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琵琶

✍ dations ◷ 2025-08-17 14:25:23 #上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琵琶,汉语外来词

琵琶,又称批把,中国传统弹拨乐器,有2000多年的历史。名称来源一说为“推手为琵,引手为琶”,一说为乐器形似枇杷果。

分直颈和曲颈两种,两者皆适用于马背上使用。直颈琵琶的琴身成圆形,类似今日的阮咸,又称秦汉子或秦琵琶,是产生于秦朝至汉代的乐器。曲颈琵琶的琴身成椭圆梨形,近似今日的琵琶,是从马背上的民族传进中原的乐器。

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批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

南北朝时竹林七贤中的阮咸善于演奏琵琶,所以后世称这种乐器为阮咸,或是秦汉琵琶。秦汉琵琶琴身呈圆盘状而直项。

曲项琵琶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从龟兹传到北周,其琴柄向后折曲,琴身作半梨形,为现代琵琶的前身。当时琵琶是横抱用拨子弹奏,马背上弹奏,或用于伴奏或合奏。当时西域音乐蔚为潮流,并用于交谊场合。

唐朝时期,西域琵琶乐为诗人推崇,白居易有《琵琶行》诗,元稹有《琵琶歌》;西域音乐受国家重视与鼓励,宫廷设梨园教坊负责。西域琵琶乐师中著名的有曹刚、裴神符、裴兴奴等。唐太宗时,裴神符废拨用手爪,但不成主流;当时有僧侣带琵琶到日本,日本保留唐制至今,称日本琵琶(琵琶,びわ),日本仍保存有唐时琵琶实物,如正仓院的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宋朝以后,“夷夏之防”趋于严密,西域乐师及乐器不用于宫廷,琵琶技艺遂流入民间。至于在宋、元、明三代时,关于琵琶音乐发展的记载十分有限,乐谱方面更未有所发现。

明朝,琵琶形制发展成4相8品,弹奏方式采直抱指弹。1819年,华秋�等人合编的《琵琶谱》于江苏无锡出版,是目前所发现最早印行的琵琶乐谱。此后琵琶乐谱相继出版,重要的出版物有1895年李芳园所编的《南北派琵琶十三套大曲新譜》、1916年沈肇洲所编的《瀛洲古调》、1936年徐卓所编的《瀛洲古调》、1926年沈浩初所编的《养正轩琵琶谱》、1934年何柳堂所编的《琵琶乐谱》。这些乐谱的编印者都是文人出身,亦有流传于民间艺人之间的手抄本。

民国时期开始按照十二平均律增加相、品。目前的琵琶主要是6相24四品,全是半音排列,甚至发展出8相30品。

由于历久远,有较多古曲流传,形成不同的表演流派。古曲按音乐类型可分为文曲、武曲,按乐曲型式可分为小曲、套曲、大曲,多为有标题的多段体,内容或写景、叙事、寓意于景。

保持隋唐时期古典的形式以及演奏风格和曲目,横抱用拨子弹,主要可见于南管、北管音乐,此外传到日本的日本琵琶也主要是这一系。

直抱、指(指甲,多用假指甲)弹。

南管琵琶保留唐代时的横抱方式,但已不用拨子,而是用指弹。

潮州音乐及日本所用,保留隋唐形制。

现时常见的琵琶,有4根弦,名称为子弦、中弦、老弦、缠弦。空弦定音为A-D-E-A,琴颈、琴身上共有6个相、24个品,除了最高音的1个品之外,其余相、品均按十二平均律的半音排列。

南管音乐所使用的琵琶,形制仍保留唐代琵琶的样貌,琴身较为宽阔,面板因要配合南管较为轻柔的演奏,在制作时略为下凹,降低共鸣的音量。

怒族琵琶为怒族传统音乐会使用的拨弦乐器,当地称之为“达比亚”,琴身有椭圆形或长梯形。

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按弦,在一些近代作品中,在高音区域用大指按弦。向左或右推拉弦线以改变音高并制造滑音。并弦、绞弦等技法,发出特别效果。

大部分演奏者使用假指甲拨弦,一些对音色有特别要求的演奏者会使用真指甲拨弦。五个手指上皆以胶布固定假指甲在真指甲上。食指和大指以“滚指”能够造成长音效果。而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大指五个手指“轮指”亦能够造成长音效果。技法主要有弹、挑、摭、分、摘、滚、轮、扫、拂等指法,亦可以拍打琴身来得到敲击乐的效果。

相关

  • 44布罗德曼44区(简称BA44)是大脑皮质的额叶的一个细胞结构分区。它位于额叶的外侧部,前运动皮层之前,布罗德曼9区之下,布罗德曼45区之后。BA44的上界为额下沟,前界为外侧沟(Lateral s
  • MoSsub3/sub三硫化钼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MoS3。将七钼酸铵的稀硫酸(0.2 mol/L)溶液和硫化钠的水溶液在搅拌下快速混合,可以得到非晶态的三硫化钼。将三氧化钼溶于溶解在氢氧化钠中,得
  • 41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 
  • 贝德诺尔茨约翰内斯·贝德诺尔茨(Johannes Bednorz,1950年5月16日-),德国物理学家,因在发现陶瓷材料中的超导电性(高温超导)所作的重大突破,与卡尔·米勒共同获得198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50
  • 狱政博物馆坐标:23°29′10″N 120°27′32.5″E / 23.48611°N 120.459028°E / 23.48611; 120.459028法务部狱政博物馆、嘉义旧监狱,位于台湾嘉义市东区,为台湾唯一完整保存的日治时期
  • 刮胡子剃毛,主要指用剃刀剃去人的毛发等的行为。由于剃毛只能剃去表皮以上的毛发,因此毛发会于短期内长出来,因此剃毛的效果不太好。
  • 国槐见内文槐(学名:Styphnolobium japonicum)是槐属的一种大型乔木,原产于中国,为了区别原产于北美的刺槐(洋槐),也称为国槐、家槐,在河北一带农村常称为“笨槐”。槐树树型高大,喜光、根
  • 阿拉伯议会联盟2001年在阿曼举行的阿拉伯联盟首脑会议上,阿拉伯国家同意建立一个阿拉伯议会,并决议给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权利启动和建立议会。2004年,普通的阿拉伯联盟首脑会议在阿尔及尔举
  • 新加坡考试与评鉴局新加坡考试与评鉴局 (简称: 考评局/SEAB) 是新加坡教育部属下的法定机构。SEAB成立于2004年1月,作为一个制定和执行在新加坡举行的全国考试,以及提供其他审查和评估服务的法
  • 暗电流暗电流是物理及电子工程的名词,是指当没有光子通过光感测器(例如光电倍增管、光电二极管及感光耦合元件)时,元件上仍然会产生的微小电流。在非光学元件中称为逆向偏压时的漏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