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望远镜

✍ dations ◷ 2025-02-24 00:46:01 #红外线成像,红外望远镜,望远镜类型

红外线望远镜(英语:Infrared telescope)是用红外光检测天体的望远镜。红外线是存在于电磁波谱中的几个类型的辐射之一。

有几个关键的发展导致了红外线望远镜的发明:

红外望远镜可以是基于地面的、机载的或者空间望远镜。它们包含了一个带有一个必须冷却到低温的特殊的固态红外探测器的红外摄像机。

地面红外望远镜最先被用来通过红外线来观察外层空间,它于196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流行起来。地面望远镜具有局限性,因为水蒸气在大气层中会吸收红外线辐射。基于地面的红外望远镜往往被放置在高山脉和非常干燥的气候中以改善可见度。

在1960年代,科学家们使用气球将红外望远镜升到高海拔地区。通过这些气球,它们能够达到约25英里(40千米)高的地方。在1967年,红外望远镜被安置在火箭上,这些是第一批机载红外望远镜。一个最近的机载红外望远镜实例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平流层的观测台(SOFIA)于2010年被送到了平流层。在一起,美国科学家和德国航空航天中心科学家共同把一个17吨重的红外望远镜放到了波音747喷气飞机上。

把红外线望远镜放在太空中能完全消除地球大气层的干扰。一个最有意义的红外望远镜项目是于1983年推出的红外线天文卫星(IRAS),它透露了有关于其他星系的信息,就像我们的银河系中心的信息一样。美国航天局目前拥有以太阳能为动力的航天器装载着被称之为“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WISE)”的空间红外线望远镜。它于2009年12月14日发射。

可见光的波长在0.4 微米至0.7 微米,它和波长为0.75 微米至1000 μm(1 毫米)的电磁波是应用于红外天文学、远红外线天文学以及亚毫米波天文学的经典波长范围。

相关

  • 耳鸣耳鸣(Tinnitus)是指外在环境没发出声音却听见声音的一种状况,常被形容成一种铃响声、轻敲声、轻嘶声或低吼声,偶见模糊的人声或音乐声;耳鸣所听见的声响可能轻柔,也可能震耳欲聋,音
  • 蝮蛇蝮亚科(学名Crotalinae)是蝰蛇科的一个亚科,统称蝮蛇,其主要特征是在眼与鼻孔之间具颊窝。除少数为卵生外,绝大部分品种为卵胎生。详见:蛇岛蝮 其代表为蛇岛蝮,灰褐色,是唯一一种不
  • 24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 
  • 热力发电热力发电厂(英语:thermal power station 或 thermal power plant),简称热电厂,是由蒸汽作原动力的发电厂。水被加热,转变为蒸汽,推动蒸汽轮机运转,带动发电机工作,同时也做一些其他工
  • 女真语女真语是古代女真人在10世纪到15世纪初使用的民族语言,女真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古代语言,是满语的祖语。女真语的三大主要来源,即源于突厥语、契丹语、源于古代蒙古语
  • 火地群岛坐标:54°S 70°W / 54°S 70°W / -54; -70火地群岛(西班牙语:Archipiélago de Tierra del Fuego),是南美洲最南端的一个岛屿群,由主岛大火地岛及周边小岛组成,总面积73,753平方
  • 高雄流行音乐中心高雄流行音乐中心(Kaohsiung Music Center),兴建计划名为海洋文化及流行音乐中心,基地位于高雄港11-15号码头(光荣码头与真爱码头),占地约11.89公顷,主体包括可容纳1万2,000名观众的
  • 主题 (文学)主题(英语:theme)是在当代文学研究中文本研究的中心话题。主题可以分为两类:作品的概念性主题(英语:thematic concept)是读者“认为作品是关于什么的”;陈述性主题(英语:thematic stat
  • 电阻温度计电阻温度计,也称为电阻温度探测器(RTDs),是一种使用已知电阻随温度变化特性的材料所制成温度传感器。因为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由铂制造而成,所以他们通常被称为铂电阻温度计。在许
  • 中国文化大学法学院中国文化大学法学院(英语: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College of Law),简称文大法学院,为中国文化大学十二学院之一,源自设立于1962年的“中国文化研究所法律学门”与成立于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