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组合定律

✍ dations ◷ 2025-09-01 23:16:02 #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或称基因的独立分配定律,是遗传学的三大定律之一(另外两个是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连锁交换定律),由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G.J.Mendel,1822-1884)经豌豆杂交试验发现。其内容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决定不同对性状的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不同对基因(非等位基因)之间互不干扰,独立组合。孟德尔在做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发现,基因分离比为9:3:3:1。(见右图)。这一结果表明,它是由两对基因分别由基因的分离定律独自分离的比例3:1产生的。 在真核生物中,自由组合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适用于对包含有两对及其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的分析。

相关

  • 阿塞拜疆阿塞拜疆共和国(阿塞拜疆语:Azərbaycan Respublikası),通称阿塞拜疆(阿塞拜疆语:Azərbaycan,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
  • 牙刷牙刷是用于刷牙的一种刷子。它的结构,是将嵌满一束束高密度刷毛的刷头安装在握把上,促进清洁口腔中难以触及的区域。一般刷牙时都会在牙刷上加上牙膏以提高刷牙的功效。市面上
  • J·B·S·霍尔丹约翰·伯顿·桑德森·霍尔丹 FRS(英语:John Burdon Sanderson Haldane,1892年11月5日-1964年12月1日;通常被称做J.B.S.霍尔丹、霍尔丹,在他的著作中有时也使用J.B.S.;姓或译作荷顿),
  • 黄体期黄体期(luteal phase)是人以及其他动物月经周期中的后半段,以及其他真兽下纲动物(胎盘动物)动情周期的前半段。黄体期开始于卵巢排卵,留下卵子外围的黄体,其结束是怀孕或是黄体萎缩
  • 利奥·卡达诺夫利奥·菲利普·卡达诺夫(英语:Leo Philip Kadanoff,1937年1月14日-2015年10月26日),美国物理学家。他是芝加哥大学的物理学教授(2004年荣誉退休) 和美国物理学会(APS)的前主席。 他对
  • 维克托·麦库西克维克托·阿尔蒙·麦库西克(英语:Victor Almon McKusick,1921年10月21日-2008年7月22日),美国内科医师、医学遗传学家,目前在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任医学
  • 朱森元朱森元(1930年10月26日-),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生于江苏溧阳。1949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航空系学习。1960年在莫斯科包曼高工获副博士学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 科肯德尔效应科肯德尔效应(英语:Kirkendall effect):二种原子扩散速率不同金属的界面,经扩散后发生移动的现象,称为“科肯德尔效应”。这是欧内斯特·科肯德尔于1947年在韦恩州立大学任化学工
  • 人工子宫人工子宫(或人造子宫;英语:Artificial uterus; 或英语:Artificial womb),是一种设想中的技术设备,模拟女性子宫的环境,孕育胎儿,从而达至真正的无痛生育繁殖的效果。
  • 芝山岩学堂台北市士林区士林国民小学(英语:Taipei Municipal Shilin Elementary School),是一所位在台北市士林区大东路的公立国民小学。该学校之前身为日本人士于1895年创办之芝山岩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