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望远镜

✍ dations ◷ 2025-10-22 12:28:35 #红外线成像,红外望远镜,望远镜类型

红外线望远镜(英语:Infrared telescope)是用红外光检测天体的望远镜。红外线是存在于电磁波谱中的几个类型的辐射之一。

有几个关键的发展导致了红外线望远镜的发明:

红外望远镜可以是基于地面的、机载的或者空间望远镜。它们包含了一个带有一个必须冷却到低温的特殊的固态红外探测器的红外摄像机。

地面红外望远镜最先被用来通过红外线来观察外层空间,它于196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流行起来。地面望远镜具有局限性,因为水蒸气在大气层中会吸收红外线辐射。基于地面的红外望远镜往往被放置在高山脉和非常干燥的气候中以改善可见度。

在1960年代,科学家们使用气球将红外望远镜升到高海拔地区。通过这些气球,它们能够达到约25英里(40千米)高的地方。在1967年,红外望远镜被安置在火箭上,这些是第一批机载红外望远镜。一个最近的机载红外望远镜实例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平流层的观测台(SOFIA)于2010年被送到了平流层。在一起,美国科学家和德国航空航天中心科学家共同把一个17吨重的红外望远镜放到了波音747喷气飞机上。

把红外线望远镜放在太空中能完全消除地球大气层的干扰。一个最有意义的红外望远镜项目是于1983年推出的红外线天文卫星(IRAS),它透露了有关于其他星系的信息,就像我们的银河系中心的信息一样。美国航天局目前拥有以太阳能为动力的航天器装载着被称之为“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WISE)”的空间红外线望远镜。它于2009年12月14日发射。

可见光的波长在0.4 微米至0.7 微米,它和波长为0.75 微米至1000 μm(1 毫米)的电磁波是应用于红外天文学、远红外线天文学以及亚毫米波天文学的经典波长范围。

相关

  •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的自然保护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
  • 焦磷酸钠焦磷酸钠(英语:Sodium pyrophosphate,TSPP),化学式Na4P2O7。无水焦磷酸钠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而潮解;十水合焦磷酸钠是一种无色单斜结晶或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层状角膜内层重塑术),是一种透过激光改变眼角膜的弧度,以改善视力的手术。就是用准分子激光通过对角膜
  • 二硫化氢二硫化氢(英语:Hydrogen disulfide),又称过硫化氢,是一种无机硫化合物,其化学式为H2S2,亦可计为(SH)2,其结构类似于过氧化氢(H2O2)与硫氧化氢(H2SO),外观为油状液体,且具有恶臭,常温下容易
  • 黄荣辉 (院士)黄荣辉(1942年8月17日-),气象学家,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前黄村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中国委员会秘书长。1959年,黄荣辉考入北京
  • 中正历《中正历》,《新五代史》作《齐政历》,是中国古代历法,南唐陈承勋编纂,属于阴阳历。南唐烈祖升元四年(940年)三月到四月颁布施行。之前南唐使用唐朝的《崇玄历》,《中正历》内容不
  • 比尔瓦迪比尔瓦迪(Birwadi),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Raigarh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7271(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7271人,其中男性3961人,女性3310人;0—6岁人口1132人,其中男601人,女531人;识字率
  • 雷达高度计雷达高度计(radar altimeter)、电子高度计(electronic altimeter)、反射高度计(reflection altimeter)、无线电高度表(radio altimeter,RADALT)、低范围无线电高度表(low range radio
  • 包高梅尔包高梅尔(匈牙利语:Bagamér)是匈牙利东部豪伊杜-比豪尔州的一个村。面积47.02平方千米(4,702公顷),2015年人口2540。
  • 罗伯特·鲁宾罗伯特·爱德华·鲁宾(英语:Robert Edward Rubin,1938年8月29日-)是一名美国银行家,在比尔·克林顿时期担任第70任美国财政部长。出生于纽约,鲁宾在年幼时搬到佛罗里达州迈亚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