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263/264次列车

✍ dations ◷ 2025-09-09 22:18:58 #中国铁路快速列车车次,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进京列车,内蒙古铁路

K263/4次列车是中国铁路运行于内蒙古包头至首都北京之间的一对快速旅客列车,自1955年6月1日起开行:387,现由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客运段负责客运任务。列车使用中国铁路25G型客车,沿京包客运专线、唐呼铁路、京包铁路、丰沙铁路运行,全程824公里,途经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一区两省一市。其中北京站至包头站运行12小时29分,使用车次为K263次;包头站至北京站运行12小时16分,使用车次为K264次。

1955年6月1日,北京(今:正阳门东站)和包头(今:包头东站) 间开行25/6次直快旅客列车,这是京包线上第一对直快列车,经由北京环城铁路(北京~东便门~东直门~西直门)、京包铁路运行。:387

1956年1月4日,开始承担国际联运业务,北京~莫斯科间每周三天加挂国际联运车厢、北京~乌兰巴托间每周两天加挂国际联运车厢。:205

1956年5月,东便门~沙城间改经由丰沙线运行。

1959年6月1日,运行区段改为:北京(今:正阳门东站)~苕潭(今:包头站),同时车次改为43/4次,每周两天加挂北京~二连~乌兰巴托国际列车车厢(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间的3/4次特快开通,43/4次不再加挂至莫斯科的国际联运车厢)。

1961年6月1日,车次改为63/4次,不再加挂北京~二连~乌兰巴托国际联运车厢。

截至1965年11月21日,63/4次列车在北京和沙城间改经由京包线运行,北京枢纽内经由北京~永定门~柳村~广安门~西直门,重新开始担当国际联运业务,每周两天加挂北京~二连~乌兰巴托国际列车车厢,北京至包头运行时间16小时54分,包头至北京运行时间17小时08分。

1968年,京包线广安门~西直门段拆除:118,63/4次在北京枢纽内改经由北京东北环线运行。

1969年9月1日,不再加挂北京~二连~乌兰巴托国际联运车厢。

1971年7月,加挂北京~二连~乌兰巴托国际联运车厢。

1973年10月,不再加挂北京~二连~乌兰巴托国际联运车厢。

1975年9月21日,京包直快车次改为163/4次。

1981年10月11日,车次改为263/4次。

1985年4月15日,呼和浩特铁路局成立了全路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全部由女列车员组成的263/264次车队,担当包头至北京间的旅客运输任务。

1997年4月1日,中国铁路实施第一次大面积提速,263/4次列车车次改为563/4次,北京至包头运行时间15小时18分,包头至北京运行时间15小时04分。

2000年10月21日,中国铁路实施第三次大提速,563/4次列车升级为K263/4次快速列车。

2004年4月18日,中国铁路实施第五次大提速,K263/4次列车在北京~沙城改经由丰沙线运行,北京至包头运行时间12小时31分,包头至北京运行时间12小时23分。

2011年1月11日,K264次列车改为隔日临河始发、隔日包头始发,同时套跑隔日开行包头至临河的K7911次列车 ,这是本车五十年多年来第一次调整运行区段。

2011年7月1日,孔家庄~古营盘间改经由张集线(今:唐呼线)运行,同年10月4日改用25G型DC600V集便车体。。

2012年9月23日,K264次恢复包头站每日始发,包头至临河的K7911次列车停运。

2012年12月3日,集包铁路第二双线通车,K263/4次列车在古营盘~包头间改经由:集包线(今:唐呼、京包客专线)运行。

2017年11月12日,为配合京张高铁张家口南站改扩建工程,K263/4次列车在张家口南(今:张家口)的客运业务调整至沙岭子西(今:张家口南)。

2018年4月10日,由于张集线开行万吨列车,K263/4次列车在孔家庄~古营盘间改经由京包线运行,运行时间大幅增加。

2019年12月30日,张家口站重新投入运营,K263/4次列车取消张家口南停站、增加张家口停站。

K263/4次列车自2011年10月起使用25G型DC600V直供电集便车体,配属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车辆段。

K263/264次列车全程由北京铁路局使用北京机务段的和谐3C型电力机车牵引,该机车可直接向列车提供电能,用于列车内空调和水炉等设备需要,因此列车不需要再额外加挂一节空调发电车。

相关

  • 路易斯结构路易斯结构(英语:Lewis structures),又称路易斯点图像、电子点图像、路易斯电子点式、路易斯点结构、电子点结构,是分子中原子和原子键结和标示孤对电子存在的图像。 路易斯结构
  • 烹杀烹刑,或称烹杀,是一种酷刑。施刑者先将犯人的衣服脱光,并将犯人推入一个如成人般高的大锅,盛有油或水,放在柴火上烹煮。犯人大多数都因灼伤死去,有些最终全身烧焦。历史上的著名受
  • 于阗语塞语(Saka、Sakan),又称东部塞语,是一种曾在塔里木盆地于阗王国与图木舒克使用的塞族方言,属东伊朗语。在其下又分成两种方言,在于阗使用的,称为于阗语(Khotanese),于阗塞语和和阗语等
  • 最高元首后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后(马来语:Raja Permaisuri Agong)是马来西亚选举君主立宪最高元首的法定配偶,她与最高元首一样被尊称为“陛下”。目前现任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后为来自彭亨州的
  • 小品小品一词可以指:
  • 电子俘获电子俘获(英语:Electron capture)是一个内层轨道上的电子,被原子核内的的一个质子捕获(使一个质子转变成中子)、并同时发射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伴随发生的过程还包括光子的辐射(伽
  • 战国时代 (日本)战国时代,简称战国,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一般是指1467年足利义政时期的应仁之乱(亦有始于明应之变的说法)开始的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政局纷乱及群雄割据的一段时期。最终,历
  • 核独立化学位移核独立化学位移(英语:Nucleus-independent chemical shift)是被使用得最广泛的衡量芳香性的指标。它的含义是在某个人为设定的不在原子核位置上的磁屏蔽值的负值,负值越大(即对磁
  • 天长话天长话属汉语江淮官话洪巢片淮东话,主要在安徽省天长市使用,与扬州话相似。天长话有19个声母,中古全浊声母今读为同部位的清音,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如下表:天长话有49个韵母,分阴
  • 乔治·格林乔治·格林(George Green,1793年7月14日-1841年5月31日,国际音标),英国科学家,曾以业余人士身份发表了一度无人问津的《论数学分析在电磁理论上的应用(英语:An Essay on the Appli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