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皱盖钟菌
✍ dations ◷ 2025-10-21 08:26:23 #皱盖钟菌
可食用皱盖钟菌(学名:Verpa bohemica)是羊肚菌科的一种真菌,属于假羊肚菌的一种。这种蕈类的菌盖为浅黄色至棕色,呈顶针状,直径为2-4公分,长2-5公分,表面有如脑状的皱褶与回旋。菌柄较为脆弱,为浅色,可长达12公分,厚1-2.5公分。在显微镜下,这种蕈类的特征为大型的孢子,足有60-80微米长、15-18微米宽,且每个子囊只有两个孢子亦是其特色(一般的子囊菌每个子囊具有八个孢子)。在野外,本种可以菌盖和菌柄的连接方式和真羊肚菌区别,皱盖钟菌的菌柄上的菌盖是完全和菌柄游离的。虽然被许多人认为皱盖钟菌可食,但仍不建议食用,有报导指称它对部分过敏的人是有毒的,中毒症状包括肠胃不适和肌肉失去协调。皱盖钟菌分布于北美洲、欧洲与亚洲。在早春融雪后,在木头上产生子实体,比羊肚菌还早出现。欧洲的真菌学家常以异名Ptychoverpa bohemica称呼本种。本种最早由捷克真菌学家尤利乌斯·温岑兹·冯·克罗姆布霍尔兹(Julius Vincenz von Krombholz)于1828年描述,并命名为Morchella bohemica,1893年,德国博物学家约瑟夫·梭罗德(英语:Joseph Schröter)将其改分至钟菌属下,Ptychoverpa bohemica则是法国人让·路易·埃米尔·布迪耶(Jean Louis Émile Boudier)关于盘菌纲的专著中使用的一个异名,现在仍偶尔被一些学者,特别是欧洲真菌学家使用。布迪耶认为皱盖钟菌子囊上短少的侧丝(英语:paraphyses)和大型、圆弧状的子囊孢子以足够将本种独立为一个新的属,此命名法中的属名Ptychoverpa目前是钟菌属下的一个组(种以上,属以下的一个分类单位),此节的特征为菌盖上纵向、较粗并可能有分支的的脊状突起。种小名bohemica指的是波希米亚(现今捷克的一部分),是克罗姆布霍尔兹最早发现皱盖钟菌并收集样本之处。Ptychoverpa则是来自古希腊文的ptyx(ptychos为所有格),指的是折叠、层状。本种的俗名包括早羊肚菌(early morel)或皱纹顶针伞(wrinkled thimble-cap)。皱盖钟菌的子囊果直径为2-4公分,长达2-5公分,呈圆锥状与钟状,表面折叠许多纵向的脊状突起,并常交织成网络状。菌盖与菌柄镰接处只有在菌柄的顶端互相接触,边缘分叶不与菌柄接触,颜色由黄棕色至红棕色,下方则是白色。菌柄长6-12公分,厚1-2.5公分,颜色为乳白色,基部是最粗的,由下往上逐渐变细。虽然菌柄刚形成时充满着棉状的软组织,但成熟会会逐渐变为中空。总体来说这种蕈十分脆弱,孢子印为黄色,菌髓为白色。和其他典型真菌物种比起来,皱盖钟菌的子囊孢子非常巨大,可长至60-80微米,宽15-18微米,其为椭圆形,平坦,有时则会弯曲,呈透明至浅黄色。多数子囊菌的每个子囊中有八个子囊孢子,而皱盖钟菌的子囊只有两个孢子(少数为三个)是本种特色之一,平坦、椭圆的子囊长275-350微米,宽16-23微米。英裔加拿大真菌学家亚瑟·亨利·雷金纳德·博勒(英语:Arthur Henry Reginald Buller)认为皱盖钟菌的子囊有向日性(英语:Heliotropism),即其会朝光线弯曲,他描述:“我对菌盖进行横切,将片段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发现在所有子实层的凹沟中,子囊都向外弯曲,因为它们的囊盖(英语:Operculum (botany))面对了最多的光线。”这种对光线刺激的反应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协助子实体往外界的开放空间释放孢子,增加孢子随风被传播的机会。侧丝较为粗短,顶端直径7-8微米。皱盖钟菌的可食性是有疑问的,虽然有许多人食用这种真菌,但已有报导指出一次食用太大量或连续几天食用这种蕈类会在部分过敏的人产生毒性。中毒症状包括肠胃不适与肌肉失去协调,与另一种假羊肚菌鹿花菌的食用后症状相似。造成鹿花菌毒性的毒素为鹿花菌素(英语:Gyromitrin),皱盖钟菌有可能也能合成少量的该毒素。也有报导显示过度食用这种蕈而导致昏迷。欲食用者建议先以大量的水煮过,将水倒掉并干燥后再食用,并且对于首次食用者应只食用少量以测试自己的耐受度。有些人建议只使用菌伞而抛弃菌柄。此种真菌的口感评价不一,包括“气味强烈但与羊肚菌不同”、“气味温和”与“普通”等。