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故居

✍ dations ◷ 2025-07-05 07:02:31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徐光启,上海名人故居,上海明代建筑物,黄浦区建筑物

坐标:31°13′11″N 121°29′25″E / 31.21968°N 121.49035°E / 31.21968; 121.49035

徐光启故居,又称九间楼,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黄浦区老西门街道乔家路234-244号,是明朝重臣徐光启的故居。该建筑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1959年5月26日、1983年11月7日,故居被认定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徐光启故居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是一栋朱红色木墙的二层小楼。故居大门原在太卿坊,有三进三出式住宅,宅内原有“后乐堂”、“尊训楼”等建筑。徐光启生前,与意大利人龙华民、邓玉涵、罗雅谷、汤若望等一起修历法,因西洋人习惯于居住楼房,徐光启特建九间楼。万历三十六年,意大利传教士郭居静受徐光启邀请来沪传教,曾寓居于此楼,并在宅西修建简易教堂,是上海最早的天主堂(仅容数十人的中国厅堂式建筑,俗呼小圣堂,后名圣母圣堂。堂中上方有卷篷,下铺方砖,中奉圣母像,左为圣达尼老像,右为圣雷斯像)。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徐光启因父亲去世回故乡守制,当时全国各地饥荒,他在故居桑园和露香园废墟开辟试验田种植福建甘薯,并总结经验编写《甘薯疏》,建议朝廷在全国推广以缓解饥荒。在此基础上,他在这九间楼写出了巨作《农政全书》。清顺治二年,清军南下时,住宅遭到兵火,今保留部分仅是当年徐宅最后一进“后乐堂”的一部分。因仅存后进九间,故称九间楼。

抗日战争期间,因日军空袭,九间楼又被毁去两间,仅存留两层砖木结构楼房七间,建筑面积缩小至685平方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九间楼”内尚有明代古井三口及房内斗拱等饰物。房屋屡经修缮,已失原貌,但主要梁柱仍是明代硬木,卷水云花纹尚存,柱础为覆盆式石基。1956年文物普查时,居住在这幢楼里的徐氏后人,徐朱二媛老太将徐家珍藏的徐光启绢质画像及明代崇祯皇帝赏赐给徐光启的“诰命”两件,捐献给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1959年5月26日,故居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大革命期间,原有房屋特征已被破坏,徐光启故居成为民居。但硬木梁柱依然完好;柱础、斗拱、替木、楼板仍是明朝材质。1983年11月7日,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定明徐光启故居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

  • 赖特·米尔斯查尔斯·赖特·米尔斯(英语:Charles Wright Mills,1916年8月28日-1962年3月20日),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他以《权力精英》、《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和《
  • 美军历史上军衔最高军官本列表列出了美国军队中三军最高将领,仅包含了五星上将或者与之相等级别的将领、更高级别军衔的将领,以及那些特别设立的四星上将。1981年起,美国军队中最高军衔为上将(四星),薪金
  • 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是一种以现代经济学分析民主立宪制政府的各种问题的学科,传统上是属于政治学的范畴(对此更为普遍的称呼则是“政治经济学”,但应该注意这不可
  • 奥托·威廉莫维奇·库西宁奥托·威廉莫维奇·库西宁(芬兰语:Otto Wille Kuusinen,俄语:О́тто Вильге́льмович Ку́усинен,1881年10月4日-1964年5月17日,生于芬兰劳卡,卒于苏联莫
  • 无聊十亿年无聊十亿年是古生物学家马丁·布拉西尔(英语:Martin Brasier)提出的从18亿年前至8亿年前的地球历史时期。属于元古宙,表现为环境、生物进化、岩石圈异乎寻常的稳定。其确切起止
  • 浮云 (二叶亭四迷)浮云,日本作家二叶亭四迷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户时期后期,明治维新开始,旧臣陆续被革职和闲置,内海文三就是一个闲置大臣的儿子。十四岁时,他的父亲郁郁而终,留下了每日饥肠辘辘
  • 张克让 (1919年)张克让(1919年-),男,山西洪洞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河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InniInni 是冰岛乐团席格若斯在2011年的现场录音专辑及现场影片,台湾由华纳唱片于2011年12月23日代理发行,并将中文专辑名称翻译成“谜之音”。演唱会影片的导演是 Vincent Moriss
  • 呼震呼震(1820年-?),字位东,号伯起,内务府汉军正白旗人。清朝官员、进士出身。道光二十九年己酉科中举,三十年庚戌科(1850年),登进士。后由兵部员外郎历山东督粮道,济东泰武临道,山东按察使
  • 丁善庆丁善庆,湖南善化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道光三年(1823年),登进士,改庶吉士。道光十六年七月二十八(1836年9月8日),由右中允调任广西学政。次年八月初二(1837年9月1日),命留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