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肌

✍ dations ◷ 2025-07-04 09:13:46 #嚼肌
嚼肌是位于头部用于咬合和咀嚼的肌肉,沿着面部两侧各有一块嚼肌,从下颌或下颌骨沿伸到颧骨。每块嚼肌与固定在颞骨上的两块颞肌之一一起运作可将下巴往上拉。这些肌肉共同产生巨大的力量。当你咬东西时,颌两侧的肌肉拉力相等;当你咀嚼时,肌肉的拉力不相等,使颌左右移动。嚼肌下面有称为翼肌的小肌肉,可辅助咀嚼运动。〈人体学习百科〉 猫头鹰出版社 ISBN 957-9684-11-1

相关

  •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英语: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缩写为 英语:PVNS)也称为关节内的腱鞘巨细胞瘤(英语:intra-articular giant-cell tumor of the tendon sheath),是
  • 丝足虫类丝足虫门是一类原生动物,属于有孔虫界. 也有人主张丝足虫独立为一界.丝足虫的主要特征是通过丝状伪足摄食,没有真实的胞口。
  • 嘴唇是在人类及许多动物的脸上一个明显易见的器官,由上下两唇构成。两唇皆为凸出而柔软、并能由内部肌肉牵引而自由移动。唇是一个触觉器官,主要功能为帮助进食以及准确闭合发
  • 重形字同形字又称重形字,最广义的同形字就是写法(字形)相同义项不同的字即可称为同形字(参见多义字)。但也有学者不认同这种宽泛的定义,一部分学者认为“同形字”必须写法相同读音不同(参
  • 特高频特高频(英语:Ultra High Frequency,简称UHF),是指频率由300MHz到3GHz的电磁波。波长由10cm到1m不等。用于短途通信,可以用小而短的天线作收发,适合移动通信。← 波长越短    
  • 蓝玫瑰蓝玫瑰包含了转基因的玫瑰品种和染色后的玫瑰。自然界中并不存在蓝色的玫瑰。第一种转基因合成的蓝玫瑰品种,由日本三得利公司在2004年首次培育成功,该品种由于含有翠雀花素(一
  • 川烫汆(拼音:cuān;注音:ㄘㄨㄢ)是烹饪时对食材的一种处理方法,又称汆烫、川烫、焯水或飞水。较常用的一个意思是指把食材放入沸水中片刻,透过水的热力烧煮食材。可以达到去除肉类血水
  • 间隙连结间隙连接(Gap junction),或称缝隙连接,是细胞连接的一种,神经细胞之间的间隙连接又称电突触(Electrical synapse),是一种特化的动物细胞间连接,广泛地存在于各种动物组织中。间隙连接
  • 非形式谬误非形式谬误(英语:informal fallacies)意指一个推理犯了论证结构(形式)以外的错误。非形式谬误有几种常见的表现方式:非形式谬误由于以上几种情形,使得论证缺乏合理性或说服力。我们
  • span class=nowrapZr(SOsub4/sub)sub2/sub/span硫酸锆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Zr(SO4)2,它可以以无水物、四水合物、五水合物和七水合物的形式存在。它们是白色可溶于水的固体。硫酸锆可由二氧化锆和硫酸的反应得到: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