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对虾

✍ dations ◷ 2025-04-12 04:27:16 #白对虾
中南美白对虾(学名:Litopenaeus vannamei),俗称白虾、白对虾、白脚虾或太平洋白虾,是一种生活于太平洋东岸的对虾科滨对虾属物种。本物种自1990年代初期已引进台湾的养殖场饲养,以供食用。中南美白对虾最长可以生长至23厘米(9.1英寸),当中头胸甲占了9 cm(3.5英寸).。成长的虾生活于海洋,水深不超过72米(236英尺);而成长中的虾则生活于咸淡水交界的河口。头胸甲背面的吻突略长,背部有7-10颗齿,正面有2-4颗齿。白虾原产地在太平洋东岸的中南美洲地域,从墨西哥北部索诺拉州到秘鲁北部。属于广盐性热带虾类,能在0~35‰盐度中生长。南美白对虾在水温15~38℃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2~35℃,生长环境只限于水温全年维持20 °C(68 °F)以上的地区。在20世纪时,中南美白对虾是墨西哥近岸渔民及拖网渔船的重要渔获。但到了20世纪后期,捕渔业已为水产养殖所取代:1973年,渔民从巴拿马引入虾苗。电影《阿甘正传》也提及过主角接手了越战战友在佛罗里达州经营的养虾场,由此可知这项活动在当年对经济的重要性。在拉丁美洲,每逢温暖的圣婴现象时的白对虾产量都会达至峰值;但到了较凉快的反圣婴现象时就会回落,因为受到疾病的影响。白对虾的生产受其对各种疾病的易感性的限制,包括:白点症、陶拉综合症(英语:Taura syndrome)、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症、杆状病毒中肠腺坏死和弧菌感染。截至2004年,白对虾的生产量已达至1,116,000 t,超越了草虾。由于白虾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高,抗病力佳,再加上肉质甜美、蛋白质比例较高,但最主要原因是价格亲民,目前已取代口感差不多价格却贵上一截的“草虾”,成为台湾的主要放养虾种。然而,绿色和平于2010年将白对虾放进其《绿色和平海鲜红名单》中。根据绿色和平的网站,《绿色和平海鲜红名单》“是一个通常在世界各地的超市销售的海鲜列表”,而这些海鲜的来源很大可能来源于不可持续的渔业。 绿色和平组织提出的理由是“(白对虾的捕获过程会)大面积破坏多个国家的红树林,(鼓励)从野生过度捕捞幼虾以供应虾场,(而且过程)严重的侵犯人权”。除了白对虾,绿色和平亦基于相同理由把草虾放入名单内。在咸水的礁石水族馆,年轻的白对虾可以用作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活食,特别是诱使挑食者在新水族箱中开始吃。白对虾通常被添加到水族箱的棚中,以允许鱼友容易地将虾作为主显示罐中的食物。

相关

  • 隔离检疫隔离检疫 是风险管理的一种设施。 当人类、动物、植物等,由一个地方进入另一个地方,为防带有传染病等,所以必须进行隔离检疫。本条目出自公有领域:Chisholm, Hugh (编). Quarant
  • 传染性软疣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皮损表现为特征性有蜡样光泽的丘疹或结节,顶端凹陷,能挤出乳酪状软疣小体。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引起
  • 吉雷松吉雷松(Giresun)是土耳其的城市,也是吉雷松省的首府,位于该国北部,距离特拉布宗175公里,面积31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0米,受副热带湿润气候影响,每年平均降雨量1,269毫米,2010年人口96,9
  • Hsub2/subCSsub3/sub硫代碳酸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为碳酸中的氧被硫取代产生的化合物,其分子式为H2CS3。用硫氢化物(SH-)在碱性溶液中,和二硫化碳反应得到硫代碳酸盐:此时再用钡盐将得到的硫代碳酸盐转
  • FeBrsub2/sub溴化亚铁,化学式FeBr2,棕黄色潮解固体,可溶于水。在室温下从水溶液中结晶出淡绿色的六水合物。温度升高时,也可结晶出四水合物和二水合物。400 °C时,在溴化氢气流中加热含水的
  • 华莱士效应华莱士效应(Wallace effect),又称再加强(reinforcement),是种化的一个机制,让两个已经有部分生殖隔离的族群进一步演化出更完整的隔离。其原理如下:当两个族群的杂交后代缺乏存活率
  • 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之历法历注。东亚传统夏历(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同时根据日、月运行制定,“阴”是以朔望月为基准确定,“阳”是以地球自冬至绕
  • 织布梭织(英语:Weaving)指将纱线经纬交错织成布料的方法。(台湾则称平织布或平行织品)织物(英语:Woven fabric),指通过经线与纬线交错织成的材料,如布、丝绸等,又合称为布。在某些场合下,
  • ADHD教练教练是一种训练或发展的技术,教练者被称为“Coach”,协助学习者达成特殊的个人或专业目标。该学习者有时候又被称为“Coachee”。有时,“教练”也可被认为是一段两人间非正式的
  • 永别了,武器《永别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是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于1929年写成的半自传体小说。海明威用精炼的语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批判了战争的荒谬、虚无和非理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