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集

✍ dations ◷ 2025-09-14 03:58:12 #常见问题集

FAQ(英语: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Q&A(英语:Questions and Answers),中文译为“常见问题与解答”或“常见问答集”,直译为“常被问到的问题”。这个术语在与电脑和网络有关的内容中经常见到。

常见问答集(也称问答集、问答集锦等)的产生与制作,多半是在长期或大量接获特定的疑问、询问或疑难问题并加以回复后,从中加以归纳整理成。以最常被询问的问题配以回复答案,以“一问与一答”组成一项,并将多项集结成册,形成一套常见问答集。

常见问答集的好处在于减少重复性的人工回复、人工解答作业,在询问、提问前或后可能会被提醒先阅读或参考常见问答集,因为在问答集中可能就已经有发问者所需要的答案。常见问答集经常运用在政府机构或企业的相关服务上,在网络上的论坛、网络论坛也经常有类似的整理集结作法,作法相近但形式可能有所区别,比如论坛的“精华区”。

不过,也有部分常见问答集并非实际经过往问答整理而成,而是以事先推想、猜测他人可能会问到的问题,然后自行撰写出一套一问一答的问答集,此种作法也并非一定是偷懒、取巧,有时企业在推出新商品、新服务时,虽然还未有他人发出某项询问,但企业也大致能猜测出他人可能会有该疑问,为能事先减少发问与后续的人工回复和用户体验,所以采预先设想的方式来撰写。

除此之外,类似的还有演讲或课程之后的问答时间、发问时间,这段时间的对话现在也经常被转化成完整的文字,同样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编写,此种课后、讲后的问答记录,也已经与常见问答集有些相似,有时常见问答集的归纳整理也取材于此。

相关

  • 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英语:Econometrics),又译经济计量学,是以数理经济学和数理统计学为方法论基础,对于经济问题试图对理论上的数量接近和经验(实证研究)上的数量接近这两者进行综合而产生的
  • 自然语言处理自然语言处理(英语: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缩写作 NLP)是人工智能和语言学领域的分支学科。此领域探讨如何处理及运用自然语言;自然语言处理包括多方面和步骤,基本有认知、
  • 微正则系综微正则系综(microcanonical ensemble)是由许多具有相同能量,粒子数,体积的体系的集合。它是统计力学系综的一种。其配分函数 Ω
  • 爱德华·阿尔比爱德华·阿尔比(英语:Edward Albee,1928年3月12日-2016年9月16日),美国剧作家,最著名的作品有《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芙?》、《动物园的故事》、《优美的平衡》、《海景画》等。其作
  • 朱寘錖庆恭王朱寘錖(1475年-1498年),明朝第五代庆王,庄王朱邃塀的庶第一子。他在弘治三年(1490年)受封落交王,弘治七年(1494年)晋封庆王。他在位四年。弘治十一年(1498年)朱寘錖去世,五年后其子
  • 卞祖善卞祖善(1936年-),男,江苏镇江人,中国指挥家。1961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后,一直在中央芭蕾舞团从事乐队指挥。曾担任中央芭蕾舞团首席指挥。
  • 15A线15A线可以指:
  • 吃元宵《吃元宵》是一著名的传统对口相声,又名《孔丘骗食》、《周游列国》。内容为孔子周游列国,与子路、颜回在陈蔡绝粮,见到卖元宵的明码标价“一文钱一个”,孔子改“一”字为“十”字,吃完十个元宵喝净元宵汤后只给了一文钱,店主这才看见更改后的标价,只得自认倒霉,而孔子不依不饶,说这还是自己笔下留情,若不然,“十字头上添一撇儿,我吃一千!”作品表达的是市民阶层的小聪明,因此赋予了孔子这一儒学正统人物以某些特性,如钻营算计、占小便宜、得理不饶人等,形成巨大反差。张杰尧、陈子贞、广阔泉、马三立、常宝堃、刘宝瑞等多人表演。《
  • 着骨点着骨点(英语:Enthesis)是指介于肌腱、韧带、关节囊、滑液囊或由这些结构任何组合,与骨骼之间的结缔组织。最常见的着骨点是骨骼肌的肌腱附着骨骼之处。着骨点依组织成分分为两类:纤维性着骨点、纤维软骨性着骨点。
  • 赞岐儿童之国坐标:.mw-parser-output .geo-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dms,.mw-parser-output .geo-dec{display:inline}.mw-parser-output .geo-non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multi-punct{display:none}.mw-parser-output .longitude,.mw-parser-output .latitude{white-spac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