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故居

✍ dations ◷ 2025-08-27 12:49:40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徐光启,上海名人故居,上海明代建筑物,黄浦区建筑物

坐标:31°13′11″N 121°29′25″E / 31.21968°N 121.49035°E / 31.21968; 121.49035

徐光启故居,又称九间楼,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黄浦区老西门街道乔家路234-244号,是明朝重臣徐光启的故居。该建筑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1959年5月26日、1983年11月7日,故居被认定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徐光启故居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是一栋朱红色木墙的二层小楼。故居大门原在太卿坊,有三进三出式住宅,宅内原有“后乐堂”、“尊训楼”等建筑。徐光启生前,与意大利人龙华民、邓玉涵、罗雅谷、汤若望等一起修历法,因西洋人习惯于居住楼房,徐光启特建九间楼。万历三十六年,意大利传教士郭居静受徐光启邀请来沪传教,曾寓居于此楼,并在宅西修建简易教堂,是上海最早的天主堂(仅容数十人的中国厅堂式建筑,俗呼小圣堂,后名圣母圣堂。堂中上方有卷篷,下铺方砖,中奉圣母像,左为圣达尼老像,右为圣雷斯像)。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徐光启因父亲去世回故乡守制,当时全国各地饥荒,他在故居桑园和露香园废墟开辟试验田种植福建甘薯,并总结经验编写《甘薯疏》,建议朝廷在全国推广以缓解饥荒。在此基础上,他在这九间楼写出了巨作《农政全书》。清顺治二年,清军南下时,住宅遭到兵火,今保留部分仅是当年徐宅最后一进“后乐堂”的一部分。因仅存后进九间,故称九间楼。

抗日战争期间,因日军空袭,九间楼又被毁去两间,仅存留两层砖木结构楼房七间,建筑面积缩小至685平方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九间楼”内尚有明代古井三口及房内斗拱等饰物。房屋屡经修缮,已失原貌,但主要梁柱仍是明代硬木,卷水云花纹尚存,柱础为覆盆式石基。1956年文物普查时,居住在这幢楼里的徐氏后人,徐朱二媛老太将徐家珍藏的徐光启绢质画像及明代崇祯皇帝赏赐给徐光启的“诰命”两件,捐献给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1959年5月26日,故居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大革命期间,原有房屋特征已被破坏,徐光启故居成为民居。但硬木梁柱依然完好;柱础、斗拱、替木、楼板仍是明朝材质。1983年11月7日,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定明徐光启故居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

  • 人体免疫缺损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语: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又称艾滋病毒)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普遍认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导致艾滋
  • 亨利·莫莱森亨利·古斯塔夫·莫莱森(英语:Henry Gustav Molaison,1926年2月26日-2008年12月2日),在医学界以 H.M.知名。他是一位美国籍的记忆障碍(英语:memory disorder)患者,原因是因为他曾罹患
  • 受体酪氨酸激酶结构 / ECOD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RTKs)为对多种多肽类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及激素具有高亲和性细胞表面受体。人类目前已知约有90种酪氨酸激酶基因,其中有59
  • 氯酸钾氯酸钾由钾、氯和氧元素组成,化学式为KClO3。它在室温时是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而且是一种强氧化剂,可溶于水和甘油,不溶于醇。其折光率为1.5167。有毒,口服5~10克可致死。氯酸钾也
  • ʒ浊颚龈擦音或浊拱龈后擦音(voiced palato-alveolar fricative 或 voiced domed postalveolar fricative)属齿龈后音,表示为⟨ʒ⟩,是⟨ʃ⟩相应的浊音。是法语、葡萄牙语、罗马
  • 徐海菜徐海菜,为徐州、连云港一带的地方菜,为苏菜四大派系之一。徐海菜以“鲜咸辣”为主,兼具五味。徐海菜受鲁菜影响较大。徐海菜代表菜有:
  • 川可以指:
  • 阿拉伯裔伊朗人阿拉伯裔伊朗人,是指生活在伊朗的阿拉伯人,占伊朗人口的2%。阿拉伯人很早已出现在伊朗,并不只在公元633年伊斯兰对波斯的征服之时候。几个世纪以来伊朗统治者与边界以外的阿拉
  • 会稽县会稽县是中国浙江省绍兴地区历史上的一个旧县名。始设于南朝陈永定(557年—559年)年间,得名于南部的会稽山,当时由于中原人士大量南迁,会稽郡首县山阴县人口众多,于是将其分为西部
  • 360手机卫士iPhone(专业版) V4.9.6 (2016年2月2日,​4年前​(2016-02-02))Windows Phone V2.10.0 (2016年5月25日,​4年前​(2016-05-25))360手机卫士是奇虎360公司开发的一款免费的手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