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行
✍ dations ◷ 2025-08-29 06:30:40 #五行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古人把宇宙万物根据其特征划分成火、水、木、金、土五大类(七政的次序),统称“五行”。五行并非指具体的五种单一的事物,而是对宇宙间万事万物的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如果说阴阳是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那么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系统论。五行学说认为,大自然的现象由“火、水、木、金、土”这五种气的变化所总括,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五行和阴阳一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成分,涉及到中医学、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现在说木火土金水的五行者,一般上溯至《尚书‧洪范》: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副所长陈久金在关于彝族十月历的研究基础上,梳理大量相关古代文献,得出“五行即五时”的结论,五行即古人说的五时、五节、五辰,本是季节、节气的概念:
.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margin-top:0;overflow:hidden}.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line-height:1em;text-align:left;padding-left:2em;margin-top:0}.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 cite{font-size:small}五行中“行”字的涵义是行动,而不是物质,五行就是五种不同气的运动,而气即指节气。由此可见,五行原来的意义是天地阴阳之气的运行,亦即五个季节的变化。……
早期的五行决不是单纯地指五种物质材料,也不是指一种抽象的哲学概念,而是指一年中的五时或五季。四时之说是后起的,在此之前只有五行而无四时。这说明在上古时代曾经存在一种一年分为五时或五季的历法系统,即十月太阳历。关于《洪范》五行,有学者质疑,若“初一曰五行”之“五行”系历法含义,则其与后文所叙岁、月、日、星辰、历数的“次四曰协用五纪”有冲突,即“九畴”中“五行—五纪”两畴有重叠,故《洪范》后两“五行”当全为五材义而用字非“五材”。《洪范》“初一曰五行”之“五行”,系由“五材”所讹,秦汉时邹衍式金木水火土五德说已泛滥成大思潮,《尚书》在传抄中发生“五材→五行”之改夺亦属可能。中国西周末年,已经有了一种五材说。从《国语·郑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和《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到《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的记载,开始把五行属性抽象出来,推演到其他事物,构成一个固定的组合形式。在战国晚期邹衍提出了五行相胜(克)相生的思想(用来说明王朝统治的趋势),且已把胜(克)、生的次序固定下来,形成了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模式,自发地体现了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及其整体把握的思想。就在这个时期,《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荀子将子思和孟轲的学派统称为五行,并加以严厉的批评。1998年9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庞朴根据马王堆帛书和郭店楚简的内容研究指出,子思所谓五行指的是“仁义礼智信”或“仁义礼智圣”这五种德行;这五种德行,后来又合称为“五常”。汉代思想家董仲舒认为,木代表仁、火代表礼、土代表信、金代表义、水代表智。中国哲学史上的五行思想类别,综合列举如下:五行可分为生克五行和五方五行两种模式。五行以“比相生、间相胜”的原则形成生克五行模式。因两两之间总会存在“相生”或“相克”的关系,故五行之间无主次之分,地位对等。战国时代齐国人邹衍发展了阴阳学派,并提出王朝更迭与五行生克循环之间的联系。邹衍将“五行”推演为代表王朝运数的“五德”,认为五行的循环不仅代表着季节的更替、更是预示著王朝的兴衰与更迭。邹衍将从黄帝到夏、商、周之间的所有朝代更替都解释为五德的循环相胜,认为当一个新的王朝即将兴起之时,上天必会降下与代表着新王朝德运的瑞应征兆,以预示著旧王朝的谢幕和新一轮王朝循环的开启。例如,当殷商的金德式微、姬周德火德兴起之时,邹衍如是描述上天的瑞应: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以邹衍的五德说来论证王朝正统性的传统滥觞自秦朝。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龙自然是帝王的象征,而黑色则是水德之色,由是太史公云“此其水德之瑞”。由于周居火德,根据邹衍的理论推演,水克火,秦居水德恰好印证了秦将代周而得天下。据《始皇本纪》载,为了宣扬新朝的德运,秦始皇登基改元后立即宣布改服色为黑,由是“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秦亡汉兴后,虽然新兴的汉王朝沿用了五德理论来解释其王朝正统,但朝野之中对汉朝究竟当居何德运、尚何服色一直争论不休。高祖建国之初,曾宣布汉承秦之水德、尚黑色。但以公孙臣等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宣布汉当居克秦之水德的土德。虽然此提议遭到了丞相张苍的反对,但到了武帝太初元年,汉朝终于改朔易服,宣布汉居土德、尚黄色。而到新莽代汉之时,刘向、刘歆父子的新五德说盛行,不但推翻了邹衍建立的从远古到周的王朝德运次序,更是提出了新的王朝德运理论:新王朝的德运当由旧王朝所生,而非旧王朝的德运为新王朝所克。根据刘氏父子的说法,汉当居火德、尚红色,火生土,所以代替汉朝的王莽新朝当居土德、尚黄色。此后,中国王朝更迭大多以五德相生来推演。五行在中医学有特殊含义。肝脏主宰愤怒,过分愤怒会伤肝脏;
