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萨斯内战

✍ dations ◷ 2025-08-11 17:43:42 #堪萨斯内战
堪萨斯内战(英语:Bleeding Kansas)或译血溅堪萨斯、流血的堪萨斯,是1854年至1858年之间一系列围绕奴隶制的冲突。这场冲突发生在当时未建制的堪萨斯领地和临近的密苏里州,起因是南北方支持与反对奴隶制度的双方试图争夺堪萨斯领土的控制权,以决定堪萨斯是否以蓄奴州或自由州身份加入联邦。冲突的特点为多年的选举舞弊、突袭、袭击以及报复仇杀。这场冲突对当时美国中部的政局,以及之后的美国南北战争有重要的影响。美国联邦政府与国会一直试图保持联邦内自由州与奴隶州的势力平衡。起初,1820年通过的密苏里折衷案规定凡是北纬36度30分以北的州一律为自由州(密苏里州除外),以南为蓄奴州。然而,1854年通过的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却推翻了长期保持南北势力平衡的密苏里折衷案。此法案规定即将加入联邦的堪萨斯与内布拉斯加两地居民可以自行投票选择奴隶州或是自由州的身份。由于这两个州都位于北纬36度30分以北,所以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反对奴隶制度的北方人认为这个法案会使原本应属于自由州地盘的堪萨斯州摇身一变成为蓄奴州。而支持奴隶制度的南方人认为,如果容忍堪萨斯成为自由州,身为蓄奴州的密苏里州将被自由州三面包围,陷入地理上的不利境地。堪萨斯州无论加入哪方阵营,都有可能使美国南北双方在国会内势力失衡。因此,双方为了在堪萨斯州取得人头数上的优势,派遣了大量的移民移往堪萨斯地区。并为了争夺地盘发生了大量的流血冲突。在当时,两派都在堪萨斯成立了独立的地方政府,各有辖下城市,各有自己一套宪法:一为自由,一为蓄奴。两派各自声称是合法的州政府。1861年1月29日,堪萨斯州终于以自由州身份加入了联邦,废奴主义获得胜利。仅仅在不到三个月后,南北战争爆发。

相关

  • 人类的咽(pharynx),又称咽头,是颈部的一个部分,为一条连接口腔和鼻腔至食道和气管(食道和气管交界)的圆锥形通道,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会处。咽头与喉头在解剖学上合称为咽喉。人类
  • StataStata是Statacorp于1985年开发出来的统计程序,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和学术机构中。许多使用者工作在研究领域,特别是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及流行病学领域。最新的
  • 威妥玛拼音威妥玛拼音(Wei1 Tʻo3-ma3 Pʻin1-yin1,英语:Wade–Giles system),习惯称作威妥玛或威式拼音、韦氏拼音、威翟式拼音,是一套在英文中用罗马拼音于拼写中文官话读音的音译系统,发明
  • 八大菜系菜系是指依据各地饮食风味差异对中国菜进行区分的体系,本身是当代出现的汉语新词。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中国各地饮食差异,仅有物产、食材不同。至宋代经济繁荣,带动餐饮业,方使人
  • 阿拉曼人阿勒曼尼人,或译为阿拉曼人(Alamanni、Allemanni或Alemanni),这个名称源自位在美因河上游区域的日耳曼部落同盟。最早出现在文献中的,是在三世纪时,罗马皇帝卡拉卡拉宣称击败了阿
  • 里维拉板块里维拉板块是太平洋东北部的一个微板块,消减于墨西哥哈利斯科州之下。它位于科科斯板块的北部,被认为在500万-1000万年前与之分离。里维拉板块的消减常常造成地震,最近的一次是2
  • 林董林董(1850年4月11日-1913年7月20日),日本明治时期的外交官、政治家。曾任外务大臣、递信大臣等职。林董于1850年出生于日本佐仓藩(今千叶县佐仓市),1866年毕业于明治学院高校,并前往
  • 十七面体在几何学中,十七面体是指有17个面的多面体,在十七面体当中没有任何一个形状是正多面体,换言之即正十七面体并不存在,但仍然有接近球形的十七面体,例如一些十七面体型的化学结构,但
  • 1千纪1千纪,或称第1个千年,是指从西元1年至1000年间的这一千年,1千纪开始于公元1年(或称公元元年),因为公元纪年中没有0年。本千纪初在中国历史上为西汉(前206年~8年)末,8年王莽篡汉改国
  • 奥威尔乔治·奥威尔(英语:George Orwell;1903年6月25日-1950年1月21日),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英国左翼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为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