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东流去

✍ dations ◷ 2025-11-22 07:10:48 #黄河东流去

《黄河东流去》是中国作家李准1984年完成的长篇小说,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第一名。作者称他写作此书的意图是开掘表现“中国农民的家庭、伦理、智慧、道德、品质、智慧和创造力这个主题”,使人“树立起对人类生存的信心”。

1938年,日军入侵中原,国民政府炸开花园口大堤,赤阳岗顿时变成一片泽国。李麦看到北街的几十家中还有长松一家和徐秋斋还没有逃出来,便让儿子海天亮救出了申奶奶、海长松一家和其他乡亲。入夜,沙岗上搭起了各色帐篷,渐渐陷入一片死寂,唯一的声音是蓝五的唢呐声。

被大水围困了几天的难民求生心切。在寻母口,众人面临绝境。李麦撕毁了儿子的“良民证”,要与众人同生共死。她找到在旅馆拆洗被子的差事,几个妇女一起干,挣钱供养大家;海天亮帮人撑船、梁晴背盐、王跑赶脚、申奶奶教小孩要饭。

在洛阳,海长松为了一家能喝上一碗稀粥一上午绞四十桶水,之后又去拉黄包车;儿子小建、小强拣菜叶、毛白菜、红萝卜,帮人“推坡”。流落到西安的常娥在车站捡煤,梁晴在打包厂做零工,下班还为身患重病的徐秋斋送饭送水。徐秋斋会卜课算封,还会看阴宅阳宅,以前教过几年蒙学。他不甘心成为孩子的拖累,带着病体坚持乞食,摆封摊,帮人写书信,还带梁晴闹盐行,为王跑追回驴价。蓝五用自己的技艺谋生,一曲河南坠子《林冲发配》打动了少妇女宋雪梅。雪梅向他倾诉爱慕,蓝五带她私奔。在赤阳岗洪水到来之前,蓝五劝说乡亲“操筏”逃生。在西安,他落脚新声剧团,介绍徐秋斋和梁晴去剧团写海报。

面临新的困境,李麦鼓动葫芦湾村民抢粮截船。在新四军豫东抗日支队的援助下,乡亲们找到了生路。李麦和新四军豫东支队结上关系,又把海天亮送进了新四军。

相关

  • 韦尔切克弗兰克·安东尼·维尔切克(英语:Frank Anthony Wilczek,1951年5月15日-),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现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西屋科学奖获得者,大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在普林斯顿大学读
  • 阿拉梅达县阿拉梅达县(英语:Alameda County)是美国加州下辖的一个县,其范围包含大部分俗称“东湾”的旧金山湾区东部地带。根据2000年的人口普查,阿拉梅达县共有144万3741人居住在此,以人口
  • 阿维狄乌斯·卡西乌斯阿维狄乌斯·赫利奥多鲁斯 阿维狄乌斯·迈基安努斯 盖乌斯·阿维狄乌斯·卡西乌斯(拉丁语:Gaius Avidius Cassius,约130年-175年7月)是一位罗马将军、帝国争位者。他出生于叙利
  • 章亚若章亚若(英语:Chang Ya-juo,1913年-1942年8月),本名章懋李,生于中国江西省永修县吴城镇,籍贯浙江鄞县高桥,蒋经国情妇,同时也是郭礼伯情妇。并育有孪生私生子蒋孝严与章孝慈。然而一方
  • 大和抚子大和抚子,被用作性格文静、温柔稳重并且具有高尚美德的女性的代称,也一度是日本政府宣扬父权社会意识形态遵三从四德、相夫教子的传统日本女性的符号,少数时候也被用来广义地代
  • 道本山坐标:46°23′18″N 7°36′11″E / 46.388339°N 7.602957°E / 46.388339; 7.602957道本山(Daubenhorn),是瑞士的山峰,位于该国西南部,由瓦莱州负责管辖,属于伯尔尼山的一部分,距
  • 惠钧惠钧(1963年-),中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他曾获得1987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混合双打金牌、1986年亚洲运动会男子双打金牌和1982年亚洲运动会男子团体金牌。
  • 时钟机关之星《时钟机关之星》中文版小说第一册封面《时钟机关之星》(日语:クロックワーク・プラネット)是一部由榎宫祐及暇奈椿共同创作的轻小说,插画由茨乃负责。小说由讲谈社的讲谈社轻小说文库出版,漫画版于讲谈社《月刊少年天狼星》连载。本作由两位作者“合作”而成,形式非常罕见。本作的创作灵感是来自机械时钟,起因是榎宫祐老师在海外旅行时,偶然在免税商店看见了精美的机械时钟,便构思了世界基础的架构并和暇奈椿老师各写一组主角发展剧情,完成了这个特殊的作品。本作是其中一位作者暇奈椿的出道作。2015年12月宣布动画化,并于2017
  • 非洲LGBT人物列表这是一份非洲LGB人物列表清单,以现代人物为主,历史人物请见LGBT历史人物列表。
  • 耶稣受犹太议会审判耶稣受犹太议会审判是《新约圣经·四福音书》都加以记载的一个事件(《马太福音》第26章第57节至第68节参,《马可福音》第14章第53节至第65节参,《路加福音》第22章第63节至第71节参,《约翰福音》第18章第12节至第24节参)。耶稣和他的门徒在庆祝逾越节时共用最后的晚餐后,耶稣被加略人犹大出卖,在客西马尼园被捕。耶稣首先被带到犹太公议会面前,连夜受审,然后交给罗马长官(英语:Prefect)彼拉多的总督府(希律宫殿(英语:Herod's Palace (Jerusalem))),判处死刑。公元前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