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komokai

✍ dations ◷ 2025-07-03 17:46:32 #Mokomokai

Mokomokai,另称Toi moko是指被经精心制作保存下来的毛利人头部。这些头颅的面部都有着毛利人传统的面部纹身()来装饰。在19世纪早期的火枪战争中,Mokomokai成为了西方社会里比较有价值的商品。

Moko面部纹身在毛利文化中一直是作为一种传统继承,直到19世纪中叶,它的此用途才开始逐渐消失,但在20世纪后期出现了些许复兴迹象。在欧洲人发现新西兰岛之前的毛利人先天文化中,Mokomokai头颅表示其崇高的社会地位。通常只有男性会有完整的面部纹身,而地位比较高的女性则在嘴唇和下巴上纹身。Moko纹身在毛利文化中也是个人与祖先之间的一种族谱继承。

在毛利社会中,Moko纹身主要用于当族群中的人升任到一定的社会地位,或是经历诸如成人礼这种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时。每个Moko纹身都是独一无二的,其中包含了关于这个人的社会地位等级、部落、血统、职业和功绩等信息。获得Moko纹身的成本也很高,而且精心制作的Moko纹身通常仅限于酋长和有着高阶地位的战士。此外,设计Moko纹身的纹身师以及Moko自身的含义皆被严格的Tapu(毛利语:指精神限制,意思为禁令)和各种礼节束缚。

当一位纹有Moko面部纹身的部族人死亡时,通常他的头部能很好的被保存下来。头颅里的大脑和眼睛会被首先摘除,再用亚麻纤维和胶将头颅有孔洞的地方封住。然后将头颅煮沸蒸熟,放在明火上进行熏烤,并在太阳下晒几天,最后用鲨鱼油做最后的处理。这些被保存下来的Mokomokai头颅,会被他们的家人保存在华丽的雕刻盒子里,只有在举行神圣仪式时才会被带出来。

在战斗中俘获的敌军首领头颅也会被保存下来;通常战争获取来的Mokomokai头颅被认为是战利品,会被陈列在纪念堂上并受到嘲讽。它们在交战部落之间的外交谈判中具有重要意义,归还和交换Mokomokai头颅是实现和平的必要先决条件。

历史上首先进行Mokomokai头颅交易的是西方殖民者约瑟夫 · 班克斯爵士,他是努力号三桅帆船(HMS Endeavour)上的植物学家,他用旧亚麻布的内衣成功换取到了一个14岁部族男孩的Mokomokai头颅。此后有人指出,这一贸易可能并不是出于自愿进行的,因为据报道,班克斯使用一把步枪瞄准一位不愿放弃祖先头颅的毛利部落酋长,逼迫他交出头颅。后来,Mokomokai头颅被当作“古玩”在各处进行交易,人们对这些头颅的迷恋开始逐渐增长。Mokomokai头颅的交易甚至超越了在火枪战争时期的火枪贸易,在火枪战争这个社会极其不稳定的时期,Mokomokai头颅成为一项商业贸易品,用途可作为古玩、艺术品和博物馆标本出售,并可以在当时的欧洲和美国卖出高价,还可以用来交换战争时期所需的武器和弹药。

由于部落对火器的需求量增大,以至于部落对他们相邻的部落发动袭击,以获得更多的头颅来为西方殖民者进行贸易。他们还在奴隶和囚犯身上进行纹身(尽管纹身上并没有真正的moko纹身图案,而是用了一些毫无意义的图案) ,以便显得他们向殖民者出售的头颅更加逼真。1820年至1831年是Mokomokai头颅贸易的巅峰时期,1831年,新南威尔士州州长颁布了一项法令,禁止在新西兰境外进行更多的商业贸易活动;19世纪30年代,由于所有幸存下来的部族皆都拥有了武器装备,所以对火器的需求变得逐年减少。1840年,《怀唐伊条约》的签署使得新西兰成为英国的殖民地,Mokomokai头颅的出口贸易实际上已被完全禁止,Mokomokai头颅在毛利社会中的使用也有所减少,尽管一些小规模贸易还是偶尔持续了几年。

霍雷肖 · 戈登 · 罗布利少将(Horatio Gordon Robley)是一位英国军官和艺术家,他在19世纪60年代新西兰土地战争期间在新西兰服役。他对民族学很感兴趣,并也沉迷于纹身艺术,同时他还是一名天才插图画家。他在1896年出版了关于毛利人纹身的经典著作。回到英格兰后,他收集了35-40件著名的Moko纹身,后来他提出要卖给新西兰政府。但报价被拒绝后,他的大部分藏品被卖给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一项海外文物归还运动的发起,要求将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数百件Mokomokai头颅文物归还新西兰。其要求让文物归还给其亲属或存放在新西兰博物馆,但不能将之公开展出。这项运动实际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尽管还有许多Mokomokai头颅依然存放在海外,但这项运动仍在不断努力将更多的Mokomokai头颅送返家乡。

相关

  • 清软颚近音清软颚近音是一种辅音,使用于一些口语中。国际音标通常写作⟨ɰ̊⟩,但当未指明清软颚近音是否为圆唇时,这组音标并不适合使用(音标⟨ɰ̊⟩就已经指明了该音为不圆唇音),若写成⟨
  • 朱典楧伊哀王朱典楧(?-16世纪?),明朝第七代伊王,敬王朱�淳的庶第一子。嘉靖七年(1528年)十月戊辰,以镇国将军受册为伊世子。妻子方氏为世子妃。弟朱典�亦受封为万安王。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父亲
  • 陈海茵陈海茵(1976年8月6日-),台湾新闻主播,毕业于世新大学新闻学系。前任中天新闻台主播、东森新闻台《东森晚间新闻》主播。
  •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圣伯多禄圣保禄教区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圣伯多禄圣保禄教区(拉丁语:Eparchia Sanctorum Petri et Pauli Melburnensis Ucranorum;乌克兰语:Мельбурнська єпархія святих
  • 山柑科参见正文山柑科也叫白花菜科,共有25属约650种,广泛分布在全球暖温带和热带地区,中国有4属约20余种,分布南方各地。本科植物为乔木、灌木、藤本,少数为草本,和醉蝶花科相似。1981年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第一夫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第一夫人或朝鲜第一夫人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领导人的配偶在参加国家活动时的称号。朝鲜方面未曾公开此称号的正式名称,仅在媒体中称为尊敬的女士
  • 石井亮一石井亮一(1867年6月27日-1937年6月14日),是一位出身佐贺的特殊教育推广家。庆应三年(1867年),石井亮一出生于今日佐贺县佐贺市水ヶ江地区;他的父亲是佐贺藩士石井忠泰,母亲名叫馨子,家
  • 证书颁发机构安全理事会证书颁发机构安全理事会(The Certificate Authority Security Council,缩写CASC)也称证书颁发机构理事会,是由多个行业供应商倡导团体创建的进行研究、促进互联网安全(英语:Intern
  • 皮埃尔·德佩皮埃尔·德佩(法语:Pierre Jean Capretz,1925年1月30日-2014年4月1日)是一名教育家和作家、法语教师。他毕业于巴黎大学,后再1949年,任教于佛罗里达大学,1956年,加入耶鲁大学,担任语言
  • 戴冠中戴冠中(1937年-),男,上海人,中国控制工程专家,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曾任西北工业大学校长,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