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瓶实验

✍ dations ◷ 2025-04-25 04:30:48 #蓝瓶实验
蓝瓶实验(英语:Blue bottle),一种常见的化学示范实验。在容器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和葡萄糖,加水溶解。再加入少量亚甲基蓝并摇晃,此时溶液呈蓝色。静置一段时间后,蓝色消失,溶液变为无色。再次振荡,溶液又恢复蓝色。再次静置,溶液再变为无色,如此反复。该体系中的还原剂是葡萄糖,氧化剂则是空气中的氧气。亚甲蓝为氧化还原指示剂,氧化态亚甲蓝呈蓝色,还原态亚甲蓝呈无色。振荡溶液时亚甲蓝被氧气氧化,溶液呈蓝色。静置时氧化态亚甲蓝逐渐被葡萄糖还原,转为无色,葡萄糖则被氧化为阿拉伯糖酸、乙酸、草酸、赤藓糖酸等产物。

相关

  • 灰胞藻门灰藻(Glaucophyta,Glaucophytes,Glaucocystophytes或Glaucocystids),也叫灰胞藻,是原始色素体生物的一支,是一类稀见的小型淡水藻类,具有独特的灰质体。灰藻的近缘类群有红藻、皮胆
  • 聚合酶链锁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英文: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缩写:PCR,又称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利用DNA双链复制的原理,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可在短时间内
  • 天堂天堂,有时也称为天国,字面意思即天上的殿堂、国度,很多宗教和心灵哲学认为人死后的生命形式将存在的处所。一般认为,天堂通常是出于人对于生死无常的恐惧和因果报应观念的产物,但
  • 口诀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路易·尼伦伯格路易·尼伦伯格(英语:Louis Nirenberg,1925年2月28日-2020年1月26日)或称路易斯·尼伦伯格,加拿大美国籍犹太裔数学家,他被认为是20世纪最杰出的分析学者之一。在线性和非线性偏微
  • 卡西米尔·冯克卡西米尔·冯克(波兰语:Kazimierz Funk注,1884年2月23日-1967年1月19日),波兰生物化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是在1912年明确阐述了维生素的概念。卡西米尔·冯克1884年出生于波兰华沙,父
  • 巴士底日阅兵巴士底日阅兵(法语:Défilé militaire du 14 Juillet)是法国在每年7月14日(巴士底日)上午于巴黎举行的阅兵活动,开始于1880年。阅兵的起点是凯旋门,终点是协和广场。现在巴士底日
  • 内湖内湖(Lough Neagh),又译内伊湖,是英国最大的湖泊,位于北爱尔兰地区中部,面积388平方公里。在整个西欧,内湖的面积也可排到第三位,仅次于日内瓦湖和博登湖。蒂龙郡附近的水域阿德莫尔
  • 柚子胡椒柚子胡椒(日语:柚子胡椒 / ゆずこしょう、ゆずごしょう),是一种日本九州地方的调味料。一般制作的材料包括罗汉橙(日语称“柚子”)的皮、青辣椒和盐。名称中的“胡椒”指的是辣椒(C
  • 担幡买水担幡买水是儒家文化圈传统丧事时的仪式,有清洁死者的功能,由死者的至亲于丧礼中负责。担幡则指由死者的长子嫡孙提着引魂幡,代表引领亡灵升天。或谓出殡当日孝子手执木棍,棍端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