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利文原则

✍ dations ◷ 2025-08-16 07:05:06 #南非历史,种族隔离,1977年建立,社会责任

苏利文原则(英语:Sullivan Principles)是一个于1977年初步制定的企业行为规范原则,由非裔牧师里昂·苏利文为了促进企业的社会责任所制定,有两个版本:

1977年,非裔美国人牧师里昂·苏利文曾是通用汽车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当时,通用汽车是美国最大的企业之一,也正好是南非黑人族群的最大雇主。南非当时正在推行苛刻的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对象主要是针对国内的黑人原住民。
身为通用汽车董事会成员的苏利文回顾他对于反种族隔离的努力,回忆说:

“从我的工作地点起,我一点点的钉牢问题,一步步的提升标准。到了最后,我说:企业必须进行针对法律的公民抗命行动;我威胁南非说他们要在两年之内释放曼德拉,结束种族隔离,以及让黑人得到投票权,否则,我会让所有的美国公司从南非撤资。”

苏利文原则在1977年时初步制定,另外在1984年的时候增加了一条规则。苏利文原则包含七项规则,这些规则是针对员工的需求制定,作为开展业务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原则要求平等对待员工,无论他们是否处在工作场所中。这些规则直接抵触种族隔离和权利不平等的南非官方政策。
原则内容:

起初苏利文原则在美国引进时并曾受到热烈欢迎、运用广泛,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撤资运动。在南非种族隔离时代结束前,苏利文原则被曾在南非营运的超过125间美国公司采纳。在这些正式采纳原则的公司中,至少有100间完全退出了他们在南非的业务。

然而,随着南非在20世纪70年代起到80年代后期对于种族隔离制度的坚持基本持平,“苏利文抛弃了(他的原则)并认为这份原则还不够强烈”,抱怨原则还不足以迫使南非政府顺从改变的潮流而仍固守原本的立场。

在1999年,采用苏利文原则及六年的种族隔离结束的20余年后,里昂·苏利文与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一起公布了新的“全球苏利文原则”。

这些原则的总体目标,据里昂·苏利文所说,是“使公司在经营时,同时带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政治正义”,其中包括尊重所有人民的人权和平等的工作机会。

一般来说,扩大企业守则规定运用于跨国公司,将会充份参与人权和社会正义在国际上的地位。
新原则内容:


宣告:


于是,我们将会:


我们将以透明的方式执行这些原则,并提供资讯,公开表明我们对他们的承诺。

相关

  • 五声调式,或称五声音阶,是中国音乐中的音阶,这5个音依次定名为宫、商、角(jué,ㄐㄩㄝˊ)、徵(zhǐ,ㄓˇ)、羽,大致相当于西洋音乐简谱上的唱名(do)、(re)、(mi)、(sol)、(la)。将这五个音按高低
  • 复活节星期一复活节星期一(英语:Easter Monday)是复活节星期日后的第一天,一些主要的基督教文化都会庆祝这一节日,尤其是信仰罗马天主教会的文化。在罗马天主教圣人历中,复活节星期一位于复活
  • 小蔓长春花小蔓长春花(学名:Vinca minor)是夹竹桃科蔓长春花属的植物。分布在欧洲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苏等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 囊泡藻囊泡藻界(学名:Chromalveolata)是一类真核生物。囊泡藻界这个概念是汤玛斯·卡弗利尔-史密斯1981年提出的色藻界的修订。表示双鞭毛生物与红藻发生单独的内共生后进化出的所有
  • 熊猫快餐熊猫快餐(Panda Express)是美国一家经营美式中国快餐的连锁餐厅,由程正昌(英语:Andrew Cherng)创立。它主要运营于大型购物中心、超市和商业街中。连锁店供应多种食品,如橙子鸡、东
  • 迫击炮迫击炮(英语:mortar)是一种炮身短、射角大、弹道弧线高、以座钣承受后座力、发射带尾翼弹的曲射火炮。其名称来源由于它可以“迫近射击”。射角大(一般为45°~85°),弹道弯曲,初速小
  • 仁川登陆战《仁川登陆战》(英语:Operation Chromite,朝鲜语:인천상륙작전/仁川上陸作戰)是2016年7月27日上映的一部韩国军事动作片,由李宰汉电影的导演与李满熙三度再次合作,是改编朝鲜战争最
  • 安华桥坐标:39°58′08″N 116°23′41″E / 39.9688813°N 116.3946674°E / 39.9688813; 116.3946674安华桥是北京北三环路同鼓楼外大街(中轴路)交汇位置的一座立交桥。该桥1988年2
  • 江晓原江晓原(1955年-),男,上海人,中国科学史家、性学家、科学文化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曾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工作15年,1994年中国科学院特批晋升研究员,次年成为博士生导师。1999年
  • 龚稼农龚稼农(1902年2月23日-1993年10月27日) 演员。江苏南京人。龚稼农南京钟英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东南大学体育系。毕业后任职江苏省立南京通俗教育馆。1925年至上海,投身电影业;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