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吋45倍径舰炮

✍ dations ◷ 2025-09-15 02:11:17 #14吋45倍径舰炮

14吋45倍径舰炮(英语:14"/45 caliber naval gun,读音:Fourteen-inch-forty-five-caliber-naval-gun;又称:356毫米45倍径舰炮;其衍生型最初被称为Mk 1、2、3、5,直到1930年代升级时被重新命名为Mk 8、9、10、12)是一系列美国海军最早采用的14英寸(356毫米)舰载主炮。14寸45倍径舰炮是美国海军所属的所有纽约级、内华达级和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以上搭载的主力武器。该舰炮亦在英国皇家海军服役,并且被命名为BL 14吋Mk II后装舰炮(英语:BL 14 inch gun Mk II)。

14吋45倍径舰炮的设计可追溯到1910年。1914年,它俩搭载在德克萨斯号和她的姊妹舰纽约号以上服役。在导入它俩时,海军打算发射填充了D型高爆炸药的1,400英磅(635.03千克)穿甲弹。推进剂为四袋丝袋式无烟火药,每袋重达105英磅(47.63千克)。在15度角时,这些舰炮可以将炮弹发射到23,000码(21,031.20米)的距离。每门独立火炮的后膛重达142,492英磅(64,633.28千克),而长度则是53英尺6.5英寸(16.32米)。

最初的每门Mk 1筒紧身管(英语:Built-up gun)式火炮均由无衬管的管道、护套、八具箍(英语:Hoop gun)和螺栓框衬管所组成。为了弥补火炮下垂的问题,火炮以上还追增加了四具箍锁环。Mk 3追加了三具箍锁环并且具有延长的滑动距离,而Mk 5总共装有五具箍。由于火炮之间的互换性,每艘配备了14吋45倍径舰炮的战列舰通常会在每座炮塔以上装有各型(Marks)的火炮。

1930年代,Mk 1、2、3、5都进行了升级,以增加其装药量和炮口初速,从而分别衍生出Mk 8、9、10、12。所有火炮均采用了间断螺纹式炮闩(英语:Welin breech block)和史密斯—阿斯伯里机构(英语:Asbury mechanism);而在Mark 12装上时,还采用了镀铬以延长其炮管寿命。这些改进使得火炮能够发射更沉重的1,500英磅(680.39千克)炮弹,并且将火炮炮架仰角提高至+30°(最大俯角维持-5°),将射程延长至36,000码(32,918.40米)。而纽约级的炮塔并无进行现代化改造,因为它俩的炮弹卷扬机无法容纳更长的穿甲(AP)和高爆(HC)炮弹,取而代之的方案是为它俩生产了附有风帽的缩短型炮弹。

14吋45倍径舰炮搭载于纽约级的两艘战列舰,纽约号和德克萨斯号,内华达级一号舰内华达号,以及宾夕法尼亚级一号舰宾夕法尼亚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服役当中用于海岸炮轰。1942年登陆战当中,纽约号曾在北非战役中负责炮火支援,宾夕法尼亚号则参与了阿留申群岛战役;而1944年霸王行动期间,德克萨斯号和内华达号亦对诺曼底作炮火支援。在整个1944年和1945年间,宾夕法尼亚号在进攻期间打击了众多不同的太平洋岛屿;而1945年,纽约号、得克萨斯号和内华达号都参与了对硫磺和冲绳两岛的进攻。

由于对珍珠港的空袭,俄克拉荷马号和亚利桑那号都从未得以击发过他俩搭载的主炮。但是,就在1944年秋季,本来搭载在沉没的亚利桑那号2号炮塔的三门14吋45倍径舰炮,就在内华达号于珍珠港的大修过程期间被搭载于后者的舰首以上,并且在以后太平洋战争当中用以进行多次海岸炮轰。而来自亚利桑那号残骸的舰尾炮塔(3号和4号)则分别被搬到美国陆军海防炮兵团(英语:United States Army Coast Artillery Corps)位于欧胡岛西海岸的亚利桑那炮台和莫卡普角(英语:Mokapu Point)的宾夕法尼亚州炮台以上用作海岸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由伯利恒钢铁公司所生产的八门美国海军标准14吋45倍径舰炮(配有炮架)都供应给英国。它们被命名为BL 14吋Mk II后装舰炮(英语:BL 14 inch gun Mk II),并且搭载在阿伯克龙比级(英语:Abercrombie-class monitor)浅水重炮舰以上服役。

相关

  • 量子穿隧效应在量子力学里,量子隧穿效应(Quantum tunnelling effect)指的是,像电子等微观粒子能够穿入或穿越位势垒的量子行为,尽管位势垒的高度大于粒子的总能量。在经典力学里,这是不可能发
  • 永别了,武器《永别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是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于1929年写成的半自传体小说。海明威用精炼的语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批判了战争的荒谬、虚无和非理性。小
  • BLS勒奇山铁路BLS勒奇山铁路股份公司(德语:BLS Lötschbergbahn AG)是瑞士的一家前私营铁路公司,拥有总长度达245公里的铁路运营里程,为瑞士规模最大的私铁之一。该公司主要经营穿越勒奇山的南
  • 1959年太平洋台风季 1959年太平洋台风季泛指在1959年全年内的任何时间,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水
  • 奈拉贾恩杰吉尔奈拉贾恩杰吉尔(Naila Janjgir),是印度恰蒂斯加尔邦Janjgir-Champa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32495(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32495人,其中男性16841人,女性15654人;0—6岁人口4501人,其
  • 合肥市第三中学合肥市第三中学,简称合肥三中,前身为创办于1920年的私立庐阳正谊中学,位于合肥市庐阳区宿州路与阜南路交口,逍遥津公园南侧。合肥三中为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 唾蛇唾蛇(学名:)是蛇亚目眼镜蛇科下一个有毒的单型蛇属,亦被称为射毒眼镜蛇,主要分布于南非,是一种能以喷射毒液作自卫手段的蛇类。根据地区及品种上的差异,唾蛇身上的纹理及颜色都会有
  • 安托万·盖克梅安托万·盖克梅(Antoine Gakeme,1991年12月24日-)是一名布隆迪田径运动员,主攻800米项目。他是2016年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男子800米亚军。室外室内
  • 台湾高腰圆口小蜗牛台湾高腰圆口小蜗牛(学名:)是腹足纲异鳃类真有肺类柄眼目支序之下的成员,旧属鳖甲蜗牛科,今属腹齿螺总科真蛞蝓科平圆口小蜗牛属。是台湾的特有种。壳呈圆锥形,约有螺层6层。本物种见于台湾北部的宜兰县大同乡及高雄县宝斗山(模式产地)。常栖息在中低海拔山区落叶堆下或潮湿森林底层。它们不一定只生活于落叶堆,也见于岩石间,或活动于植物上。
  • 奥塔维奥·布加蒂奥塔维奥·布加蒂(意大利语:Ottavio Bugatti,1928年9月25日-2016年9月13日),意大利男子足球运动员,场上位置是守门员。他曾代表意大利国奥队参加195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足球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