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卡斯帕罗夫

✍ dations ◷ 2025-11-11 18:56:32 #加里·卡斯帕罗夫

加里·基莫维奇·卡斯帕罗夫(俄语:Гарри Кимович Каспаров,罗马化: ,1963年4月13日—),俄罗斯国际象棋棋手,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曾在1999年7月达到2851国际棋联国际等级分。在1985年至2006年间曾23次获得世界排名第一。曾11次取得国际象棋奥斯卡奖。退出棋坛后积极参与政治,成为俄罗斯反对派的领袖。

卡斯帕罗夫于1963年4月13日出生于苏联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巴库,原名加里·韦恩施泰因 (Garri Weinstein) ,父亲是犹太人,母亲是亚美尼亚人。卡斯巴罗夫8岁开始接受职业训练,1978年取得大师称号,1981年开始代表苏联参加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并取得特级大师头衔。1984年,卡斯帕罗夫取得了向世界冠军阿纳托利·卡尔波夫挑战的权利。

当年的冠军争霸战规定先赢6盘者为胜,卡尔波夫很快在前九局就取得了4-0的领先优势,但是卡斯帕罗夫凭借着自己的年龄优势(比卡尔波夫年轻12岁),顽强地将比赛拖入到一系列令人精疲力竭的平局中,在连续17局平局后,卡尔波夫再胜一局,以5-0领先,但是在第32局,卡斯帕罗夫终于取得了第一场胜利,并在第47和48局连续取胜,将比分追到5-3。就在这时,国际棋联以保护两位棋手身体为名强行中止了比赛。

1985年,国际棋联重新举办了争霸赛,并将规则改为在24盘棋中先得12.5分为胜,平局则判定为卫冕者胜利。最终,卡斯帕罗夫以13-11获得胜利,并在次年以12.5-11.5再次击败卡尔波夫。1987年,卡尔波夫卷土重来,第四次与卡斯帕罗夫争霸,在最后一盘时,卡斯帕罗夫以11-12落后,在背水一战中,两人进行了长时间的绞杀,最后卡斯帕罗夫凭借在第一时限结束时获得的一兵优势最终取胜,以12-12的平局成绩卫冕成功。1990年,在两人的第五次对决中,卡斯帕罗夫以12.5-11.5取胜。

1993年,英国棋手奈杰尔·肖特击败卡尔波夫获得挑战权,卡斯帕罗夫与其商定脱离国际棋联的管辖,在卡斯帕罗夫创办的职业象棋协会旗帜下自行举办挑战赛,为此两人均被逐出国际棋联。(国际棋联另行举办冠军赛,结果卡尔波夫取得了胜利)卡斯帕罗夫在挑战赛中击败了肖特,其后又击败了印度天才维斯瓦纳坦·阿南德的挑战。

1996年及1997年,卡斯帕罗夫曾两度与IBM开发的超级电脑深蓝进行国际象棋比赛,并胜出首次比赛,成绩是三胜二和一负;1997年,深蓝以二胜三和一负击败卡斯帕罗夫于最后关键一局第19手弃子投降。棋王在会后表示:“我要声明,我的失败与科技无关,因为电脑的表现完全没有机械的惯性,我不相信有这样优越的电脑”。棋王要求重赛。但IBM拒绝,并迅速将深蓝拆卸,使卡斯帕罗夫无法报仇。2003年,一部纪录片正为此而拍摄,名为《游戏结束:卡斯帕罗夫与电脑》();该片指出,深蓝广被宣传的胜利,是由IBM一手炮制,务求令其股票价格上升。

1999年,MSN主办了一场由卡斯帕罗夫一人对抗来自全世界75个国家超过五万名国际象棋爱好者的网络比赛。棋赛以每天下一步的速度进行,卡斯帕罗夫有一整天的时间可以构思下一步,而来自全世界的玩家则也有同样多的时间在网络上以投票的方式决定要下哪一步。比赛从该年6月21日、由卡斯帕罗夫执白棋下了1.e4之后开始,而在经过了四个月的漫长大战之后,于同年10月22日、卡斯帕罗夫下完了第62步之后,世界队伍投票决定投降,因而卡斯帕罗夫获胜。