与皱盖钟菌最相近的物种圆锥钟菌的菌盖通常是平滑的,但也有菌盖有皱纹的样本被发现,两种蕈可在显微镜下被区分,因为圆锥钟菌的子囊有八个子囊孢子。其在北美洲的分布范围较皱盖钟菌往南延伸许多。另一相似的类群是半开羊肚菌,具有蜂巢状的菌盖,约有一半的长度和菌柄相连,其菌盖的突起部分较凹陷部分还深,且在基部有纵向的针孔,这是皱盖钟菌没有的。另外半开羊肚菌的菌柄横切是中空的,皱盖钟菌的幼小子实体菌柄中央则有棉状软组织。皱盖钟菌可用大个多的孢子和所有相似物种区别。皱盖钟菌的蕈在早春单独或集中的分布在地上的木头上,通常在羊肚菌出现前就出现,并持续整个羊肚菌的出现季节。通常沿着河床分部,靠近三角叶杨(英语:Populus sect. Aigeiros)、杨与柳,并可能被植物废弃物掩盖。子实体的形成需要湿润的环境与充足的阳光,其最低生长温度为摄氏3度,最适生长温度为摄氏22度,最高生长温度为摄氏30度。一项对于碳与氮的同位素比例分析(英语:Isotope analysis)指出皱盖钟菌是腐生营养的,即透过分解环境中的有机物取得养分,但也有证据指出其在生活史中的至少一部分会与植物形成菌根。皱盖钟菌广泛分布于北美洲北部,其南界在美国中西部为五大湖区,在美国西岸则是加州北部。皱盖钟菌也广泛分布于欧洲,其样本已在奥地利、捷克、丹麦、芬兰、德国、挪威、波兰、俄罗斯、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与乌克兰被采集。在亚洲则已有在印度与土耳其被发现的纪录。在爱荷华州,一项长达十年的研究分析羊肚菌与假羊肚菌的分布情形、子实体长出时间等的研究指出皱盖钟菌是春天最先长出子实体的蕈类,在落叶植物开始长出新叶后就出现,接着依序是黑脉羊肚菌(英语:Morchella angusticeps)、美味羊肚菌(英语:Morchella esculenta),最后是粗柄羊肚菌(Morchella crassipes)。子实体可作为Porricondyla media、曲茎泉蝇(Pegomya geniculata)、环饰冬大蚊等双翅目昆虫的繁殖场所。
相关
- 熔凝器Fusor是一种实验装置,它以电场来加热离子,直到产生适合核聚变的情况。这是一种惯性静电约束装置,主体内部呈真空状态,当中有两个带着电极的金属笼子,产生电压。带着正电的离子进
- 人类解剖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人体解剖学(英语:anthropotomy或human a
- 比重计比重计是用来测量液体的比重的装置。比重计通常用玻璃制作,上部是细长的玻璃管,玻璃管上标有刻度,下部较粗,里面放了汞或铅等重物,使它能够竖直地漂浮在水面上。测量时,将待测液体
- 荷兰足球甲级联赛荷兰足球甲级联赛(荷兰文:Eredivisie,简称荷甲)是荷兰最高级别足球联赛。1950年前荷兰只有四个地区足球联赛,当中各区最优秀的球队可以晋级参加全国锦标赛,锦标赛采取联赛形式进行
- 马桑塔省马桑塔省是西非国家畿内亚的33个省之一,位于该国东南部,由恩泽雷科雷大区负责管辖,首府设于马桑塔,北临基西杜古省和凯鲁阿内省,东接贝拉省和恩泽雷科雷省,南毗约穆省,西邻利比里亚
- 小贾斯汀贾斯汀·德鲁·比伯(英语:Justin Drew Bieber,/ˈbiːbər/;1994年3月1日-),是一名加拿大歌手及词曲作家。2008年,他在YouTube上翻唱歌曲的影片被星探发掘后与RBMG唱片(英语:RBMG Reco
- 蚵子寮通安宫蚵子寮通安宫,又称高雄蚵仔寮通安宫,又名圣公庙,位于高雄市梓官区通安路305巷30号,主祀广泽尊王,俗称圣王公。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肇因渔民曾绰,曾清秀父子两人,在桃仔园湾,寿山近外
- 浮华世界《名利场》(Vanity Fair: A Novel without a Hero)是英国小说家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的讽刺小说,于1847年出版,并曾多次改编成电影与电视剧,生性狡诈虚荣的女主人翁利蓓加·夏
- 弹头弹丸(ball),又称弹头(bullet)、子弹、铅子,是由铳器或投石绳发射出来的动能抛射物。普通的弹丸不会含有爆炸物质,直接以冲击穿透的方式杀伤目标。中国最早由火器射出的弹丸可能是由
- 大阿尔伯特大阿尔伯特(Albertus Magnus,约1200年-1280年11月15日)是一位中世纪欧洲重要的哲学家和神学家,他是多明我会神父,由于他知识丰富而著名,他提倡神学与科学和平并存。有人认为他是中