中山南路是台北市主要南北向道路之一,位于中正区。全线属于省道台9线。本路不分段,北接中山北路,南接罗斯福路。本路因临近博爱特区,周围建物多为重要机关所在。中山南路原为台
  • 原史时代原史时代,或简称原史(英语:Protohistory)是史前时代与信史时代中间的一段时期,指在一种文明还没有发展出自己的书写系统,但被外部其它文明以其文字所记载的时期。比如在欧洲,凯尔特
  • 10月1日10月1日是阳历年的第274天(闰年是27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91天。
  • 伦敦交通伦敦交通(英语:Transport in London)指的是大伦敦地区的交通状况。伦敦是英国的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网的枢纽,交通十分发达。伦敦希思路机场是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伦敦现
  • 毕德堡俱乐部阴谋论彼尔德伯格会议(英语:Bilderberg Meeting),又译毕德堡会议、彼德伯格会议,是世界级的年度非官方会议,与会者约为130位,参加者多为商业、媒体及政治精英,参会者可以利用会议上所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