卡斯帕罗夫事后表示,“我花在分析这盘棋上的时间比过去任何一场比赛都还要多”。

2000年,卡斯帕罗夫在同弗拉迪米尔·克拉姆尼克的比赛中以6.5-8.5落败,从而失去了世界冠军头衔。2004年,他终于拿下了俄罗斯国际象棋锦标赛的冠军,完成了各大顶级赛事的全满贯后,他表示他已经几乎达成他在国际象棋世界中的所有目标,随后2005年初在西班牙南部利纳雷斯的一项著名赛事中,第九次赢得冠军后,宣布在职业象棋手生涯中退休,他退休时仍保有当时为世界最高的2812积分。

卡斯帕罗夫从棋坛引退之后,积极参与政治,成为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的主要反对派之一。2007年4月15日,在参加反普京总统的示威游行时,遭警方逮捕,被以违反公共秩序的罪名罚款1000卢布后获释。11月份,他再次因为参与反政府、反对普京的示威游行而被逮捕[1]。最终,由于在2011年-2013年俄罗斯示威的积极参与而受到当局的深入调查,他不得不举家逃离俄罗斯[2],前往曼哈顿生活[3]。2014年,在米兰诺维奇的帮助下,他取得克罗地亚国籍后回到欧洲[4]。近年来,他主要在当地进行国际象棋和人权理念的推广,并偶尔参加一些快棋比赛,但没有突出成绩。


相关

  • 国立巴黎歌剧团国立巴黎歌剧团(法语:Opéra national de Paris)是法国具代表性的歌剧、芭蕾舞演出团体之一。主要演出场地是巴黎歌剧院和巴士底歌剧院。国立巴黎歌舞团成立于1669年,是世界上最
  • 新无神论对宗教的批评 · 自由思想反教权主义 · 反宗教虚构宗教新无神论(英语:New Atheism)是21世纪初的一群无神论作家所提出的思想。他们主张“无论宗教的影响力如何提高,它不应该被
  • 前5世纪前500年至前401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5世纪。按史记,在前476年,春秋时代结束,战国时代开始。
  • 畠山氏畠山氏(はたけやまし/はたけやまうじ),亦作田山氏,日本的一个武家氏族,桓武平氏的支流,发源于武藏国男衾郡畠山乡而得名。室町时代三大管领之一。(畠,为和制汉字,中文可念作ㄗ、ㄗㄞ
  • 奚姓奚姓是一个汉字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5位。一 :“奚”出自“任”姓。据《姓源》载,夏朝奚仲任车正(掌管马车的官),原职于薛(山东滕县)后迁于邳(山东微山),其后代以“奚”为氏。二
  • 梅策齐乌斯梅策齐乌斯(希腊语:Μιζίζιος;亚美尼亚语:Մժէժ)是一名亚美尼亚贵族,拜占庭帝国将领,曾在668至669年于西西里篡权。依据拜占庭编年史学家说法,梅策齐乌斯为亚美尼亚人,外貌
  • 何东平何东平(1955年10月-),男,汉族,祖籍广东大埔,生于福建武平,中华人民共和国编辑。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8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8月从中山大学毕业后,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同志亦凡人中文站,又称QAF中文站,是中国一家以翻译制作LGBT题材影视为主的论坛网站。成立于2004年9月,设立的初衷来源于美剧《同志亦凡人》,为提供该剧中国粉丝的一个交流场所,后
  • 穆罕默德·拉希德帕夏穆罕默德·拉希德帕夏(奥斯曼土耳其语:محمد راشد باشا‎,土耳其语:Mehmed Râşid Paşa,1824年-1876年6月15日),是奥斯曼帝国政治家、外交官。他在1866年至1871年担任叙利亚省瓦利期间成绩斐然,并在1870年代两度出任帝国外交大臣(英语: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ttoman Empire))。拉希德帕夏作为大维齐尔穆罕默德·艾明·阿里帕夏的门徒,致力于继续推进坦齐马特的改革事业。他于1876年6月15日在米德哈特帕夏家中举行的一
  • 欧赫迈罗斯欧赫迈罗斯(古希腊语:Εὐήμερος )也作欧伊迈罗斯、欧赫墨罗斯、欧凡麦、欧黑梅洛斯、犹希麦如、犹希迈罗斯,是前3世纪时期的神话作家,后世用其名字指认为神祇来源于历史上真实英雄的理论观点,即欧赫迈罗斯主义。著有《圣史》一书,后被古罗马作家恩纽斯翻译为拉丁文,现仅存希腊文原版和拉丁文译本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