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

✍ dations ◷ 2025-04-24 19:16:25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也被称为侵蚀作用或土壤侵蚀)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是指地球的表面不断受到风、水、冰融等外力的磨损,地表土壤及母质、岩石受到各种破坏和移动、堆积过程以及水本身的损失现象,包括土壤侵蚀及水的流失。狭义的“水土流失”是特指水力侵蚀地表土壤的现象,使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受到破坏和损失,影响到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的生存。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特别是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经营,使土壤的覆盖物遭受破坏,裸露的土壤受水力冲蚀,流失量大于母质层育化成土壤的量,土壤流失由表土流失、心土流失而至母质流失,终使岩石暴露。(《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侵蚀是自然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由于水的流动,带走了地球表面的土壤,使得土地变得贫瘠,岩石裸露,植被破坏,生态恶化。 这种自然现象可以是循环作用的,生态恶化引起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又使得生态更加恶化。于是土地退化,无法耕种。植物死亡,地表裸露。恶劣的生态又更导致气候的变化,使得生物可生存的环境变坏。水土流失还会使得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引起水流不畅,水质混浊,甚至导致洪水泛滥,河流改道,就如中国的黄河。中国水土流失强度分为: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等六级。从侵蚀类型看,西北部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主要是因土质疏松,降水集中。黄土或松散的风化壳在缺乏植被保护情况下极易发生侵蚀。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主要是流失型侵蚀;而南方地区,地形起伏,降水量大,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水土流失则常是降水型侵蚀。相对于土壤原生地的环境变化,侵蚀作用对于其他地区也可能是正面的,如水流将泥沙碎石带入河的下游,形成平坦的冲积平原,适合于人类和动植物的繁衍生存。- 附加背景: 地表的风化作用和土壤的形成由雪、霜、阳光、雨水对地表岩石的作用称为风化。暴露在空气中的岩石会受到天气影响,长期冷热交替,有些岩石会因而开裂。岩石中的水结冰时会膨胀,也会使岩石开裂。雨水是稀酸,可溶化或改变岩石内的化学物质。植物的根和穴居动物也会加速风化。因为风化而碎裂的石块会由水、冰、风带走,而如果水、冰、风内如有石块,即使非常细小,也能大大加强侵蚀的作用,改变地貌。碎裂的岩石颗粒在自然力、水和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形成土壤。

相关

  • 咯血咳血又称为咯血,是一种症状,指肺或气管中的出血,经由咳嗽而吐出。多半是因为所吐出的痰中带有血丝而被发现。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支气管炎、肺炎、肺肿瘤、肺结核等疾病。或是使用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II receptor antagonist),也被称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ARBs)或AT1受体拮抗剂,是一类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
  • 癌(Carcinoma),有翻译为恶性上皮细胞肿瘤,是癌症的一种。在医学上专指由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其它由结缔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只称作恶性肿瘤,如:肌肉或骨骼的恶性肉瘤(Sarcoma)、黑
  • 假根假根是植物和真菌的一种结构,和根一样用做支撑或吸收等用途。在真菌里,假根是由固定真菌的匍匐枝向下长的小小分歧菌丝。假根会释放出消化酶并吸收消化后的有机物质。在陆生植
  • 孢子囊孢子囊是植物或真菌制造并容纳孢子的组织。孢子囊会出现在被子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蕨类相关、苔藓植物、藻类和真菌等生物上头。小孢子囊是花朵雄蕊上被称做花
  • 双硫仑二硫龙(Disulfiram),又称双硫仑,商品名戒酒硫(Disulfirm)、安塔布司(Antabuse),是一种于1920年代发现的药物,因为对酒精有立即性反应而被使用于治疗慢性酒精上瘾,使用时须配合医生处方
  • 最高法报告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例报告(英语:United States Reports)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所审理过所有案件的官方报告。其标注方式一般会简写为:卷次+U.S.+起始页码+(年代)。比如说,著名的《纽约
  • 检验科检验科(英文:clinical laboratory),主要工作是承担各个病房、急诊病人的各类检查工作。
  • 再处理铀再处理铀是指从乏燃料再处理过程中回收的铀,铀在再处理过程中回收的材料中占很大一部分。法国、英国和日本均有回收再处理铀的商业企业。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在生产武器级钚时,亦
  • 威廉·埃因托芬威廉·埃因托芬(Willem Einthoven,1860年5月21日-1927年9月29日)是一位荷兰医师与生理学家。 埃因托芬出生于当时属于荷兰的爪哇岛三宝珑,他的父亲是一位医生,在他小时候便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