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极化

✍ dations ◷ 2025-07-20 15:25:19 #社会心理学,行为

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为社会学术语。在一个组织群体中,个人决策因为受到群体的影响,容易做出比独自一个人决策时,更极端的决定,这个社会现象,被称为群体极化。

在正常状况下,一个人在进行决策时,会有风险趋避的倾向。普通的理性决策者,会倾向于避免有风险、可能会造成自己损失的决定。

但是当个人身处团体中时,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结果使人把毫不存在的事当成事实,产生不良社会影响。

假定你要求参与电影观后感讨论的每个成员都对电影提交一个态度评定;接下来,作为一个群体,你同意某个价值判断,以反映你们群体的态度。如果群体的评定比个人评定平均要极端一些。

例如中国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红卫兵等都是群体极化的表现。

现代社会中,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出现也导致了群体极化。

相关

  • 皇家内科医学院伦敦皇家内科医师学会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 of London) 是一所位于伦敦的内科医师学会。1518年由亨利八世成立,初时称为内科医师学会,至1674年冠“皇家”称号。成立
  • 阿兹海默症阿尔茨海默病(拉丁语:Morbus Alzheimer、德语:Alzheimer-Krankheit、英语:Alzheimer's disease,缩写:AD),俗称早老性痴呆、老年痴呆,是一种发病进程缓慢、随着时间不断恶化的神经退化
  • 女阴摩擦女阴摩擦(Tribadism、tribbing)、俗称磨豆腐、磨镜,是性行为的一种,当中女性会以女阴磨擦其伴侣的身体部位以取得性刺激,当中以摩擦阴蒂的情况最为普遍。此一行为的实践方式包括
  • 夫夫夫夫(英语:gay couple)是指在同性婚姻合法的地区或国家,男性和男性经过一定仪式(婚礼)或法律程序确立婚姻后的关系。一般会共同生活、维持经济、一同养育子女等。夫夫双方互为对方
  • 浮华世界《名利场》(Vanity Fair: A Novel without a Hero)是英国小说家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的讽刺小说,于1847年出版,并曾多次改编成电影与电视剧,生性狡诈虚荣的女主人翁利蓓加·夏
  • 劳埃德·沙普利劳埃德·斯托韦尔·沙普利(英语:Lloyd Stowell Shapley,1923年6月2日-2016年3月12日)是美国著名的数学家和经济学家。他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和经济学名誉教授。他在数理
  • 龙虾科龙虾科(学名:Palinuridae)是甲壳亚门十足目抱卵亚目无螯下目中的一个科,它有约45个种。与龙虾科最接近的是蝉虾科,两者同属无螯下目。属于龙虾科的属包括真龙虾属、岩龙虾属、脊
  • 2008至2009年的经济衰退name = 'Transport', description = '交通', content = {{ type = 'text', text = [[]] }, { type = 'item', original = 'articulated bus', rule = 'zh-cn:铰接客车;zh-tw
  • 徐玉诺徐玉诺(1894年-1958年),原名徐言信,笔名红蠖,生于清光绪二十年,河南鲁山县人,中国著名现代诗人,作家。徐玉诺民国4年(1915年)考入开封省立第一师范就读,在求学期间,受“五四”新文化影响,
  • 主观价值理论主观价值理论(英语:subjective theory of value,简称STV)是经济学的价值理论,认为产品和服务本身并没有经济的价值,而是由于个人对它们的需求才有价值存在。而这些价值是依据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