心脏主宰喜乐,过分喜乐会伤心脏;
脾脏主宰考虑及担忧,过分思虑会伤脾脏;
肺主宰悲伤,过分悲伤会伤肺;
肾主宰恐惧与惊燥,过分恐惧会伤肾。五方对应五行:东方木、南方火、中央土、西方金、北方水。此模式下,中央土与四方不处于同一个层面,有控制四方之意。《易传·系辞》:“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这里说了十个数,一至五,是五个生数,五个生数各与五合而得六至十,是谓五个成数。汉代经学家对这十个数有一定的解释。如郑玄说:“《易》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而五行自水始,火次之,木次之,金次之,土为后。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阳无偶,阴无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于北与天一并,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并,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并,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但有文章指,五行数到“九”为止,《系辞》的“天地之数”并不是指五行生成数。“土有成数十”是阴阳思想进入五行学说的结果。大阳者,南方。南,任也,阳气任养物,于时为夏。夏,假也,物假大,乃宣平。火炎上。礼者齐,齐者平,故为衡也。
少阴者,西方。西,迁也,阴气迁落物,于时为秋。秋,胆也,物呙敛,乃成孰。金从革,改更也。义者成,成者方,故为矩也。
少阳者,东方。东,动也,阳气动物,于时为春。春,蠢也,物蠢生,乃动运。木曲直。仁者生,生者圜,故为规也。
中央者,阴阳之内,四方之中,经纬通达,乃能端直,于时为四季。土稼啬蕃息。信者诚,诚者直,故为绳也。
五则揆物,有轻重圜方平直阴阳之义,四方四时之体,五常五行之象。厥法有品,各顺其方而应其行。汉代学者李君明(后世称京房)首创的八宫卦,提出后天八卦与五行如下对应关系:震、巽为木,离为火,坤、艮为土,兑、乾为金,坎为水。《淮南子‧天文训》:“甲乙寅卯,木也;丙丁巳午,火也;戊己四季,土也;庚辛申酉,金也;壬癸亥子,水也。”其中四季即丑、辰、未、戌。在《黄帝内经·素问》有不少关于五行的论述。例如:〈阴阳应象大论五〉:“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六节藏象论九〉:“歧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藏。”〈脉要精微论十七〉:“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三部九候论二十〉:“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藏气法时论二十二〉:〈宣明五气篇二十三〉:〈离合真邪论二十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长。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鍼解五十四〉:“人发齿耳目五声,应五音六律……五音一以候宫商角征羽……”〈调经论六十二〉:“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天元纪大论六十六〉:〈五运行大论六十七〉:〈气交变大论六十九〉:〈五常政大论七十〉:〈六元正纪大论七十一〉:〈至真要大论七十四〉:……
相关
- 霍乱弧菌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是革兰氏阴性菌,菌体短小呈逗点状,有单鞭毛、菌毛,部分有荚膜。共分为155个血清群,其中O1群和O139群可引起霍乱。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
- 封套封套(法语:enveloppe,英语:envelope,葡萄牙语:envelope,德语:Umschlag,西班牙语:sobre),是一种包装工具,通常都是压平的。制造信封的材料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纸张,其次还有纸版、塑胶、牛皮
- 爱琴海坐标:39°15′34″N 24°57′09″E / 39.25944°N 24.95250°E / 39.25944; 24.95250爱琴海(希腊语:Αιγαίο Πέλαγος,土耳其语:Ege Denizi)是地中海的一部分,位于巴尔
- 儿童期言语失用症儿童期言语失用症,也被称为发展性言语失用症,是指当儿童在发语音、音节和文字时出现困难。此种困难并非肇因于肌肉无力或麻痹,而是大脑在计划说话所需的身体部位(例如,嘴唇、下巴
- 下肢腿(英语:Leg),通常指人体的下肢,功能之一在于行走。广义来说,是指其到支撑作用的结构,对于动物来说,通常呈近似圆柱状。由于需要分散重力,通常腿部的末端会形成较宽大的结构,例如人类
- 超人类主义超人类主义(英语:Transhumanism,缩写为H+或h+)有时也被称为超人文主义或超人主义,是一个与人类增强类似的术语。它现在是一个国际性的文化智力运动,支持使用科学技术来增强 精神、
- 培根弗兰西斯·培根,第一代圣阿尔本子爵(Francis Bacon, 1st Viscount St Alban,1561年1月22日-1626年4月9日),著名英国哲学家、政治家、科学家、法学家、演说家和散文作家,是古典经验
- 脑砂脑砂(Corpora arenacea、brain sand、acervuli、corpus arenaceum)是松果体和脉络丛等大脑区域的钙化结构。年老的生物体内有许多的脑砂,其功能暂时是未知的。脑砂的浓度会随着
- 酵母甾醇酵母甾醇(英语:Zymosterol,又叫5α-胆甾-8,24-二烯-3β-醇,5α-Cholesta-8,24-dien-3β-ol)是一种胆固醇合成的中间产物,从酵母甾醇到胆固醇的合成步骤主要在内质网中进行。羊毛甾
- 乙酰乙酸乙酰乙酸(IUPAC名:3-丁酮酸)化学式:C4H6O3,是最简单的β-酮酸,室温下为无色结晶。它有弱酸性,可以与水和醇混溶。与其他β-酮酸一样,乙酰乙酸不稳定,加热到100 °C时便迅速分解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